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袁克林 《收藏界》2010,(11):82-84
"康熙通宝"于康熙元年(1662年)由户部题准、宝泉局率先开铸,并颁令将铸成的"康熙通宝"样钱颁发各省铸钱局,依式样铸造与顺治钱并行于市。但为时不久,即颁令各省局停铸,只保留户部宝泉、江宁两局仍照旧设炉座鼓铸。康熙六年(1667年),户部题准各省炉座铸钱,并添设宝苏局、宝鞏局、宝昌局等处铸钱厂局,仍按部颁康熙样钱铸钱。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21)
正嘉庆宝苏局制钱的版式较多,面背钱文的细微变化十分繁复。为了便于收藏爱好者辨识,笔者特将嘉庆宝苏局藏品整理出来进行简单分类,并根据其存世多寡及收集难易加以简要说明,以供广大泉友参考。方头通特宽缘试样(图1),钱体直径较大,多在27.5~28.8毫米之间。钱文秀美,中规中矩;"通"字头部开口,故名。其存世稀少,甚为珍贵,当为清代宝苏局特宽缘之精品,目前所见数量在10枚左右。方头通中样(图2),  相似文献   

3.
"咸丰元宝"宝苏当千大钱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年),江苏宝苏局铸有小平、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未曾发现)等面值钱币。宝苏局铸量甚多,但有些品种稀少,如当五、当二十、当三十等均比较少见,所见不是样钱就是母钱,有些特殊版别至今依然是孤品,如"咸丰元宝"宝苏当百阔缘缶宝大勾咸大钱(直径6.5厘米)。  相似文献   

4.
宝福局咸丰钱有小平、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五十、当百六种面值。有些版式未正式铸行,存世仅见母钱、样钱,如当五缘纪重钱,还有国内纪重钱等。该局钱币铸量多,版别复杂,书体独特异于他局。笔者珍藏着一枚宝福局"咸丰重宝·当五"背外缘纪重"二钱五分"四字钱。  相似文献   

5.
赵承 《收藏》2012,(5):116-119
笔者藏有一枚辽宁开原地区出土的铜质小平"乾元重宝·东国"钱(图1),直径24.5毫米,厚1.9毫米。此钱分为铁、铜两种材质,铁钱存世相对多一些,铜钱极少,目前存世只有10枚左右,相当珍稀。此类钱币出土地点一般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此钱昔被东亚钱币界认定为高丽王朝穆宗时代所铸,但这个认定疑点颇多。笔者认为"乾元重宝·东国"钱并不是高丽王朝铸币,应该是渤海国铸币。下面从几方面阐述理由:  相似文献   

6.
袁克林 《收藏界》2013,(6):63-64
这枚"集换局票",背文"当一十用"当十大钱,是系列咸丰大钱中唯一的一种无铸钱局名、无满文的当十大钱。此钱出自福建福州,为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与福州泉友李共青先生用钱币相互交换所得。此钱红铜材质,整钱面背红斑绿锈满身,与铜胎肉面紧咬在一起入骨生根,显得极富有神韵,包浆熟旧自然。此钱直径33毫米,面背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陇西县城大井巷出土了一批古钱币。一位老者拿着三串锈结在一起的古钱币出售,陇西青年泉家收购了这批钱币。经初步辨认为300多枚北宋钱币,其中一串锈粘特牢固,经用尖刀撬开后,捡选时发现了一枚西夏文"贞观宝钱"。该钱为西夏文小平钱,  相似文献   

8.
袁克林 《收藏》2011,(2):89-89
咸丰年间江苏省所设铸钱局最多,计有筹防、筹济、淮安、敦信诸局。现今存世的宝苏局咸丰大钱,已无法分清归属哪家铸钱局所铸,只能统称为宝苏局铸币。宝苏局咸丰大钱品种版式繁多,其中不乏珍稀品种。在咸丰当十大钱中,如以钱文分类,其"尔宝"多而"缶宝"少。另"咸字"有勾咸、撇咸、断笔咸,"宝"字有阔贝宝、出头贝等,又有大字、小字、阔缘、窄缘之分。宝苏局官炉咸丰当五十大钱"尔宝"多,"缶宝"则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9.
宋朝的钱币文化,是中国方孔圆钱最繁荣的时期,铸量多,精品多,款式多,版别多。但是,宋代的大型铜钱,除徽宗时代的崇宁钱及折十"大观通宝"外,其他种类及其他年号的大钱都不多见。图1、图2是两枚南宋"开禧通宝"大钱,据了解此两泉是从越南的一位商人手中辗转购回,异常珍贵。这两款大钱在各类钱币书刊均未发表过,其中一枚是"开禧通宝"特大型钱,这种大钱笔者仅在中国收藏网上见过有人挂过一枚上网出售,款  相似文献   

10.
古币二品     
新莽"货泉"钱范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实行第四次货币改制,开始铸造"货泉"钱币。笔者收藏一枚用于铸造"货泉"的母范。该钱范属生坑,长约10.4厘米,宽约5.5厘米,布满翠绿色入骨铜锈。钱范正面铸有两枚"货泉"钱样,正反样兼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