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第一本电影录音剪辑解说集《风景旧曾谙》,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作者是南通人民广播电台通联部主任应美珍。应美珍同志在电台文艺部工作期间制作了大量电影录音剪辑,其中许多作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过。这本书收集的,是她  相似文献   

2.
电影录音剪辑是一种新颖别致的文艺广播节目形式。它以电影录音为基本素材,把电影声音部分同电台的解说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原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使人“听起来”别有风味。一部好的电影录音剪辑,不仅能吸引尚未看过原片的听众,而且可以激起已经看过原片人的品味和欣尝兴趣,这种节目形式是很有可为的。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3.
电影录音剪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也是深受我国听众欢迎的广播节目。它取材于影片的声带,经过电台编、播、录等几道工序,把影片这一综合艺术的产物转化为供听众收听的广播节目。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广播电台每年制作电影录音剪辑数以百计,听众人数更是难以计算,但是,对电影录音剪辑的评论却寥寥无几,这种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之间的“比例失调”,影响了电影录音剪辑制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提倡对电影录音剪辑从银幕到广播的成  相似文献   

4.
电影、话剧都是综合艺术。它们叙述故事,表现主题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演员的形体动作,又有舞台的灯光布景;既有摄影机的运动,又有蒙太奇的变化。体现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综合运用。而将电影、话剧的实况录音拿到电台来播出,就只能借助录音原版所提供的对话、音乐、音响等诸种听觉形象来感染听众了。如果将电影、话剧的实况录音拿到电台,一字不改地照样播出,这样“忠于”原作的结果,就会使听众陷入闭着眼睛看电影的莫名其妙的境地;反之,如果忠于广播,也就是注意录音剪辑的广播化,那就难免要对原作——即电影、话剧的录  相似文献   

5.
同是录音剪辑,与电影相比,戏曲就逊色多了。对于编辑来说,写一篇电影录音剪辑稿很可施展笔力,因而感到有创造;而写戏曲录音剪辑稿却倍受舞台章法的约束,没有办法,只好将录音切割那么几大块,插进几句连接词;制作上若再不大高明,戏是戏、  相似文献   

6.
从1950年3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白衣战士》算起,电影录音剪辑这种广播文艺形式,已有38年的历史了。30多年来,电影录音剪辑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真正使电影录音剪辑告别懵懂的幼年期,发生质的变化却是以主体意识的觉醒为标志的。由于电影录音剪辑注入了编辑的主体意  相似文献   

7.
诞生于建国之初的电影录音剪辑,是依附于电影的,力图在广播里再现电影。基于这种认识,几乎整个五十年代,这类节目的制作都以描摹电影为已任。随着实践的逐渐深入,制作者越来越感到不能昕任广播自身无所作为。为挣脱唯电影是从的困境,六十年代初,我提出了电影录音剪辑应立足广播这一基本观点。不过,当时这种认识还只是朦胧初醒,既没有能就电影录音剪辑节目中广播与电影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也还不能  相似文献   

8.
林丽 《新闻传播》2012,(5):104-105
电影录音剪辑里的解说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它不是文学作品,若离开电影录音素材,它就谈不上欣赏价值。解说词是编辑根据电影录音素材,根据自己对电影的感受,根据听觉艺术的规律写出来的。编辑以形象感、画面感出之,听众则"需要想象,推测和‘虚  相似文献   

9.
正夜间值班,最尴尬的事情是热线不热,记者难为无米之炊。获取新闻线索绝对不能死等,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设法去找线索、挖新闻。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收音机、对讲机都有新闻每到值夜班,笔者口袋里总是装着一个微型收音机,听听具有直播性质的"交通广播"或"交通之声"等广播节目,从电台里找新闻。值班车上有收音机,每次坐上车,笔者就请司机打开收音机,一边走一边听,既不影响工作,也有机会找到线索。2011年6月26日晚,笔者和同事值夜班,从收音机里听到新城大道有人坐在马路中央的红绿灯下,给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0.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被调到文艺组任文学编辑。冲破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长期禁锢,文艺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同时也为我们广播文艺工作者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提供了门淘的天地。当时我台文学编辑就我一人,既抓长篇,又录短篇;广播小说、配乐散文、配乐诗朗诵、话剧录音剪辑、电影录音剪辑等等,每年都采录100多个小时节目。不过,要认真回忆起来使我倍感欣慰的是那个时期我台的《小说联播》节目。河北电台的《小说联播》节目是在1975年恢复的。但是要说到复兴还是耍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  相似文献   

11.
电影、戏曲、话剧和舞剧的录音剪辑,是很受广大听众欢迎的一种节目形式。播音员在其中担负着繁重的解说任务。我们在拿到这种稿件后,如何去掌握它呢? 首先,对你所要解说的电影、戏曲要熟悉它,事先看到演出更好,如果没有条件看,那也要设法拿到剧本,对照剪辑稿反复地看。弄清每段解说词是在什么时候说,在什么情绪和气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党和听众对我们的广播节目要求更高了。广播宣传要更好地发挥“听”的特点,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把节目办到听众的心里去,新闻节目是电台的重点节目之一,除了文字报道之外,还有现场报道、直播或实况剪辑、录音报道、  相似文献   

13.
“解说”广泛应用在各种文艺形式之中。尤其是在文艺广播中,如舞台戏剧(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录音剪辑、电影录音剪辑、广播文艺晚会、文艺专题节目等,更离不开它。“解说”在广播戏曲的剧本布局中,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下面我们就广播戏曲“解说”的产生及功能、形式及运用、人称及语音等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赵卫明 《视听纵横》2006,(4):105-106
当一种艺术物种在岁月里渐行渐远,行将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假如陡然间让人有了牵肠挂肚的依恋,显然,这一物种的艺术品质,也格外难忘。风行过又落寞了的连环画如此,曾令人如痴如醉过,又几近绝迹的电影录音剪辑,还是如此。作为濒危的电影录音剪辑,艺术品质的顽强是它不死的生命理  相似文献   

15.
有人把广播剧简洁地概括成一句话:“听的剧”。或者再确切一点,同电台播出的戏剧录音剪辑区分开来,多增加几个字,叫做“专门供人听的剧。”这种剧,只能听,不能看。如果说,再科学、完整、准确一些给它下个定义的话,可以这样说——广播剧是借助于无线电技术传播的、由多种声音因素组合的、专门诉诸于人们听觉的一种戏剧形式。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听着广播长大的一代",70后以前的很多人都会这样认为。在那个年代,是广播独步天下的黄金时代。对大人而言,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国内外新闻和广播剧;对孩子们来说,最难忘的就是站在广播下或抱着收音机听《说岳全传》、《杨家将》…  相似文献   

17.
1992年,我第一次看到基斯洛斯基的电影,在青年导演章明的小屋里看的。那天小屋里挤进了很多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晚上我们一口气看了《情戒》和《杀戒》。以前在我们的视野中,波兰导演只有瓦依达、扎努西,还有波兰斯基,从那以后,才知道还有一个导演可以把电影拍得像一首充满哲理和悲悯的诗。后来,戴锦华在上《影片分析》课的时候,说《情戒》她已经看了不下十遍了,她为其间那种无法言说的忧伤和诗情、为舒缓而优  相似文献   

18.
按理说相对于其他媒体,广播受众的接受成本是最低的:看电视得先有台电视机;上网不仅要有电脑还要装宽带;而一年的订报费差不多能买台象模象样的收音机了。现在一台普通的收音机售价不过几十块钱,最简单的调频接收器甚至才十几块钱,这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阶层的人来说都算不上是奢侈品。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作为电台的员工,我经常听人说因为找不到收音机而没法收听我们的节目,反而节目被电视直播之后人家会觉得更方便。这就是说,实际上现在找电视机比找收音机要容易得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石河子电台罗震东同志采制的录音通讯《鸾凤和鸣》,去年在新疆台《农家乐》节目里播出后,受到听众好评;今年在第五届全疆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获特等奖。这个节目好在哪里?我看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主题好,手法新。一篇作品的成败,首先取决于主题怎样。所谓主题,就是一篇新闻报道提出的重要问题和体现的中心思想。主题是从题材中提炼出来的,又靠题材来表现。《鸾凤和鸣》这篇录音访问记,写的是石河子总场五分场五连养鸡专业户吕仲华的事迹。吕  相似文献   

20.
电影录音剪辑的解说稿,不是文艺作品,可是它的写作却需用形象思维。搞文艺广播的同志常说,编制电影录音剪辑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所谓“创造性的劳动”,在很大成分上,就是编辑展开积极活跃的形象思维进行解说稿的写作。我以为,认清这一点,对于文艺广播编辑按照美的规律编制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电影录音剪辑节目,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