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于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论文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解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基本内容,从实践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进行剖析,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和课程评价各个方面进行整合实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而加强对"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管理"的探究,加强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逐步建构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的模式,对真正实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宗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系统论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适切性,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这种复杂任务,从而对课程建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系统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特点相契合。所以,系统论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可以结合内部子系统和外部系统动力,以实现系统效能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对话教学是师生交互合作的教学,是学习者在不断地与他人交流、互动、沟通和合作中习得知识,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视觉文化课程采用了集"课堂教学—论坛交互—创作协作"于一体的"三重对话教学法",注重课堂实时的师生平等交流、基于论坛的交互合作和创作协作的共同实践,有效地促进学生由个体知识建构到集体知识建构与集体智慧发展。  相似文献   

5.
知识建构作为一种创新教育理论,强调“对等的知识发展”和“民主化的知识”,重视学生提出的真实观点和现实问题,认为知识建构不应局限于特定的场合。这种理念非常符合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旨,并为弥补当前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不足提供了指导。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探究其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探究学生问题的深度、理解的深度等课程内容方面的学习成效,二是探究学生参与度、合作度(交互程度)、创造性等活动品质方面的发展。在研究“交通”这一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个人观点的提出”、“小组知识的讨论”、“班级社区知识的形成”三个阶段的知识建构过程。对基于知识论坛的建构学习效果采用问题深度量表、解释深度量表、创造性行为量表以及知识论坛自带的ATK分析工具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知识论坛的知识建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广度与深度;学生多层面的交互合作,促使问题深度、解释深度由低等级转向高等级;不断反思研究过程,有助于实现学生观点的升华。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课程类型、课程特征、课程价值"三个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再思考。从"课程类型"层面,论述了"活动主题化"实施策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有助于整合德育活动、阅读活动、辩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一门引领、统领学校的所有教育的活动课程;从"课程特征"层面(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研制了主题活动的"选题策略"(学科拓展策略、热点探究策略、工作转化策略、文化实践策略);从"课程价值"层面,提出了课程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转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课程执行者和唯一的指导者,而是学习者、课程开发者、研究者和共同指导者。  相似文献   

8.
当代课程知识观的核心是以与社会、文化相关联的课程知识,来体现学习者个体生存发展的意义建构。依托当代课程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知识选择不仅为现时职业技能做准备,还必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知识,使学习者具备生存、发展的能力;课程知识结构强调跨学科、综合实践,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7~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新一轮课改中新增设的课程。该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为推进贵阳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在"十五"到"十二五"期间,贵阳市以"贵阳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0.
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观特别强调社会互动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观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有六个方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知识的内涵、类型及其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知识根源于教师实践理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教师知识的建构应从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性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师自身知识、教育情景知识等七个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2.
同伴互评能够促进学习者高阶认知能力的发展。文章采用认知网络分析法,以课程进程中四次作业的同伴互评评语为分析对象,从时间序列视角探索同伴互评对学习者知识建构的过程影响与差异影响,剖析出在高校课程教育中"以评促学"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同伴互评能有效提高学习者深层次的知识建构,帮助学习者在更高阶认知结构上进行知识构建;在同伴互评策略支持下,高、低元认知自我调节能力水平学习者与整体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趋同,即都经历了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发展过程;但是,对于高水平元认知自我调节能力组学习者而言,同伴互评在提升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综合性和深层次的建构方面,有更加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岗实践教学模式,依托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开放教育学生在职不乘的特点,将实践内容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有效地解决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践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提高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确保和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数学公共课研究型教学模式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高度信息化社会、素质教育理念下形成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研究型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运用和研究能力的增强。远程高等教育中数学公共课的研究型教学以实用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手段;强调教师和学生互动。以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数学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为课程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目标设置、研究课题选定、研究型学习小组搭配、教师指导、教学成果评估等教学环节。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中数学公共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需要不断的深化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探究在线学习体验影响因素及其构成关系,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效果.本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以Blackboard远程教学平台实用英语在线课程为例,采用调查问卷、解释结构模型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确定了影响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的6个关键因素(师生互动、同伴交互协作、课程任务、教师教学能力、在线资源特性、课程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6.
微信小程序项目实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仍无法较好地完成一个综合实际工程项目的问题,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用性强、涵盖知识点较全面的小程序项目案例作为教学主线进行授课,同时通过参加小程序大赛强化所学知识。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可有效加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知情合一,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认知与践行存在一些问题。“思想道德修养”课必须突出认知能力与践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学内容要知识素材与实例素材相结合,教学方法应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教学实践环节须书本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考核办法宜理论考核与操行考核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采油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基于“采油工程”课程特点,以信息技术推动石油行业特色课程“采油工程”的教学改革为目标,通过采用“采油工程”慕课、自主创建的采油工程课程设计综合管理平台、“采油工程”雨课堂、采油工程微信辅助教学平台等信息化工具开展教学实践,确保学生对专业知识教育的全面掌握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本校教学应用、其他高校学生应用,以及社会学习者应用的反馈中,获得了高度认可与评价,颇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习者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以他们的直接体验为基础开发的。而个体体验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不断过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建构,不仅要迎合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同时还得重视掌握学科知识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