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一些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学校的中学生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厌学现象。农村学生由于受小农经济影响较大,急功近利的思想往往比较严重。他们看到个别弃学的学生经商,从事个体经营很快嫌了大钱,不禁动心。加上许多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供孩子上高一级的学校,尤其是在应试运行机制作用下,学校以分数论高低,造成学生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的厌烦和疲倦心理,要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逐步落实,较大规模的寄宿制学校也相应地跟着形成了。寄宿制学校的突出特点是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在学校中度过,这就要求学校管理也必须朝着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变革。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孩子身心发展不够健康、集体意识和法律意识较差,而一些学校在这方面也重视得不够。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在山西参加山西省政协关于农村教育调查的会议,实地走访了一些农村学校。我们发现,在免除了农业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以及教科书费用、农村困难学生寄宿费用等以后,农村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与发展,但是并没有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有根本的改观。相反,在一些地方,农村学校萎缩的情况比较严重,有些村庄甚至出现“空洞化”现象,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村一些中小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许多学校已满足不了学生在校内食宿的需求,学生纷纷到学校附近的居民点或村庄所属乡镇村组租房,这给学校的安本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安全事件,如校外住宿生在住宿处被殴打,财产被抢、被盗以及披吸毒者骚扰,学生在住宿处煤气中毒、食物中毒等。  相似文献   

5.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出现了一股教师流动的热潮,特别是一些骨干教师的流失,使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滑坡,进而引起学生大量涌向县城,其中以学习成绩好或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居多。学校里只剩下所谓“不好”的老师和“不好”的学生,教师没有教学的热情,学生也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在这种恶性循环的过程中,失学人数不断增加,学校面临着生存危机。由此看来,教师的流动,已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王生泰 《青海教育》2014,(11):13-13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就如何做好此项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是我在担任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期间的一些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摸清底数,建立学生信息档案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及时调查处理,这就需要我们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在寄宿制学校中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寄宿制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地方在于学生学习、吃住都在学校,这就决定了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更为辛苦,责任也更重大,而且工作是全天候的。  相似文献   

7.
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和职业教育的出口被堵死或不畅,使农村考生升学比例始终保持较低水平。经济困难是造成农村学生无法继续升学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在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时,盲目集中农村学校,使得原本能就近上学的孩子因交通不便等原因纷纷辍学。此外,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水平不高,导致许多农村学生难以在激烈的应试竞争中取得主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份量就更重一些,但仍是以应试为目的的课堂教学严重的影响了教育的质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广阔和性和创造性,这与当今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不相吻合的。学校作为对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更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去。  相似文献   

9.
“六公开”是农村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1.公开宣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农村学生的家长,由于受地理条件和文化素质的制约,在对学校教育的职责和任务的认识与理解上常常出现偏差。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孩子到了学校,一切就该由学校负责,出了任何差错都是学校的责任。因而一旦出了事,不仅不主动地配合学校工作,甚至还向子女灌输一些与学校教育相悖的思想。所以,向社会及家长公开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让其全面、正确地了解学校在教育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对于改善教育的外部环境,形成多方协作的良好教育局面极为有利。2.公开学校对…  相似文献   

10.
李晓琴  王德鹏 《文教资料》2020,(8):169-170,223
一些学校将竹竿舞引入阳光体育大课间和体育课堂教学中,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造性地开发应用。学校按照课程标准设计竹竿舞教学,改进竹竿舞编排内容和形式,在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上开展竹竿舞教学,积累了一些可行性强的教学案例,提出了竹竿舞在农村初中体育活动中应用的建议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校是一所地处半山区的农村初级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小乡村,许多学生父母赴城镇打工、经商、办企业,把子女完全交给了学校。全校近1600名学生中,有不少人对应有的礼貌、礼仪不重视,如在家庭里、学校里和社会上,不讲礼貌,不会礼让,不尊重他人,致使交往能力问题凸显。究其原因,一方面,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的交往礼仪正在逐步消失,现代交往礼仪又没有在一些学生身上植根;另一方面,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不少家长只关心智力和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应有的礼貌、礼仪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广州东部农村中学菊泉中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识等方面开展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为学校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安徽金寨县燕子河镇中心校的杜建成校长发现,2006年以后,自己不用再为学生辍学、学校经费短缺、教师工资没保障而发愁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建立,使原来一些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学生纷纷返回校园;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许多随外出打工父母离开家乡而在外借读的学生也回乡读书;教师工资有了保障,校长不再因教师工资被拖欠而两头受气。杜校长觉得,这个校长当得有一点点滋味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白璐 《新疆教育》2012,(10):58-58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提上了日程。但在边远农村学校,还有一些小学生被远落,笔者主要是通过自己在农村多年的实践,从学生心理、课堂、教师心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农牧区学生生源减少,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一些地方出现空壳学校。内蒙古自治区在各旗县区撤乡并镇中,也开始对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调整。应该说,对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调整,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但是在撤并的过程中,也出现很多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兴 《教师》2010,(3):14-14
随着国家、地方财政对学校硬件建设加大投入,教育改革不断深人,集中办学、整合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一大趋势。在这一大形势下,学校布局调整势在必行,偏远的教学点、村初小便成了整合资源的拆并对象,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学校生源猛增,寄宿学生也与日俱增,这为学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新时期学校管理的新难题,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研究与尝试。  相似文献   

17.
农村寄宿制小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雪莲  王肖 《文教资料》2011,(25):131-132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应当予以重点支持和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开办,是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但在实际学校办学过程中,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者结合所了解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这些学校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小学校点的布局调整,意义重大,通过收缩撤并一些办学校点,扩大部分学校的办学规模,集中教师、学生、物力、财力等,可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规模化;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流失,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有利于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开展勤工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自理的能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优化教师组合,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盘活现有的教育资产,建立最佳的人力、物力结构,充分发挥学校规模效率实现最优化的办学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自身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海南教育》2013,(6):108-108
<正>在海南,农村学校占绝大多数。近年来,提高农村中小学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实际收效并不明显。目前,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县城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距越来越大,在同一乡镇,中心学校与村级小学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并造成优秀教师和学生不断流向县城学校或私立学校。造成此情况的原因很多,作为一个农村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陈孵 《贵州教育》2010,(2):13-14
近年来,一些农村初中升学考试不是十分理想,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升人高中的学生人数中,县城区的学生和私立学校的学生约占(计划招生总人数的)2/3,而且私立学校的升学率比县城区学校的升学率要高。笔者就自己所了解的信息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