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悦 《大观周刊》2006,(31):8-9
万里京运第一站 记得2005年,云南省娜姑镇白雾村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获得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我从滇东北乌蒙山脉之中的会泽县城出发,往西北行30余公里.就见到山谷中的娜姑。镇政府所在地是新建的娜姑镇,而真正的娜姑古镇.就是坝子东南端安静的白雾村。  相似文献   

2.
提起王西京,人们更多想到的是他的画家身份以及其在绘画艺术上的斐然成就。从王西京的画里倾情表现的众多历史人物中,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内在的难以割舍的情结。这种情结,促使王西京把对文化的思考从黄土原生发,一直延伸到整个人类文化价值的大的范畴。本文是王西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其科学体系所进行的初步思考和疏理。  相似文献   

3.
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研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声像、模型等各种载体的历史真实记录,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城市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城建档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现实使用价值、史料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城建档案馆作为贮藏城建档案的“仓库”和基地.是城市建设档案文化财富的聚集地.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宝库。由此可见,城建档案馆除了档案管理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学术研究功能和信息传输功能外.其历史文化功能亦是非常萤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汪建华 《大观周刊》2011,(28):214-214
一、必要性 首先我觉得历史教育是对文明的一种接力,对中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教育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毛泽东曾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地总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相似文献   

5.
感受文化     
春天,是一个灵动的季节。我有幸随《天津档案》编辑部一行。和一些文人学者一起游览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说有幸乃三:或曰我这个没有文化的人和文人学者竟“爨”在了一起;或曰有缘结识了“爨”字,我的菲薄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爨”在了一起;或曰把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的感受“爨”在了一起。总之没有枉走一遭。[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收藏是太平盛世的一种文化现象。当今收藏界藏品之多、种类之繁,可以说浩如烟海、五花八门、难以计全。在五彩缤纷的藏品中,我对地图收藏情有独钟。地图,它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地图的存世量是无法估计的。我的地图收藏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我在农村插队当知青,那个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能看的书籍了了无几,  相似文献   

7.
刘舸  王永生 《兰台世界》2007,(5X):49-50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提倡文化的多元化。中西方历史文化中蕴藏的丰富的和谐理念,是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本文着重分析了中西方历史文化中的和谐社会观以及如何实现二者在冲突中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8.
档案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记录和见证,同时又是承接历史文明的重要介体。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基本特征。档案的载体形态,档案的形成与管理,乃至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等各个环节和层面。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文化取向。因此,对档案文化的界定就应该从档案的形成、管理,以及开发利用等每个环节去把握,从其在社会和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去把握。那么,如何看待档案文化在社会大文化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呢,我觉得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为解读文化遗产提供凭证,二是充当传承人类文明的使者,三是为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四是教育人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前门变奏     
前门的拆迁改造处在争议中。有人说,前门衰败了.必须改造:有人说,这里是历史文化保护区.必须保护。但人们在议论前门衰败的同时.却很少思考它衰败的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以硬件运载软件——品牌营销战略之软硬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明 《新闻界》2006,(5):134-135
一、问题的提出:从一个案例说起 这里所说的案例,是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改造与开发。该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改造与开发,原本是做商业地产,笔者所在的品牌战略研究团队介入以后,坚决反对做商业地产,而主张做文化商业区,并提出了以硬件运载软件的品牌营销战略思想。其理由在于:一方面,把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商业地产开发(尽管说是保护性开发),本身就存在严重问题,难免会对其历史文化资源的原生态价值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作为稀缺资源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其硬件总是极其有限的,如果做商业地产,即便是卖数万元一平方米,其利润也是有限的,而软件的开发则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11.
《报刊之友》2008,(5):68-68
提起王西京,人们更多想到的是他的画家身份以及其在绘画艺术上的斐然成就。从王西京的画里倾情表现的众多历史人物中,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内在的难以割舍的情结。这种情结,促使王西京把对文化的思考从黄土原生发,一直延伸到整个人类文化价值的大的范畴。本文是王西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其科学体系所进行的初步思考和疏理。  相似文献   

12.
到2008年11月5日,毛泽东亲自撰写的新闻述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已经发表60周年了。这篇千言文章,指点江山,话古论今,洋洋洒洒,大气磅礴,显示出一代伟人的宏大气魄和博学多识。从那激扬文字的流畅笔墨中,我们看到毛泽东对南阳战略地位之重视,对南阳历史文化之熟悉,对南阳山水之钟情和对南阳人民之厚爱。  相似文献   

13.
《诗史合一》所带来的,或许是一次打开心室的时间,它引诱你我挖出深藏于心的那份精神遗产,解读我们同这位旷古伟人的精神关联,相信也能促动我们对当下文化生态的批判与溯源。截至今天,毛泽东离开我们才不过仅仅30年,但是他的思想和学说的影响已经传遍全世界。作为一种回馈,来自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已经是汗牛充栋,而且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人们都对他表达了应有的敬重和关注。多达成千上万种关于毛泽东的传记、资料、回忆文章、研究专著以及文艺作品,已然形成了方兴未艾的‘毛学’热,而且这种超越国界的广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朱向前在他的新  相似文献   

14.
京杭运河始于秦,兴于隋,盛于唐宋,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享誉世界的重要历史人文景观,是中国悠久文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5.
《大观周刊》2006,(42):67-67
不知是孤陋寡闻,还是不谙茶道?时至今日.我尚未发现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或哪一个民族,拥有像中国这样历史悠远、内容丰厚、积淀洋遂的茶史古籍,尤其像早已誊满天下的普洱茶.因其历史的漫长,品质的优良,文化的厚重.早已成为中雷茶史丰碑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16.
何智亚先生长期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历史街区、传统古镇的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景仰的成就,重庆湖广会馆、重庆人民大礼堂、杨尚昆故居等中外闻名的建筑物的修复就是在他的具体参与组织下成功完成的。重庆市20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已经获得的1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和付出。成功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  相似文献   

17.
龚育之先生曾说:“不能说,毛泽东是一个自然科学素养很高的人。这是容易理解的,完全可以从他的经历、他的环境和他所承担的使命,就是说,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毛泽东与自然科学》,《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6年版83页)  相似文献   

18.
于春城 《大观周刊》2012,(49):36-36
彩票具有很强的文化功能,不少人认为.让彩票与文化结缘,似乎有些离谱,其实,这是在寻求彩票的本位。从“文化”的释义与彩票的特性中,我们可以解读他们的内在联系。“文化”的广义为“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见。“文化”具有兼容性,彩票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师哲(1905~1998)曾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并长期兼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的俄文翻译,多次参加中苏两党两国间的最高层会谈.’是为数不多的当事人。在暮年之际,他口述、出版《在历史巨人身边》、《我的一生》、《峰与谷》等回忆录,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特别回忆录中关于中苏关系的内容.更是引起史学工作者的强烈反响.他的一些说法也被一些论著所采用.  相似文献   

20.
李勇 《新闻知识》2006,(8):20-22
历史观是如何形成的?毫无疑问,一个国家的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已经形成共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意识文化3种形态。“媒介文化是指在文化大系统中,媒介为影响人的主要方式而构成的社会亚文化系统”。①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对历史有不同的看法?是什么教会了我们的历史知识?又是什么误导着大众对历史的认识呢?也许从媒介构成的拟态环境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体系环境和符号环境。文化的构成从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