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作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每位教师都在努力追求着精彩,吸引着许多教师展开了对"理想课堂"这个话题的探讨,构筑理想课堂是我的一种追求,更是我的一个教育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苦苦追寻……三十余年的实践和反思告诉我,"构建理想课堂、和谐课堂",这里的"理想""和谐",应该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相似文献   

2.
谈及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一线教师应该是感受最深的.课堂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率.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言实践课,英语教学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有机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记笔记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口袋”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倾倒”.  相似文献   

4.
理想的课堂是鲜活的、灵动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学生之间存在着的客观差异,决定了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也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可能是灵动的。灵动的课堂在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同时,也在考验并提升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5.
苗剑敏 《考试周刊》2010,(1):160-161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政治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打造理想的政治课堂。  相似文献   

6.
理想的课堂是鲜活、灵动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学生之间存在着的客观差异,决定了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也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可能是灵动的。灵动的课堂在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同时,也在考验并提升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7.
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学生所追求的课堂.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变成具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所拥有的观察权、探究权、表达权和动手权,让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时时凸显着生命的张力,处处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很多教师在多年教学后,常感觉课堂大同小异,没有新意,实则不然.在现在的课堂上,学生不间断的认知冲突.学生不满足教师的问题情境并反客为主,师生思维的不断碰撞等场景,不仅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堂氛围进行了全新的改变,同时也直接推动着教师不断充实和更新自身的业务能力,以适应现在的学生及课堂氛围.有鉴于此.笔者摘录了几个常见的课堂片断供大家斟酌.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程标准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笔者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本文试就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一、“绿色课堂”是充满“爱意”的课堂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的课堂。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才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存在着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在践行着课堂教学的改革.然而,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并不多.怎样打造出学生喜爱的课堂,下面谈谈我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梁静 《四川教育》2009,(10):32-33
课堂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承担着生本和文本之间的桥梁作用。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之下,学生能再次深入学习理解文本。在理解文一本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各种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这就做到了生本和文本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正>1.建立美好愿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理想课堂到底是怎样的,教师们运用新课程理念,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从不同角度阐述着心中理想课堂的雏形,教师们认为"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活力","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够夯实学生的学力"……在课程领导理念指引下,广大教师逐步建立起了"精致课堂"的美好愿景。2.叩问精致课堂精致课堂是一种有效而精彩、简约而灵动、智慧与审美和谐统一的课堂。在这里,"有  相似文献   

13.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更是一个在教师有效引领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的引导,既体现在课堂的整体设计上,更体现在课堂中对一个个细节的处理与把握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流向,也决定着课堂活动的深浅与价值,甚至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下面谈几点粗浅的体会,愿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4.
卢旭荣 《陕西教育》2011,(10):27-27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能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但在课堂上只是根据自己的预设教学.无视学生的课堂反应.把学生看成是“木头人”.对学生的表情熟视无睹,不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其课堂实效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作为知识殿堂的引路人、学生精神家园的关怀者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情关注度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蔡明:生态课堂是一种以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课堂:生态课堂的关注点是学生,而不只是教材;生态课堂的学习与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导引者……生态课堂作为一种理想的课堂样态.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过程,更是一个在教师价值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逐渐充盈着智慧、灵性和由此而萌发的勃勃生机。可遗憾的是,有些教师由于对生成性课堂本质把握的缺失。片面地追求动态生成的情境,试图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生成性知识。无视生成的价值追求和生命发展.无意中步入了新理念教学的误区。再加上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红丽 《学周刊C版》2014,(5):116-117
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几年了.作为农村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参加过几次教材培训.听过几节观摩课.对于新课程理念有所了解.但是.我所任班级的语文课.考试成绩总是不甚理想.学生的语文素养比较差.尤其口语表达更是差到极点.学生课堂上不敢发言.平时与别人交流.词不达意的现象很常见.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作为一名教师,尽管身处农村.学校地处偏僻,教研信息相对比较落后,教学条件也极其简单.但是.我不能就此消沉.我要为学生的将来负责。为此.从去年开始.我自费参加一些教研活动.只要有时间就去参与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从中发现了我在课堂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分析课文时教师只对课文讲解一遍.对问题的设计极少.即使有也是一问一答.问题的答案在文中很容易就找到.学生根本不需要进行思考:或者教师提出问题.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陈绍山 《中学文科》2009,(18):117-117
作为一名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构建理想课堂。理想课堂绝不是教师精心布设的“圈套”,有效教学也绝不是学生的随“师”起舞,而是要看教师能否做好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的服务,把学生视作一个生命整体,将其内在蕴藏的思想、情感、欲求、智能等宝贵的东西作为激发点,实现真正的人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刘曙光 《河南教育》2011,(10):47-48
不论传统课堂、经典课堂还是包括高效课堂在内的现代课堂.每一种课堂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课堂的活动方式都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不同的是,传统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而现代课堂则以学生的学为主。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是能够让师生进发激情和智慧的生命场。我想,要实现把常规课堂变成理想课堂的目标,需要做好以下...  相似文献   

20.
什么样的人都可以讲魅力,但教师的魅力是个核心问题,倘若作为教师对这个问题缺乏精深的思考,其自身的努力将是盲目和低效的,有时甚至是负效的,因为教师在引领着学生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只有心中有一个血肉丰满的、鲜活的、蕴涵着时代精神的理想的人的形象时,教师的教育才能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真正地培植起信念、理想、爱心与希望,才能真正成为完整的人,才能真正星现你作为教师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