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菲 《教书育人》2006,(5):70-71
印度的Prabhu在1979年最早进行了任务型教学研究的尝试,他在印度南部的Bangalore推行了Bangalore Project,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他认为学生关注任务比关注语言更有利于把语言学好。Prabhu的尝试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语言学家把任务作为中心元素来研究,并使上世纪90年代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逐步走向成熟。国内的任务型教学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正式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从而掀起了任务型学习研究的改革热潮。  相似文献   

2.
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看教师的自我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平 《教学与管理》2007,(10):11-12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替代了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正在逐渐流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外语教学改革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相关学习理论的研究和现行外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其中任务型学习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任务型外语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Prabhu(1987)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提出来的,他把任务看作是一种活动,其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运用目标语(target language)来完成任务的方式习得语言。  相似文献   

4.
引言印度的Prabhu在1979年最早进行了任务型教学研究的尝试,他在印度南部的Bangalore推行了BangaloreProject,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他认为学生关注任务比关注语言更有利于把语言学好。Prabhu的尝试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语言学家把任务作为中心元素来研究,并使上世纪90年代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逐步走向成熟。国内的任务型教学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正式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从而掀起了任务型学习研究的改革热潮。任务型教学理论的成熟要求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外语教学改革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相关学习理论的研究和现行外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其中任务型学习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任务型外语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Prabhu(1987)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提出来的,他把任务看作是一种活动,其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运用目标语(target language)来完成任务的方式习得语言。与传统教法不同,任务型语言教学注重学习者学什么、如何学,而不是教师单纯的语言知识灌输;重视语言习得与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对语言本身(结构、功能、系统)的机械操练;倾向于学习者创新、应变及合作能力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写作两相分离,导致了学生写作现状堪忧。笔者认为,整个阅读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写作指导的过程,看作是学生训练思维、学习写作的实践过程,也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品味鉴赏语言,从而主动地积累、运用语言,积累文化、丰富阅历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型语言学习理论(Task-based learning)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任务型教学模式把语言运用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发展需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进而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整体语言教学的理念是现代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它贯穿在制定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过程到实现教学目标的全过程。整体语言教学认为,要把语言看作一个整体(Whole Language)来实施教学过程,对所学的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感知,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局部结构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也要回到整体上来,做到见了树木,更见到了树林。整体语言教学理论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整体语言教学的目的所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是否应该学习事实材料以及事实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地位这一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一种意见把事实性学习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从而认为从事这种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事实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作用不大或者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应该强  相似文献   

10.
王云义 《中学生英语》2013,(12):101-101
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是根据语言习得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教师为中心的思想组织。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学习英语,并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替代了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正在逐渐流行。  相似文献   

12.
符号学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哲学讨论历程。古希腊把符号学看作是关于证据指号的理论,洛克认为符号学是关于作为交流的基本手段的语言的理论。皮尔士认为符号学研究具有从经验中学习能力的生物所使用的指号——包括为了交流目的而使用的指号和并非为了交流的而使用的自然指号——的必然性特征。在行为心理学家所从事的根据受控学习情境去分析与动物主体有关的指号解释和运用的尝试中,可以找到皮尔士看法的变体。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理解语言.就是掌握文中语句所蕴含的意义.体会语言的节奏美、音乐美和情感美;运用语言,就是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观点、感受和感情,通过文字来抒发、表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普遍都认为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并非是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变迁与改革─—杜威教育思想在当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张智学,高天明,徐继存编译长期以来,一些教育家一直将实际经验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看作是医治学校教育弊病的一剂万应良药,运用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抑制学生辍学等方面。这种观点的倡导者们认为,如果把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与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的师生关系从90年代至今,认知主义的教学理论逐渐发展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能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教师不应该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建构主义理论还非常强调“合作学习”,它把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看作教学的基本任务,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新课标》所包含的理念与建构主义的倡导不谋而合。比如《新课标》一方面强调某一学段学生应达…  相似文献   

16.
任务型学习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新型语言学习方式。本文从活动理论入手,详细分析了任务型学习的活动特征,包括任务活动、行动、语言操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任务型学习模式的一些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7.
盛维红 《考试周刊》2009,(46):116-116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Prabhu在印度南部的Bangalore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Prabhu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单元的第一次尝试,并引起了语青教学界的关注。众多语言学家纷纷投入此项研究的热潮中,他们都把任务作为研究的中心元素。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8.
张琪 《南昌教育》2006,(6):16-17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制定。标准明确提倡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也就是说:任务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的完成。“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新知、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并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唐琳 《中学教育》2003,(11):35-37
为了使英语教育能尽快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 ,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围绕这一任务 ,我们以“任务型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为课题进行了一些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探索。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社会语言学认为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学习者能用语言描述对象、陈述观点或感悟材料的表层内容及深层内涵 ,即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而习得与互动理论认为 :语言习得指创设类似学习母语真实环境 ,是一种轻松无意识的师生、生生及学生和环境中的互动关系。互动使学生学…  相似文献   

20.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把智力看作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产或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具体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九种智力。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而项目学习可以摆脱过去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所强调的以测验为本的学习倾向,去发现和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项目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