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秦亡汉立,为了维护王权统治,建立统一的封建大帝国,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制度,是当时统治者的首选,作为新兴的政权,要有更加进步的统治思想和治国之道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2.
"周邦"与"有周"是西周文献与金文习见的词汇,是具有双重意义的概念,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它既可以指由周王直接统治与四方庶邦并存的政治实体,又可作为周邦与庶邦所组成天下四方的代表。其含义反映出西周国家结构的特点:周邦既是一个对本土进行统治的政治地理单元,又是一个代表中央政权而凌驾众邦之上,将周邦与众邦组成联合体进行统治的早期统一国家。  相似文献   

3.
只要看一看解放前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有些什么样的报纸,就能够清楚地看出现在有些所谓“老报人”的右派分子叫卖的“才华”是些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4.
1992年3月17日,南非终于在宪政投票中,通过了废除种族隔离政策,结束了近百年来的白人统治,正式迈向民主改革路途。不久,黑人民权领袖曼德拉宣布与他并肩作战了30年的妻子温妮协议分居,他们都曾为了对抗白人统治而付出了青春与自由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正>顺治是清军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在他的统治期间,全国经常出现官员贪腐事件。顺治登位时年仅六岁,于是出现了由堂叔济尔哈朗和叔父多尔衮摄政的局面。1644年,多尔衮在吴三桂的配合下,率清军大举入关,建立了清王朝。明朝的大臣降清者众多,由于清军入关,需要大量的治国理政人才,而清人治理经验不足,掌握实际权力的多尔衮为了能顺利统治汉人,缓和民族矛盾,消除  相似文献   

6.
孙宝民 《兰台世界》2013,(12):63-64
礼乐制度最根本的目的便是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以及夫权、神权.史料记载,东周统治后期“礼崩乐坏”,周公在平定动乱,建立起新的国家——西周之后,为了确保周王朝的千秋统治,积极地开展了“制礼作乐”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礼乐制度最根本的目的便是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以及夫权、神权。史料记载,东周统治后期"礼崩乐坏",周公在平定动乱,建立起新的国家——西周之后,为了确保周王朝的千秋统治,积极地开展了"制礼作乐"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一篇来自航空部队最高长官的论文,几乎撼动了战后整个日本社会建立的基础原则之一“文官统治”  相似文献   

9.
张玲玲 《兰台世界》2015,(4):112-113
近代中国钢琴音乐的领军人物江文也,入行音乐时间较晚,他不顾家人反对"弃工从艺",在日本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回国后,江文也在日伪统治时期、蒋介石当局统治时期和解放后,为钢琴音乐与传统中国音乐的结合奉献了一生。  相似文献   

10.
王枫 《兰台内外》2020,(12):23-23,25
伪满时期,日伪当局在东北进行思想控制和奴化教育,并办起综合大学和各类专门学校,以期适应反动统治的需要。然而,在这些学校中,东北进步知识青年不甘受压迫,他们以读书交友的名义建立起一个个反日爱国“读书会”,传阅进步书籍、交流心得,批判日伪黑暗统治,传播抗日救国的进步思想,制定反满抗日的纲领,将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评论》2010,(2):123-123
统治美国的,是那些创造了巨额财富的机构的所有者和高管。由公司法律顾问、军事承包商、农业丁商业主以及大公司领导者所组成的企业共同体支配了联邦政府。  相似文献   

12.
100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10月9日,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新闻出版总署在京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出版工作座谈会”,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3.
对于集权者而言,文化,尤其是面向受众的文化传播,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形式,是控制种族、控制文化、控制思想、利于统治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100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10月9日,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新闻出版总署在京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出版工作座谈会”,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5.
八路军、新四军驻重庆办事处,是共产党设在国民党统治区域的一个合法的、公开的机构,直接由不公开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也是中共南方局机关的组成部分,南方局就设在办事处内。  相似文献   

16.
即便在中央集权的强力统治下,两个民族围绕领地和资源的争夺也从未中断。在吉族人眼里,乌族人唯利是图;而在乌族人眼里,吉族人懒惰好斗  相似文献   

17.
汉文帝刘恒的统治作为对开创"文景"盛世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位仁德并举的汉朝皇帝在与群臣关系的周旋当中,无论是对维护帝王的忠臣之士,还是暗中汹涌的反逆之臣,他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政治谋略。为了统治大汉,在其精心的布局下强调怀柔治刚的政治策略,充分体现了这位中国汉朝大政治家的治国谋略。  相似文献   

18.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达到了先秦法家思想理论的最高峰,对秦以后的各个王朝的统治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魏娜娜 《兰台世界》2016,(16):117-119
鉴于晚清时期书吏"舞文作弊"的积弊日趋显现,清代统治者对书吏档案管理人事制度进行了改革。晚清"新政"实质上最为关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集权统治,对书吏档案管理人事制度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也在于加强集权统治。总体上来看,晚清"新政"中的书吏档案人事制度改革并未获得成功,但是这对我们今天的档案管理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建 《兰台世界》2013,(11):135-136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达到了先秦法家思想理论的最高峰,对秦以后的各个王朝的统治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