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黄宗羲作为晚明的文学大家,基于对故国的历史责任感,不得已参与清朝的官修《明史》,而且他还同意自己的弟子和儿子参与官修明史,并作为顾问提出一些修史意见和建议,为修史提供资料,对官修《明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国家图书馆藏416卷本《明史》卷三三二所载石星等五人传记存在诸多史实错误,其论赞亦有失片面。考该传之史源,其在《明实录》《国朝献征录》外,广泛参考了传主之传记、墓志铭、私修史书、地方志等多种文献。其后,五人传记在王鸿绪《明史稿》中被合为一传,体现出《明史》纂修由繁而简的特点。该传最终未出现在殿本《明史》中,其原因很可能在于传主与传文多涉建州女真事而属政治忌讳,且当时存在重武轻文的修史倾向,加之各纂修官便宜行事,导致该传在雍正初期即已删落无存。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官修史书制度初步确立的时代,官修史书主要包括官修前代"六史"及本朝国史两类.官修史书机构并无固定的属员配置,修史者多是临时措置而来的"兼职"官员.修史兼职人员多,工作耗时长、难度大是补偿性奖励官修史书编纂人员的重要原因.官修史书具体的奖励形式包括赐物、玺书褒美、封赐爵位、加散官、追赠、职秩变迁六大类.这些奖励具有前后期时代差异,既重原则又不失灵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北朝时期,史学出现了明显的官修化趋势,山东士族依仗其文化优势多参与其中。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他们并不局限于修史本身,而是多力图将自己的政治、文化理念贯穿其中,故此对北朝时期的史学和政治演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路学军 《兰台世界》2014,(1):121-122
北朝时期,史学出现了明显的官修化趋势,山东士族依仗其文化优势多参与其中.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他们并不局限于修史本身,而是多力图将自己的政治、文化理念贯穿其中,故此对北朝时期的史学和政治演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将《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编辑发稿的过程中,我作为出版社所指派的责任编辑,常不得不对文集编辑组交来的书稿作一些修改。现将修改情况择要记录如下,或者可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俄乡纪程》第二节有“二十四史”一词,原注是:“清乾隆时规定从《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钦定二十四史’。”不误。上有红笔添“历代官修的”五字,成为“……二十四部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的清官修《明史》研究,在具体纂修过程、预修史家与《明史》纂修关系、《明史》诸稿本关系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需加强对万斯同《明史稿》、王鸿绪《明史稿》、张廷玉《明史》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的清官修《明史》研究,在具体纂修过程、预修史家与《明史》纂修关系、《明史》诸稿本关系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需加强对万斯同《明史稿》、王鸿绪《明史稿》、张廷玉《明史》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9,(23):14-14
作为中国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吴晗的“明史遗稿”首度面世。包括他所作的一部《明史》残稿在内,这些文稿被收录在日前出版的十卷本《吴晗全集》中。该书的出版座谈会6月20日在人民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0.
<正>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官修目录还是私撰目录在系统目录的建设上都卓有成效。官修目录以苟勗《晋中经簿》,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为代表,奠定了四分法目录的基础,私修目录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为代表,补充官修书目,其成就甚至压倒了官修书目。《七录》是魏晋南北朝书目成就的集大成,把系统目录建设推到了这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官修目录还是私撰目录在系统目录的建设上都卓有成效.官修目录以苟勗《晋中经簿》,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为代表,奠定了四分法目录的基础,私修目录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为代表,补充官修书目,其成就甚至压倒了官修书目.《七录》是魏晋南北朝书目成就的集大成,把系统目录建设推到了这  相似文献   

12.
国图藏《明史稿列传》8册收录多篇明末诸臣传记。笔者发现,该钞本正是谢国桢《晚明史籍考》所载朱希祖据旧本移录的"明史稿列传残本存八册";其内容包含于国图藏《明史纪传》313卷的相应卷目。在无从得知朱希祖原有"康熙钞本万季野先生明史稿列传"179卷残本情况的前提下,笔者以为,《明史列传稿》8册应抄自《明史纪传》313卷。  相似文献   

13.
近代人编写的《南明史》,除已出版的谢国桢《南明史略》和尚未付印的钱海岳《南明史》外,那就是柳亚老的《南明史纲·史料》一书了。亚老在编写此书时,却有过一番不平常的经历。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兵志》是诸版《明史》中版本最好的一种,但点校本《明史·兵志》在形成之时,由于受历史条件制约,也难免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5.
明代《南京户部志》在明代官修国家机构衙门志书编纂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所知仅存两部,一部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一部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对两部《南京户部志》进行仔细比对、辨别,可以知道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南京户部志》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初刻本的一个残缺本,而尊经阁文库所藏《南京户部志》是在嘉靖二十九年之后经过10次续修增补的崇祯十年(1637年)左右的另一部《南京户部志》。这两部《南京户部志》的存在,充分证明了清修《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的明代《南京户部志》有关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清实录》作为大型官修编年体史书,受多种因素制约,在缮校、选材及体例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官修史》一书论述了先秦至清代官修书产生的历史背景、编纂的组织机构、官修书成就等,并对该书的特点及学术价值进行客观评析.  相似文献   

18.
郝强 《兰台世界》2020,(2):154-157
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其原则、体例,名之"书法",也可谓之"笔削"。以发展中的人为中心,对校武英殿刊本《明史》及诸版本《明史稿》中"何真传"的内容,辅以《明实录》及其他明清时期的相关史料进行互校,异同之处得以管窥近百年间明史相承修撰的书法痕迹。  相似文献   

19.
《明史·本纪》中存在月份记录缺失、重要事件被漏记、对自然灾害等一些实情记述过于简略等诸多问题,本文试以《明实录》等档案史料为参照,来探讨《明史·本纪》中的这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9月17日,光明日报出版社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办了“顾诚与《南明史》”读者交流会,新版《南明史》正式亮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