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宋代女性文学中,女作家赋予“梅”这一文学意象以丰富的内涵,表现了她们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主要从宋代女作家对“梅”的审美视角、审美追求和审美主体三个方面来观照宋代女性文学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2.
宋代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思想背景给宋代女性积极参与文学创作提供了条件.宋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丰富了词的内容,开拓了词的意境,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代散文是中国文学传统之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从宋代散文对文学传统中的积极用世、干预现实的一贯精神、复古重道的创作观念以及“古文”创作传统的继承、对前代文学体裁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等角度,深刻阐述了宋代散文与文学传统的内在联系,以及对文学传统的丰富、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最为重大,宋代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尤大。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靖康之变”的民族战争,主战与主和的政治斗争都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这就为宋代文学家庭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宋代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思想背景给宋代女性积极参与文学创作提供了条件。宋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丰富了词的内容,开拓了词的意境,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代江苏诗社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江苏诗社很多。这些诗社主要分布于苏州、金陵等地,组成人员以官员为主。宋代江苏诗社对江苏文学及诗人们的创作、生活都有影响。对宋代江苏诗社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为研究宋代江苏文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一、欧阳修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 欧阳修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文豪,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诗文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表现意境,是抒写人生感受的抒情文学。它彻底摆脱了六朝诗歌影响下宋代文学的浮靡之风。例如:  相似文献   

8.
宋小说已深入到大都市、小市镇的市民日常饮食生活中,使其具体、直观呈现并形成了系统,像酒楼茶肆等题材,对后世文学影响甚巨。以《东京梦华录》为代表的城市日常生活笔记文学,为宋代饮食文学构筑起一个平台,使宋代城市市民日常饮食生活独立出来。宋小说笔记的饮食生活内容已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并互相融合,从而构成了宋代乃至宋之后无比生动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宋代的出版业渐趋繁盛,为宋代文学家庭的繁荣提供了条件。而文学家庭的繁荣又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为宋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论宋代楚辞观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楚辞研究呈双线并进的发展新趋势。一方面.宋代楚辞学在文学研究上进一步深入,逐步涉及到对楚辞的艺术手法、楚辞的文体特征以及楚辞的审美标准等诸多内容的探讨;另一方面,宋代楚辞学又呈现出强烈的理学化发展特征,对楚辞比兴手法的内涵、楚辞批评以及编选的审美标准等注入了浓郁的理学价值规范。文学与理学思想在宋代楚辞研究中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宋代楚辞批评的新风格。这种楚辞批评新风格是宋代文学观与理学思潮的巨大发展,也是时代政治需求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宋人读书之风浓厚是宋人藏书与宋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宋代文化发展并非只有一个诱因。从文化视野上看,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市民经济的崛起、两宋频繁的战争、官私藏书的蜂起,最终成为导致宋代藏书繁荣发展的四种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宋代宫廷院体画影响深远,可谓艺术传播的典范。如果以“五W”信息传播模式为分析工具,从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宋代院体画的兴盛繁荣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将有助于探索成功的艺术传播所必需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今日的杏花村文化现象都与托名杜牧的《清明》诗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实,杏花村意象是杏花意象在唐宋文学中的诗意延伸。据考察,"杏花村"词组在今存唐诗中出现过3次,在宋诗中出现过17次,在宋词中出现过4次;"杏村"在宋诗中出现过3次。这27个杏花村除了南宋方回诗中一个"杏村"是实指外,其余全是虚称,则《清明》之中的"杏花村"也当是虚指。学者从目录学、诗韵学、诗歌风格学等角度曾经怀疑过杜牧对《清明》诗的著作权,此外,若从诗意传承的角度去看,《清明》诗也不可能为杜牧所作,它只能产生于两宋之间。南宋以来的个别词选中录有一首署名北宋宋祁的已经化用了《清明》诗意的词《锦缠道·春游》,但至少有四点理由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释居简是南宋著名的僧人,工诗书,流传下来的诗文十分丰富。他坚持操守、品行高洁,而且关注社会人情,爱憎分明。他从儒道中汲取养料,为佛学在南宋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从释居简所创作的辞赋中,可以管窥其文学成就与思想品格,更好地对其进行了解和评介。  相似文献   

15.
宋元时武则天形象的建构与文人心态息息相关。北宋时,封建士大夫通过批判武则天,为当时的后妃参政鸣警钟;南宋及元朝时期,人们借反对武则天来反对异族统治,表达驱逐异族,收复国土的愿望。与唐代人对武则天相对客观的态度相比,宋元时期武则天成为人们表达政治观念的传声筒。这与宋元文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复杂心态,包括正统观、性别观及道德观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16.
刘培是目前辞赋研究界和宋代文学研究界比较活跃的青年学者,他的宋代辞赋研究颇具特色,引人注目。其《北宋辞赋研究》是一部立足于对北宋辞赋文献的全面整理和对北宋文化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一部力作。该书以辞赋为着眼点,对辞赋文献以及与辞赋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与北宋文学相关的学术文化思潮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力求在宋代文化发展的具体背景下,在辞赋发展的广阔背景下勾勒宋代辞赋演变的脉络。该书以学术文化的视野来关注文体发展,以文体发展的着眼点来反观学术文化的具体演进轨迹,对文体史的书写方法做了打通文史哲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宋代的古籍整理事业极为兴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均热衷于图书文献的搜辑、整理、编撰、校勘、刻印等。校勘在宋代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即校勘学。宋人撰写的唐集序跋,为校勘学研究提供了广博而可靠的文献资料,其中宋人校勘唐集时所体现的素质、方法和原则,代表了宋人校勘唐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唐宋社会转型,宋尚文治,为《史记》在宋朝的传播开辟了历史素地。《史记》内容包罗万象,体大思精。《史记》在宋代的传播对宋代的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研究《史记》在宋代的传播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