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家有一位“虎妈”,这位虎妈既不属虎,也不是虎头虎脑傻乎乎的妈妈,更不是那种特别严厉的妈妈。我之所以叫她虎妈,是因为她像老虎一样—只爱吃肉。说到这里,你眼前是不是已经浮现出一个200斤的大胖子啦?那你就猜错了,虎妈其实是一个干吃不胖的怪妈妈。她身高170厘米,体重却不到50公斤,  相似文献   

2.
唐红 《江苏教育》2011,(9):60-61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任何人都对此充满憧憬。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做? 虎年岁末,美国《华尔街日报》以《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为题,刊登了美籍华人教授蔡美儿的作品《虎妈战歌》,高调赞誉被称为“虎妈”的中国母亲严苛的育子之道,“中国妈妈战胜美国妈妈”的说法一时喧哗。  相似文献   

3.
继“虎妈”蔡美儿出版了《虎妈战歌》一书之后,中国又出现了一位把儿子打进北大的“狼爸”萧百佑,“虎妈”与“狼爸”的共同之处在于:成绩就是一切。这可说是与当今中国的教育现状不谋而合,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把应付考试作为第一重点,好成绩是每个学生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个学校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家长认同谁     
何年 《教育》2011,(5):28-28
企鹅出版社对“虎妈”进行的商业化炒作会很快过去,但是对“虎妈”的思考会长时间留在中国家长们的心里。每个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时都会自问:“我要做‘猫爸’,还是做‘虎妈’?”  相似文献   

5.
《教育》2011,(3):16-17
今语轩2月18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前不久,美国的一位华裔妈妈、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出版的育儿著作《虎妈的战歌》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然而在中国,“虎妈”式的家长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6.
周新桥 《教育》2011,(5):29-29
作为一本谈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在美国出版的《虎妈战歌》,中文译本为《我在美国做妈妈》,在短时间内影响了世界,“虎妈”也随之红遍了位于东西两半球的美国和中国。这本书按作者即“虎妈”蔡美儿的说法是“自传”,  相似文献   

7.
我家有一个“虎妈”。我猜就是因为我的妈妈是虎年出生的吧,所以她发起脾气来才会暴跳如雷、大喊大叫、张牙舞爪,吓得我瑟瑟发抖。你一定觉得我很可怜吧?可是,实话和你说吧,虎妈不发威的时候,总是一副爱我永远都爱不完的样子。唉,虎妈的爱真是让我琢磨不透啊。  相似文献   

8.
去年夏天,“虎妈”蔡美儿(微博)的中国之旅又一次在媒体上掀起了关于教育模式的探讨。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宏江(微博)也低调参与了讨论,他在自己的微博上说,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有6位高管的孩子高中毕业,孩子们全考上了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美国一流的大学,但没有一个家庭采用“虎妈式”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2011,(7):10-11
《虎妈战歌》风靡美国,并在西方社会引起了教育孩子的大讨论。这股讨论潮同样也席卷到了国内。为什么虎妈的理论和教育孩予的方法会在西方社会引起如此大的震动?对孩子的教育,我们究竟该秉持怎样的观念?中西方教育理念在碰撞的过程中.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赵忠心 《中华家教》2012,(10):28-29
“虎妈”、“狼爸”唱罢之后。“哈佛妈妈”又登台。作为世俗观念中的“成功”案例再次出现。同样引起了家长的高度关注。许多家长迷惑了:究竟应该效法哪种教养模式呢?  相似文献   

11.
文静 《教师》2011,(33):5-7
在上个月的本刊特稿中曾写到了引发全球性讨论,聚焦中外众多教育专家和评论者目光的“中国虎妈”事件(详情请见总第一百一十七期特稿《对孩子的教育:向东?还是向西?》)。殊不知,倘若仅仅只是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别,“中国虎妈”的话题或许还不足以掀起全球范围的大讨论。确切地说,“虎妈”式教育的含义还可以更广一些,它泛指日常生活中针对孩子所实行的较为严谨、可以施加一定压力,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以促使其达到预定目标即学业和个人素养达到完美状态的教育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实践“虎妈”教育的地点可以是在家里,也可以是在学校中。它的类别既包括家庭教育,也涵盖了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教育,因为这个阶段的受教育者需要教师和家长提供更多的指导和示范,倾注更多的心力,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也能学会如何处事。那么,就中小学教育而言,身处东西两个半球的人们是否也会像争论蔡美儿的“虎妈”事件一样,对各自的教育体制和方法产生疑问,有不同的看法和分歧呢?  相似文献   

12.
《小读者》2013,(6):80-80
该怎么教育孩子?人类的手段似乎已经无能为力。虎妈、狼爸、鹰爸……越来越多的家长尝试从动物行为中寻找灵感,并从中提炼出“严厉管教”“棍棒体罚”“极限训练”等教育理念,手段虽然残忍,但效果似乎明显。一时间,虎妈狼爸们邀约不断、讲座爆满、书籍热销,动物教育学汹涌而来!  相似文献   

13.
张美玲子 《教育》2011,(5):18-20
美国华裔“虎妈”的教育模式在中外引发教育讨论,上海很快出现了“猫爸”进行现身说法。两类家长的不同教育方式和风格,在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关于“虎妈”“猫爸”的媒体大讨论。  相似文献   

14.
林雨宜 《母婴世界》2013,(10):124-125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有自由开放的民主育儿,也有像“虎妈”一样苛刻严明的家教。每位父母都用自己的方式来印证“100分”的教育,但现在,我们似乎陷入迷惑:为什么做那么多还是没有变好?  相似文献   

15.
《虎妈战歌》是作者“虎妈”教育两个女儿的经验文集,“虎妈”是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祖籍中国福建的49岁的蔡美儿(英译名)。  相似文献   

16.
近日,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的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严格管教两个女儿,“虎妈”列出的“家规”,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课堂(小学)》2011,(7):124-125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虎妈战歌》一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一女也骂女儿是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研究》2016,(10):61-62
中国日报网2016年9月15日电“虎妈”一词最先出现在美国教授蔡美儿(AmyChua)2011年畅销著作《虎妈的战歌》(BattleHymnoftheTigerMother)。  相似文献   

19.
厉育纲 《家庭教育》2014,(12):21-28
信息化的今天,各种育儿信息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一边是“你真棒的损识教育.一边是“打骂成才”的“虎妈狼爸”。如何能够让父母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摆脱非此即彼的模式?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越来越强调在儿童成长基间要提供正向支持,在家庭教育中,就是不用打骂的方式,而是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虎妈式教育”出现以来,社会各界对其正确性与归属问题众说纷纭。经探究,“虎妈式教育”是在文化、个人、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的产物,其与中国传统教育确有联系,但仍存在区别,二者不可等同。“虎妈式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养方式存在一定问题,但其蕴含的教育智慧不容忽视。“虎妈式教育”推动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家长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尊重儿童,关注儿童的心理与自尊,并根据自身情况打造最适宜的家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