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管理中的人本观念是指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并运用于教师管理活动中的一切以人为根本,旨在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思想观念体系。人是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因素。人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根本标志在于人是管理客体中惟一有意识、有感情、有需要进而有能动性的特殊要素。教师管理中的人本观念既要保证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又要使教师获得尊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管理中,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人曾沿用过去那种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方法,结果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显得力不从心。有人曾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大搞物质刺激,滥发奖金,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反而引起了教师之间的攀比心理。在学校管理实践和心理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学校工作的关键是管理,管理的关键是管人,管人的关键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就要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变程序化、事务型的管理为人性化的管理,为教师构建和谐的心理时空。一、尝试换位体验传统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教师管理的实质在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实现“为工作而激励,用工作激励”的构想.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要善于抓住教师的现实需要,实行需要激励;善于为教师队伍树立恰当的目标,实行目标激励;善于把握教师期望心理。增加教师期望值,实行期望激励;善于合理评价教师的行为结果,实行评价激励。  相似文献   

4.
一个学校能否办好,除了正确的办学目标,还在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为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点,而现代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到第一位,尽量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学校管理应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做好教师的工作为根本工作。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指利用外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它强调以重视和满足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在幼儿园管理中,可以通过调节人际关系,加强民主管理,塑造幼儿园化,重视教师培训来满足教师不同的需要.使管理工作向更人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6.
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主体管理的第一类客体。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教师及其行为的管理。而管理并不等于对他人的约束,其实质在于激励教师的积极性。能否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使其活动处于一种能动、活跃的动力状态,这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关键。学校管理应采取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各种激励策略,激励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为中心,重点从“管心”展开的论述,通过对心理活力的诸多因素的启动来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人的心理活力以其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的认同、投入、平衡相容、规策,以及活力能源的维持为基础,所以,了解教师的心理特点、心理需要,以及掌握对上述心理因素的启动原则,对于调动教师心理与行动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高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心理契约在高校师资管理中有其客观必要性。教师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师资管理中需要心理契约“诱导”,以提高教师忠诚度、提升教师归属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营造以教师为本的校园文化、加强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沟通、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帮助高校教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是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构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朱昕 《教师》2019,(16):15-16
幼儿园工作的关键是管理,管理的重点是人员的管理,而人员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积极性又称主观能动性,从来源上讲它是指个体意愿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相统一的动机。主观能动性是士气的表现。这种心理状态是在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产生的。要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重在激发教师内在的工作动机,满足教师的优势需要,从根本上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这与园长的管理是密切关联的。  相似文献   

10.
黄玉兰 《广西教育》2008,(16):25-25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重要的管理理念,它是在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其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应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教师工作积积性测评量表研究陈光山一、研究的缘起调动人的积极性是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各行各业都十分关注,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也没有例外。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测评,主要就在于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水平和科学预测教师的潜能发挥程度,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调动教 师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人的积极性即为挖掘人的潜在能量,也即通过具体的工作,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一种激情。按心理学的观点,人的激情心理所表现的形式:或是愉悦、或是满足、或是愤慨、或是追求的情绪,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情绪,通过正确引导就会转化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从而演变为不可估量而且富有积极意义的能量。那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当然应该在遵从教育基本规律和考虑教师职业特点的同时,注重激发教师  相似文献   

13.
现代管理科学告诉我们,管理的核心就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管理的一切手段和方式都应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学校管理中,教职工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学校管理的各项举措都是为了调动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物质生活水平低、待遇较差的西北地区,如何防止教师流失,怎样增强其主人翁感、工作积极性,唯有通过政策、情感来留人、调动人;其中实行民主管理,让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参与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的各项职能,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一、民主管理能满足教师的高层次需要,激励其良好工作行为心理学的实践表明,需要产生动机…  相似文献   

14.
谈校长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史丰胜,上官李教师工作积极性如何,影响着学校工作之成败,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关键在校长。校长作为一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主要是对人的领导和管理,也就是对教师的领导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去完成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师管理中的人本观念是指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并运用于教师管理活动中的一切以人为根本,旨在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思想观念体系。人是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因素。人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根本标志在于人是管理客体中惟一有意识、有感情、有需要进而有能动性的特殊要素。[1]教师管理中的人本观念既要保证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又要使教师获得尊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一、使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和教师的个人目标协调发展目标体现的是管理者的办学理念,最终为了达到理想的办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6.
管理心理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李新华,耿国柱,陈志敏管理心理学从管理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这一点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一、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以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管理心理学认为,管理中的最大问题是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人的...  相似文献   

17.
人的行为的动力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源泉。需要是一个人被激励的前提条件,是人的行动积极性的原动力。当需要未满足时,人们更需要激励。激励是管理的核心。高校教师的激励问题关系到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和教师聪明才智的发挥,关系到高校发展后劲和高校之间竞争成败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深入了解高校管理实践,对高校教师激励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调动教师积极性是教育管理中的一项常规工作 ,也是衡量管理者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积极性的实质是一种能动状态的心理活动。因此 ,教育管理者只有深入到教师的内心世界之中 ,弄清教师积极性产生的心理原因 ,才能把调动教师积极性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那么 ,教师积极性形成的心理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 ,从根本上说 ,教师的积极性源于教师的心理需要。需要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条件及其必要程度的主观体验 ,是对内外环境的一种稳定要求。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而且需要与需要之间又有一定的层次性。按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 ,…  相似文献   

19.
怎样使人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是每个教育管理者所向往的,心理学研究认为积极性是指人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有多种需要,需要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而这个需要有着不同的差别,应采取什么方式来满足人的需要,从需要到满足的关系中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呢?面对办公经费都存在困难的农村学校要做好这项工作,从资金奖励的办法来激励教师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激励,是指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以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内在期望、动力的结合为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的、共性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导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教师的积极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能动心理状态和向上、进取的行为。运用激励方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学校领导管理艺术的重要体现。激励能充分调动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