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杨宏 《文教资料》2013,(2):45-46
目前的汉字教学对汉字文化内容利用得还不够充分,要想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外汉字教学效果,我们就应该积极将深厚博大的中华汉字文化中的相关内容纳入对外汉字课堂和对外汉字教材中。  相似文献   

2.
汉字研究的文化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汉字,不能仅着眼于汉字本身,而要联系它所处的文化生态系统。要从汉字与文化、汉字与社会、汉字与人类和汉字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把握汉字的本质,揭示它的奥秘。为弄清汉字的特点,把汉字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文字进行比较是必要的,但是这要在文化现象和文化心理两个层面上展开。  相似文献   

3.
芳林 《红领巾》2016,(4):42-43
鱼想变成鸟,老鼠想变成猫,有时候呢,汉字们也想换个活法,比如——变成另一个字。这样,就能换个搭档,去和其他的字组词,还能去从没去过的作文里旅个游。汉字游乐场就是个实现汉字们愿望,让它们尽情玩耍的地方。汉字们可不想改变太多,否则,变回去的时候,要脱几件衣服,甚至做手术什么的,就太麻烦了。所以,只加一个小小的"点",给汉字们当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据估计,古往今来积累起来的汉字,大约有六、七万个。在如此浩繁的汉字当中,固然有着大量的异体字,有所谓的“死”字。但一个字的死活是相对的。对阅读古书、从事古籍整理和研究的人说来,就会常常碰到“死”字、冷僻字和异体字。就一般人说来,要想顺利地阅读现代或当代的书刊,也需要三千字左右。汉字本身具有难读、难认、难记、难写的特点,人们要掌握几千,乃至几万汉字,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求助于有关的字书,词书来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认识到汉字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提出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好汉字。文章认为要想写好汉字应从小学时期开始抓起,写字时只有注意眼、手、心三合一才能达到更好的写字效果。  相似文献   

6.
《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汉字节目的热播,激发了更多民众汉字学习的热情,也引发对汉字教学的一些反思。现立足汉字教学的现状,结合汉字节目中一些汉字书写现象,主张汉字教学要有层级目标,并提出将汉语教学与汉字教学相联系、字形教学与字理教学相联系、个体教学与系统教学相联系的统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把汉字输入计算机,十多年来人们设计了数以百计各种各样的编码。然而,已有的编码都还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一个普通的电脑操作员,目前尚不可能轻松自如地将成千上万的汉字文章输入计算机!(至于个别“奇才”,自然另当别论。) 既有的编码,即使是公认的比较成功的编码,都有一个共同缺点:缺乏可读性。即谁也无法直接用那些编码进行阅读或书写。可是。要想获得真正理想的效果,却必须要  相似文献   

8.
家都知道,用字要规范。但实际上,人们用字时常有不规范之处。例如,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小学写字教材《写字》(二年级上),全书只有千把字,采用了一些手写字,其中不规范的,竟达三四十个。笔者就此写过《(写字)字要规范》一文,发表在《语文学习》1989年第1期上。为什么人们用字想规范却往往不规范呢?关键是人们对规范汉字和不规范汉字分辨不清。  相似文献   

9.
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对那些母语为表音文字的习得者来说是巨大的绊脚石.汉字作为表意的书写符号是留学生获取汉语书面能力必不可少的工具,要想获得全面的汉语交际能力,汉字的书写显然是不可逾越的.本文着重分析了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偏误及形成偏误的原因,进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字方面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汉字性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它不仅是汉字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文字类型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认定汉字的性质,要结合汉字自身的特点,分时期、分阶段来总结汉字发展的性质特征,同时也要将汉字研究纳入世界文字的研究中,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汉字,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出汉字的性质。结合以上两个方面,从文字符号记录语言的方式、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文字符号的体态等角度切入,汉字应当是一种音节文字——形音·意音文字——图符·字符文字。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偏见。因此对汉字不仅需要再认识 ,而且要从汉字的历史、汉字的技术功能、承载功能、科学的系统性、汉字具有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艺术性等方面全方位地认识汉字的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汉字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确解决汉字文化圈内繁简字的分歧 ,早日建立起科学、系统、高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学习汉语的人,都会查汉语字典;学习英语的人, 都会查英文词典。使用过这两种字典的人都会发现,查找一个汉字的速度要远远落后于查找一个英文单词的速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汉字的部首没有规范化,汉字没有信息化。本文通过对汉字部首规范化的讨论,找到了一种汉字信息化的方案,从而产生了一种中文字词典全新的汉字排序方法。新的排序法将会使中文字词典的查字速度像查英语单词一样一翻就到。更重要的是它将推动中文信息领域的设计、科研、教学和出版等工作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高菊 《文学教育(上)》2009,(16):128-130
“对外汉字教学”是从“对外汉语教学”这一称谓里自然衍生出的,其地位也一直是从属于对外汉语教学。虽然学界很久以来已经认识到了汉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课堂教学时,往往由于多种因素,使得汉字教学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汉字教学收效甚微的原因,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汉字趣谈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汉字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璀璨、最宝贵的文化,是伟大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要探究汉字中的奥妙。一次语文活动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刷刷”地写了“贵”、“贱”两个字,要我们把这两个汉字拆开,说说它的意思。开始,同学们议论纷纷,正在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姚晟同学举起了手,他从容不迫地微笑解释道:“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意思,有些人秉性中正,把钱踩在脚下,视金钱为粪土,这些人就叫做‘贵’;而有些人则整天围着金钱转,视金钱为珍宝,甚至不惜暗藏兵器——“戈”,夺取、霸持,这就叫做‘贱’。”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  相似文献   

15.
在开展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时,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开展该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对于汉字而言,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教师在教学汉字时,应将汉字文化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文化背后的知识,充分体会汉字内涵。要想在识字教学时更加高效地渗透汉字文化,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促使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以此提升渗透汉字文化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汉字学习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谈到汉字形体的发展阶段,很多人自然就认为是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顺序发展。其实汉字的发展演变不是线性的单一序列。笔者从汉字字形演化的角度对隶书的起源、小篆的性质、篆隶之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重新描述古汉字发展演变的真实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汉字形体美的简要探析 中国汉字形体美主要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剖析:象形美、意蕴美、结构美、艺术美。 首先,象形美。中国汉字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的摹写,在自然万物的启迪下“依类象形”。在抽象线条的勾勒组合中展示出感性的生命形象。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要想在小学毕业考试中拥有理想的成绩,就必须把好汉字复习这一关。可长期以来,字的复习多半是学生写了老师批,老师批了学生改。复习课上,似乎无章可循,学生也觉得枯燥无趣,提不起精神。怎样让汉字的复习彰显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呢?笔者认为,在汉字专题复习方面,教师也要利用好新课标附录中的字表,掌握方法,科学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如果在毕业复习时对整个小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生字进行逐一复习,不但学生读得辛苦,教师讲得辛苦,  相似文献   

19.
当汉字难认、难写、难记成为大多数人共识的时候,当识字教学在少慢差费、事倍功半中苦苦挣扎前行的时候,当小学生十遍、百遍机械地写着同一个汉字,拼命要记住它的时候,当五花八门的识字教学法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教汉字的教师们是不是真正了解汉字?比如,有多少教师能够讲清楚即为什么不能写成既?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依靠计算机打字,而忽视了手写汉字.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越来越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思想不重视,对汉字的美感意识淡化,书写技能差.因此,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加强汉字书写练习.首先,要把握好关系,把书法与一般的汉字书写区分开来,要求学生能够写出流畅自然的实用汉字即可;其次是要坚持科学的练习方法,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强化整篇摹写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