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创作发展到明代,已成为白话小说兴盛的时代,言小说创作相对处于不太景气的状态,但言小说总集的编选却出现了异常繁盛的局面,并与白话小说融合为这一时代学的主流。但长期来,研究对明代小说研究的兴趣,多集中于白话小说,研究言小说的,也多注意明代新创作的作品,明代言小说总集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2.
传媒发展与小说语言观念的近代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语言观念的变革,不仅同传播媒介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随着传播媒介一同发展.本文初步考察了我国小说语言观念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了这种变化同传播媒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随着新型铅印技术的引进与铅印报刊、书籍的普及,中国小说语言观念真正开始了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情况.  相似文献   

3.
赋赞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独特的叙述话语,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重要的文体标志,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艺术形式。已有的白话小说赋赞研究主要集中在赋赞与小说史研究、赋赞的叙述学研究、赋赞的图像性研究等三个方面,研究较为薄弱,但也预示了白话小说赋赞研究的方向和前景,研究者应加强对白话小说赋赞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学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古典白话小说。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它们纳入到我国中学教育当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和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学语文古代白话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创新中学语文古典白话小说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希望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所借鉴,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明代白话小说传播生态的变迁主要表现为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外生态变迁、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内生态变迁、明代白话小说传播新生态变迁等。明代白话小说传播生态的变迁为我们今天重视、构建和营造良好的文学传播新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的特征——从六朝志怪到宋元话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大系统,即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记叙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粗具文言小说的规模。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是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而宋元话本以其通俗化、口语化、市井化及说话人的风格等特点不同于文言小说,成为白话小说的定型文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敦煌藏卷中的说(讲)书唱书的情况及中国古代小说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提出"敦煌藏卷中的白话小说"这一具体切实的概念,并认为它是中国白话小说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俗讲与民间讲书、唱书的传达方式是白话小说起源的关键。白话小说文体的确立首先经过俗讲者和民间讲唱艺人的口头加工。而讲书、唱书的体式和其文本的形成促成了白话小说体式的定型。敦煌藏卷中的白话小说初具白话小说的规格 ,具备了后世说话和白话小说的形态 ,给后世白话小说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五代白话小说往往儒道释三教观念并存,作品援儒入佛,宣扬忠孝,意在借助中土传统伦理观,搭建中土受众对佛教文化的心理接受平台.  相似文献   

10.
说小说     
本文阐述了中国小说的起源,小说史上的两条线索发展,以及白话小说形成后中国小说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方言与明清白话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方言佐证,可以有效地对明清白话小说中的某些词语进行考释。文章考察了一些至今仍在山西大同方言中使用的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词语,以期为辞书编纂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至清代,形成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汇合的局面,并且繁荣发展。通过分析文言小说的俗化和白话小说的雅化,浅论清代小说的文白合流。  相似文献   

13.
明清白话小说可为汉语词汇史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本文利用几部白话小说弥补《汉语大词典》中所引书让较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解为 《文教资料》2013,(31):79-82
公案侠义小说“合流”是文学界普遍赞同的一种文学现象,在中国白话小说史占有独特的地位。然而学界对于“合流”的时间、原因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都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本文综述各家有关观念。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展望此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明清白话小说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资料。文章对白话小说中的一些具有方言色彩的口语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及大型工具书的编撰具有补正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清两代,在官私书目中,“小说”是子部之下的二级类目。但是,在日常语境中,“小说”这个概念及其指称的实体正经历着转型与嬗变。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指称的实体来看,“小说”这个概念由指称子部之下的某类文言作品,进而转型涵括了文言、白话两种形态的小说文本。从知识要素之间的关联来看,“小说”与集部中的诗、文、赋等形成了同构、毗邻的关系,由“学说派别”转型成为文学文体。从“小说”与子部的关联来看,“小说”从子部中剥离出来,它与子部由从属的关系转变为平行的关系。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和演变,为近现代学术体系下小说统序的形成搭建了稳定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冯梦龙对通俗白话小说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划清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小说和通俗白话小说的界 限。揭示了白话通俗小说的基本特质:娱乐性、大众性和虚构性。为小说理论向近代过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 用。  相似文献   

18.
话本小说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开辟了我国白话小说发展的新道路。而入话作为话本小说的特殊形式也应引起人们的注意,研究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了解话本的体制和话本小说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一书,独辟蹊径,视角新颖,胜义纷纶。作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借助语义学、训诂学、文化学等平台,寻绎出早期白话小说的形制特征及其与汉译佛典的文化源流关系,为变文讲唱文学中的叙事性作品确定了"白话小说"的身份并予以小说史意义上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志怪小说是六朝小说的代表作品,似乎已成定论。但这仅是现代小说观念指导下的选择,六朝人将志怪小说归入史部,其小说观念显然与之不同。志怪小说历史地位的变化凸现了两种不同小说观念的矛盾,面对如此现状,六朝小说研究应该摆脱现代小说观念的影响,尊重六朝人的小说观念,突出六朝小说研究的民族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