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弗朗索瓦·魁奈,于一七五八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表》。马克思说:“这是一个极有天才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接着魁奈又发表了《经济表的说明》和《苏理氏王国经济精华》,两篇文章珠联壁合,作为注脚以解释自己的追随者和世人对《经济表》产生的疑窦。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提出对《苏理氏王国经济精华》的粗浅分析,并愿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2.
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现代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在路易十五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下,农业衰落,农产品价格被压得很低,农业税沉重,大量农民破产,商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阻碍,整个国家的财政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魁奈对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他于1756年到1757年为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写了《租地农场主论》、《谷物论》,试图说明法国农业衰落的根源,此后他又写了《人口论》和《赋税论》,提出了与重商主义完全对立…  相似文献   

3.
亚当·斯密(1723—1790年)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他于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这一名著,两个多世纪以来在国际上一直享有盛誉。在纪念《国富论》发表210周年之际,本文仅就斯密的经济政策主张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事实上并不存在。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认为,自利与利他都只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人性既不是完全自利的,也不是完全利他的。在《国富论》中,斯密以人的“利己心”为出发点建构经济理论体系仅仅是由于经济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不表明斯密对人性的看法有了改变。  相似文献   

5.
《国富论》(1776年)的作者 ,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 -1790)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海关官吏家庭 ,先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 ;曾任大学教授、校长和苏格兰海关税务司长。《国富论》是亚当·斯密受雇于英国公爵时 ,作为其儿子的家庭教师一同出游法国 ,因不满贵族老板的伪善矫饰写成的。“阁下有面包、葡萄酒和肉吃 ,靠的并非面包师、酿酒工、肉食店主的好心 ,而是他们对自利的追求。”斯密认为 ,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是追求个人的利益 ,每个人既不打算 ,也不知道如何促进公益利益。但是 ,人们在追求个人…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1790年)在斯密之前有许多人写过经济问题的著作,但他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斯密最早阐述了“双赢法则”这一原理,让人们认识到了市场经济是生态经济,竞争的结果是双赢,是协作,而不是倒退。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1723年生于苏格兰克科第镇。小时候,斯密非常聪明,拥有超常的抽象推理能力。他在14岁时考进格拉斯哥大学。3年后获得牛津大学奖学金,去牛津度过了6年求学生活。他后来在学术上的成就,就是在这时候博览群书打下的基础。他的巨著《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的基本方向。《国富论》的一个主…  相似文献   

7.
邹柏松同志从事近30多年西方经济思想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成果,凝结为专著《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研究》(以下简称《斯密研究》)最近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23万字的专著,是我国学者写作的关于斯密和《国富论》的一部有份量的学术著作.《斯密研究》是和中国经济现代化紧密相联的严肃的学术著作.跨过久远的岁月,越过辽阔的空间,我们和斯密所研究的课题是十分相似的.斯密写作《国富论》时,英国经济正在走向现代化,自然经济已经转向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已经形成,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的帷幕已经揭开,英国正从贫穷走向富裕.《国富论》提出了这样的中心思想:“发  相似文献   

8.
一、“看不见的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他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首先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强调经济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他认为这不仅不会使经济混乱,而且会促使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重农学派曾一度引领欧洲经济思想潮流,对重农学派的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重农学派的批判集中体现在“描述”与“揭露”两个环节,前者客观地呈现了该学派的基本思想,后者在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同时“揭露”了其学说体系的内在矛盾与不足。从马克思构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看,其对重农学派批判的理论效应主要有三:一是通过对重农学派“最低限度的工资”理论的改造与建构,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二是重农学派关于原预付与年预付的观点为马克思分析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三是通过对魁奈“经济表”相关思想的改造与建构,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关耳 《教育艺术》2006,(4):60-61
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大师,他的《国富论》尽人皆知,但作为一个伦理学家,他的《道德情操论》,却很少受到关注。关于“谨慎”的论述,就是其中脍炙人口、充满智慧的一个精彩论断。亚当·斯密认为:“个人的身体状况、财富、地位和名  相似文献   

11.
亚当·斯密(1723-1790)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的成功著作是1776年3月发表的《国富论》①一书.他和他的著作一起,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对他曾肯定地评价说:“在亚·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②尔后,特别是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斯密经济学理论的体系,又作了不少研究,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系统的一致的看法.但是,随着世界与中国经济政治形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亚当·斯密在二百多年前所写的《国富论》立论宏大,曾起过伟大的历史作用,时至今日,它是否还有现实意义?作者经过认真研读并联系现实社会主义所经历的曲折,认为斯密的《国富论》尽管存在不少矛盾和错误观点,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市场机制是商品经济阶段最有效的运行机制———生产力水平和人的本质是经济机制选择的基本依据———公民权利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制度前提。斯密的深邃思想犹如市场经济大洋深处的灯塔,将照耀我们前进的航向。  相似文献   

13.
<正> 我曾在《安徽教育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三期上发表过《试评亚当·斯密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若干论点》一文。在那篇论文里,笔者着重评述了亚当·斯密关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的论述、关于资本积累和配置的理论以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思想。本人认为,亚当·斯密的经济发展论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仅限于以上三个方面。因此,在本文里我想就亚当·斯密经济发展论中的另一部分,即关于社会经济中几个比例关系的思想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事实上并不存在。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认为,自利与利他都只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人性既不是完全自利的,也不是完全利他的。在《国富论》中,斯密以人的“利己心”为出发点建构经济理论体系仅仅是由于经济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不表明斯密对人性的看法有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看不见的手     
18世纪,英国出现了一个大经济学家,名字叫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人们把他称之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撰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就是影响至今的经济学经典之作《国富论》。亚当·斯密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叫做“看不见的手”。他说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为了促进社会利益,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实现自己的利益,都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但是当他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着他,其结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的效果要…  相似文献   

16.
亚当·斯密的经典巨著《国富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进国民财富的整个经济运行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初步创设了较系统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市场与政府关系上,斯密更加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和经济运行机制核心———自利和竞争的作用。我国转轨经济时期,配合有限的政府干预,以自利和竞争为基础,以达到市场的自我调节和财富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试析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恩斯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创立的以就业理论为核心的经济理论,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发展和对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继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以后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对正确对待和妥善解决我国在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奠定了200多年来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生产-流通-交换-分配,蕴涵了劳动分工和自由市场竞争的观念。马克思自称他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多半来自斯密和李嘉罔。后来的马歇尔等经济学家也都高度赞扬斯密。到了19世纪末,经济史家坎南一手策划了“斯密升级运动”。他编辑整理了斯密的遗稿,校注了《国富论》等书,斯密现代经济学创始人的地位由此确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大量史实论述了中华文明对促成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如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二进制算术的完善和发表,吸收了中国儒学理论的精华及<易经>和宋儒64卦图的影响.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德规范为伏尔泰的自然神论提供了思想基础.重农学派的代表魁奈和杜尔歌,无论在其政治理论还是经济学说中,都深受中华文明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在其1776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相当深刻地论述了教育经济问题。一、劳动分工论与教育经济思想劳动分工论是斯密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因而也是他的教育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斯密很清楚地认识到了劳动分工与教育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劳动分工能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