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效应,它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寄于高期望而导致学生表现优良的心理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暗示教育有尊重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多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在我们的积极暗示下茁壮成长。罗森塔尔效应能唤起学生的不懈努力,让期待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3.
在开展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中发现,一、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期望,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二、运用"破窗效应理论",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律;三、运用"多米诺骨牌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笔者认为: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协调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受到不同心理效应的影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识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这对班主任平时的管理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五种心理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目前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是迫在眉睫的教育活动之一。然而,教育心理学又告诉我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无法避免地存在着一种心理距离,这成为了我们实施教育活动的一道屏障,如何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出发点。本人多年从事教学的实践经验证明,一位称职的教师必须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原理,其中把心理效应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析教育教学工作中几种常见的心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对学生的感知和判断往往会因各种心理效应的影响而造成歪曲的社会知觉,做出错误的评价,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形成。本文就教学工作中一些常见的心理效应略作分析,以提醒教育教学工作者有意识地克服知觉中的偏见,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效应所具有的激励作用,给当前的教育以很大的启示: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心理效应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运用多种心理效应对学生进行教育,对班级进行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走向成功,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科学有效、持之以恒地进行教育。如果我们能巧妙借用以下几种心理效应,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南风效应"这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联系,在分析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阐述了如何将"南风效应"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强调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教育方法,讲究教育艺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期望效应就是教师不断对学生树立信心和给予期望,不断鼓励和表扬。教师期望效应实质就是对受教育者实施一种爱的教育、人性化教育以及对其设置更高的期望目标,使他们的成绩沿着教师期望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娟 《湖南教育》2005,(4):37-37
我们不难发现:能歌善舞的学生往往表现得落落大方,擅长书画的学生常常显得沉着冷静。这就是艺术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积极效应。那么,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什么作用?1.艺术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感知习惯。感知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方面,人离开了感知就一无所获。实践证明,艺术教育是让学生准确地感知艺术作品、深切感受艺术家情趣的过程。如,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在感知的过程中与思维、想像结合,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对事物的感知习惯。美术教学让学生品评作品,学生就必须把色彩知识用于感知中去,并结合主观色彩来评…  相似文献   

12.
心理效应指人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似心理反应的倾向。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成功的教育教学依赖于一种充满心理安全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间的最佳心理场,让学生充分释放潜能、彰显灵性、张扬个性,达到教育教学目的。教师应恰当运用心理效应杠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3.
"名片效应"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效应。恰当、准确地将"名片效应"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文章在对"名片效应"进行心理学解释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入手,分析了"名片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南风效应”——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春暖花开,行人脱下大衣。教师教育学生也要讲究方法,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你的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强化期望效应教育智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抱有何种性质的期望,都会有意无意地以相应的态度、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在他们身上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师的行为观念、学生的行为反应与期望教育智慧之间存在着循环往复的锁链关系。教师的期望被学生所接收和理解后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概念促进或阻碍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当强化“相信学生学得更好”的期望效应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意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但是我以为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同一种内容的批评,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示,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自觉而认真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心理效应,来提升自己的批评技巧,有效地发挥批评的积极效应,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7.
心理效应指人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似心理反应的倾向.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成功的教育教学依赖于一种充满心理安全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间的最佳心理场,让学生充分释放潜能、彰显灵性、张扬个性,达到教育教学目的.教师应恰当运用心理效应杠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育人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不仅要研究教育内容,教育规律,还应当注意教学方法的探讨.根据心理学的原理,灵活运用心理效应,能使班主任更好的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9.
教师期望效应就是教师不断对学生树立信心和给予期望.不断鼓励和表扬.教师期望效应实质就是对受教育者实施一种爱的教育、人性化教育以及对其设置更高的期望目标.使他们的成绩沿着教师期望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法学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关系密切,但又不能拘泥于此,因为法学教育应当是多层次的,“门槛型”、“精英型”与“名流型”是法学人才的多元模式。法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法律的规则——规则的操作与技能——形成规则与指导操作的法学理论——形成法学理论的文化背景与思维传统的法律体系说的外部灌输,而且应注重促使学生从法律的他律转化为道德的自律乃至法律信仰的“内心培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学教育的门槛效应、优化效应与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