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字形修辞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字形(含汉字的形体、标点、图符等书面因素)为修辞利用的材料,把字形修辞归入积极修辞,认为字形修辞有独特的功能。从整体上看,字形修辞理论是《修辞学发凡》修辞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一种象似性极高的文字,从产生时期的象其形到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象其意,始终都映照着汉人对客观世界经验结构的心理感知。汉字修辞利用汉字形体结构进行修辞活动,其修辞形式在对汉字部件的拆合、笔画的增减、字形的借用、连用和变动中映射出人们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心理认知以及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3.
探赜汉语修辞,理应重视汉字。因为汉字的形、音、义三者,莫不与汉民族的修辞特点葆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修辞的“自转”规律正是建构在汉字的“形美”、“音美”和“义美”之上的。自形体而言,除了分解字形并重新组合的“拆字”格外,还有一种以形体示意传情、摹形状物的修辞现象(姑且标名为形示格)很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世界上众多文字中最具形体特征的书写符号,字形繁多,形体独特,笔画多样,变化纷呈,视觉效果尤为明显。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潜在的修辞功能。本文主要运用举例分析的方法,从错别字、字形示意、析字推衍、重复同字、同形字、用字调侃、序换这七个方面阐述汉字构成幽默语言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世界上众多文字中最具形体特征的书写符号,它在记录汉语的同时,还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汉字字形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表现为汉字在使用过程中所造就的种种文化现象.人们在使用汉字时常常利用汉字的形体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这是一种古老的修辞活动,古人就提出了"析字"这一修辞术语.刘勰在《文心雕龙·练字》篇中也谈到:"缀字属篇,必须练择: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可见,汉字的形貌与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汉字修辞是以汉字本体--字形为依托进行的修辞.汉字修辞的生成是以汉字本体的特点层级性、表意性及方块状为基础的.生成与接受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两者是统一与互动的关系.根据汉字修辞生成的特点,我们认为汉字修辞的接受心理包括完形心理、视知觉作用等.通过对汉字修辞生成机制及接受心理的分析,能够促进汉字修辞的全面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慧  付婷 《巢湖学院学报》2005,7(1):129-133
汉字是特殊的表意文字,字形是它的主要特点.本文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入手,考察辩证思维在汉字形体结构中的体现,并探讨辩证思维在汉字构形过程中丰富汉字的表意内容、强化汉字表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汉字修辞与字形、字义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修辞都要利用汉字的形体;但是,各种汉字修辞的方式利用汉字形体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汉字修辞与字义也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有汉字修辞方式不利于用字义;有的汉字修辞方式只是修辞信息与字义有关;有的汉字修辞方式不仅修辞信息与字义有关,而且其基本的言语信息也来源于字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认知和学习心理的角度对汉字字形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讨论,认为汉字字形的分解组合性以及学习者对偏旁部首的操作加工活动是影响字形教学和学习效果的主要汉字形体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此,应当采用“汉字部首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者的汉字字形学习能力和改善汉字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字谜和汉字修辞都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特色。字谜中的汉字修辞表现形式主要有:字形修辞、字音修辞、字义修辞。字谜在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修辞性能,对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具有神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字修辞都要利用汉字的形体;但是,各种汉字修辞的方式利用汉字形体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汉字修辞与字义也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有的汉字修辞方式不利用字义;有的汉字修辞方式只是修辞信息与字义有关;有的汉字修辞方式不仅修辞信息与字义有关,而且其基本的言语信息也来源于字义。  相似文献   

12.
楹联是应汉字外形的齐整和内在的节奏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楹联中运用汉字的修辞,包含了符合汉字六书和脱离六书的汉字字形修辞,详细分析了楹联中拆字、并字、损形、增形、联边等常见的修辞手段,并总结了字形修辞在楹联中的主要功用。  相似文献   

13.
汉字源于图画象形文字,后来发展成语素音节文字,字形多样,数量繁多,字形修辞的能力和形式远远超过表音的字母文字。汉字修辞方式很多,首先利用汉字的拆分组合是最能体现汉字修辞特点的方式,大量例子说明了这一点;其次是利用汉字形声字的偏旁部首来进行修辞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汉字发展史的几个核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元 《中国语文》2013,(1):3-12,95
从形体特征看,整个汉字发展史经历了象形、亚象形、隶体和楷体四个阶段。商代、西周汉字形体为象形形体,春秋至战国中期为亚象形形体,战国后期至东汉为隶体,三国以后为楷体。象形、亚象形阶段构形依据是物象,隶体、楷体阶段构形依据是词的音义。在隶变后汉字新体系建立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力量的互动,一种是打破旧形体建立新形体的创新动能,表现为多途探索;另一种是结构平衡,从字形系统完善的角度来调整、确定种种异形成分的生存状态。在前期,多途探索处于主导地位,后期则结构平衡处于主导地位。共生式发展与替代式发展是汉字字形体系建立过程中两种发展模式,其中,共生式发展是常态。  相似文献   

15.
汉字修辞所利用的是汉字的形体,并以这一汉字的形体为物质外壳,并以这一独特的物质形式而有别于一般的汉语修辞。可见,汉字不是机械地记录汉语,汉字在修辞上有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汉字修辞是利用汉字的形体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以汉字修辞的语言事实,论述了汉字修辞的解码功能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字形修辞拾趣林聚金汉字是表意文字,想象丰富。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便在字的形体上做某些变化。这种做法,被称为字形修辞。孔子在封建社会里,是人们心中的圣人。在山东曲阜孔府,其大门题刻着这样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  相似文献   

18.
汉字属于文字系统,汉字的本体是字形,汉字教学必须从字形出发。分析留学生汉字字形偏误是有效进行汉字教学的必要环节。汉字构形说是探讨汉字形体构成和演变规律的学说,对科学地认识偏误、纠正偏误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汉字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脑时代的国人提笔忘字现象,从传承汉字书写文化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从硬件改造入手,开发适合汉字形体输入的中国式电脑工具;利用现行硬件,开发侧重于汉字形、义的输入法;打牢教育基础,把识字、教学与汉字输入相结合;政策驱动,政府加大对汉字书写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有关汉字字形几个主要方面的心理学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着重探讨了汉字形体特征、汉字字形认知心理以及汉字字形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总结了该领域现有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存在的不足,认为今后的有关研究应特别注重密切联系汉字教学、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研究方法的改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