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实验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对实验的考查已从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逐步过渡到能够根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合理利用实验材料得出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在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条件,完成选题、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实施实验和小结实验等过程,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在高考试卷中的分值越来越大,设计实验步骤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提起步骤,很多同学知道怎样做实验,但书写起来往往无从下笔,设计实验一般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优化实验形式,培养创造技能 化学教学中学生的手脑并用就是实验。实验教学必须优化实验形式,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对实验现象的思考、讨论、理论分析等),使学生在感受、探索、查证问题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验内容及教学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师生合作实验或随堂实验,以扩展学生做实验的空间,还可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将一些演示实验变通为课外实验和家庭实验。如将“胶体的丁达尔现象”、“胶体的凝聚”变通为课外实验,“蛋白质的变性”延伸为家庭实验等。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做实验的时间和空间,形式上比较灵活,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技能。  相似文献   

4.
一、教给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1.全面观察法。根据实验目的,从实验事实出发,在全面观察过程中,要求学生考虑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速度、反应装置与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的关系,注意全面捕捉反应现象和仪器仪表的变化以及实验环境的变化。如在讲过C、H2、CO分别还原CuO的实验后,引导学生对这三种物质的还原性实验装置、实验操作顺序及实验过程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再做记录,以形成正确的判断和结论。2.重点观察法。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对某一实验条件或实验现象的典型性、代表性进行重点观察,力求排除一些表面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5.
理综考试对实验的考查,已从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逐步过渡到能够根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合理利用实验材料,得出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学生在大学物理创新性实验中遇到的选题困难、不能自主制定实验方案、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难点、痛点问题,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基于TRIZ与EE-FBS的大学物理创新性实验方法,运用TRIZ结合EE-FBS功能设计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制定出实验方案,自主实验,对实验技术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原理结构进行检验、观察,判断系统功能关系是否存在冲突、系统原理结构是否可靠和冗余,分析实验误差,优化实验方案,再实验,直到实现实验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常常由于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或实验变化过程太快,难以呈现清晰的实验过程,并带给学生直观感受。随着科技进步,智能手机普及,基于物理常见实验,利用手机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通过重放、定格、缩放、慢镜头等手段呈现实验变化的全过程,分析物理的瞬时性问题,让现代科技融入传统课堂,优化实验效果,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实验,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而高考把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上.2011年《考试大纲》中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是“能够独立完成物理知识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简称为“五能三会”.  相似文献   

9.
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科学基础,是把物理表象、物理情景上升到物理概念、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新课标教材非常重视实验,力求通过实验探究引入概念,得出规律,通过实验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培养兴趣和能力,体现初中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此外,通过生动的实验把一些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理想模型直观化,形象化,通过具体实验对所研究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0.
王高 《新高考》2007,(5):14-17
电学实验的考查是以课本中实验为原型,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以及实验组合等方面进行拓展、延伸、变化,使电学实验试题充满新意,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要求能灵活运用直流电路知识,独立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电路,获得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刘彩云 《天中学刊》2004,19(5):105-106
目前,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是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中学化学实验是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平台.根据中学化学实验教材,在现有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样品的替换、装置的改进、不同实验的融合,可以设计出许多新的实验.在设计新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甚至是奇思妙想),用实验验证这些构思和设想是否可行,这种探索性的实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与原电池、电解池相关的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一系列探索性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本文结合中学电化学的有关实验,对探索性实验的设计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赵丽敏 《天津教育》2008,(10):35-36
一、撰写“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的目的开展任何一项教育科研实验,实验研究结题时,总要有一份“实验研究结题报告”,或称“实验研究报告”。写“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总结实验研究结果的需要。开展任何一项课题的实验研究,实验的效果怎样,总要作一次全面、认真、科学的总结,总要拿出一个“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3.
除反应条件、药品用量和添加顺序等因素会影响化学实验的效果外,有些实验的操作细节对实验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实验教学中,教师在演示时不仅要重视优化实验条件、细化实验操作,使实验结果稳定、可靠,提高实验完成的质量;还要引导学生重视实验操作细节,发掘实验的隐蔽信息,养成仔细分析、审慎思考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微机化实验系统进行呼吸运动实验,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较,不仅 简单、易行、一次性同步完成,而且实验指标更加完善,实验结果更加理想。采用 微机化实验,将进一步加快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好奇是儿童、少年的特点,也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只要善于引导,就能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验探究行为。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验探究行为是我们每位科学教师的责任。在现在的科学实验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于画实验,讲实验,让学生都听实验,背实验,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实验册已为学生确定了实验器材,  相似文献   

16.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过程,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改变传统实验思维、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引发物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对实验的考查主要有教材基本实验、生物学发现史中的经典实验再现、以教材基本知识为依托的实验设计。从考查形式上有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研究性学习等。从考查方式上有考查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的题型,有设计完整实验步骤的题型,有补充完善型的题型,有评价改进型的题型,有分析结论型的题型,有预测实验结果的题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了节省课堂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果,使实验更可行、简约、环保,我经过多次实验、探索并查阅相关资料,对人教版高中《生物》中部分学生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现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题已从“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的考查演变到“实验设计、科学探究”的考查.新课标提倡研究性学习.要求提高实验设计能力.所谓设计性实验,是指在学生掌握的基本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基本测量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命题的考查内容,涉及到对实验原理的再认识和加工,实验方案的确定等,其中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和迁移运用,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误差的分析及对实验的总结和评价等.  相似文献   

20.
以兰州城市学院为例,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开展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师自主开发了大学物理居家实验项目,学生可以利用手机软件Phyphox,结合家庭用具自主搭建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教师在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实验预习、知识测验以及作业的提交.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能够丰富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