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捆带产品的质量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分析了导致捆带产品质量异议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措施,指出产品质量是捆带企业的生存之本,在当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强化质量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质量异议。  相似文献   

2.
选用两个捆带钢种,结合多年的实际生产经验,对影响产品表面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规律,为捆带企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即将颁布实施的捆带原料行业标准进行简要评价。该标准首次为捆带原料建立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体系,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同样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从武钢的视角来看,预计该标准在正式颁布实施后,将给武钢现有捆带产品的销售带来较大冲击。为摆脱这一不利局面,武钢今后必须重点关注高附加值功能捆带的研发及新型产线设备的改造,积极参与新标准的修制定工作,以增强在业内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捆带断带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生产事故,严重影响钢卷打包的效果及安全。为尽量避免出现断带,基于多年的实际经验,通过详细分析其制造过程、使用方式及某些常见影响因素,系统探讨了不同情况下超高强度捆带产生断带的主要原因,以期为业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客户的要求,获得表面均一、耐蚀性能好的包装用涂漆捆带,对影响涂漆捆带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冷轧基板表面状态、热处理过程、杂质离子、原漆质量、漆膜厚度、涂漆工艺、涂漆后处理及其他对漆膜的机械性损伤等。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影响捆带基板性能的因素有多种,选用两个捆带钢种,对影响其冷轧基板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如热轧工艺、冷轧工艺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简要分析了其它相关因素,研究认为:要保证产品品质,必须加强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须选择与现有生产工艺相匹配的原料钢种,并控制来料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量已公开的技术文献,对国内外几个知名捆带企业近二十年来在原料研发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简要描述,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重难点问题,指出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企业反映捆带力学性能不均的问题,对产品及相应的冷轧原料进行抽样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理化分析,同时考察了生产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找出了钢带受热不均是导致该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三条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国际化人才是推进与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校企合作培养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基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不仅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还能促进我国地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在"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国际化人才普遍缺乏的情况下,探索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需要企业、高校、政府等多方的广泛参与。高校应与企业联合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应建立海外培训中心,推进海外本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政府应制定校企合作激励政策,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旧书(1)     
一只带有金属环扣的紫檀木箱,轻轻打开,没有预料中的金银首饰,一阵灰尘过后,映入眼帘的,是厚厚的几捆旧书。  相似文献   

11.
国有钢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对我国国有钢铁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有钢铁企业存在人员冗员严重、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流失问题仍未解决等问题,原因是企业办社会职能仍然存在、职工培训体系不完善、员工激励制度不科学、人才引入机制单一。因此,精简主业从业人员、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将对国有钢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改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某一卷出现断口分层现象的高强捆带进行了全面的理化性能分析,指出了导致产生该缺陷的可能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某一卷抗拉强度不合的捆带热轧原料进行了全面的理化性能分析,结合现场生产工艺记录,指出热轧工序中加热温度偏高可能是产生此缺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影响捆带板形、焊接、耐热、抗蚀等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规律,同时指出了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WKD930(武钢930MPa捆带钢)的发蓝工艺实验及其产品的理化检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产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发蓝层的质量,提高WKD930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和人才市场脱节,企业不能作为主体参与人才评价。文章分析了企业作为主体参与人才培养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参与评价的必然性与可行性,给出了企业主体参与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确立了企业作为主体参与评价的机制,以机电类专业为例构建了学校主导企业主体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