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粮食生产从2004年以来,实现连续8年增产。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之一。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四个首次”:即首次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N850斤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卜祥 《华夏星火》2011,(1):33-35
据农业部统计并公布,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928亿斤,比上年增加12亿斤,增长2.9%,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48亿亩,比上年扩大1329万亩,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加。  相似文献   

3.
汪蕙 《华夏星火》2021,(1):24-29
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十七连丰",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完全自给.但从中长期看,粮食供求仍将处于一种紧平衡态势,14亿人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要更好发挥科技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必须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4.
邓根云 《资源科学》1983,5(2):86-93
一、前言 北京市粮田面积约500万亩,解放初总产约10亿斤,至1973年增加到30亿斤以上,25年间增长了两倍多。但自1974年总产超过34亿斤以后,产量徘徊不前,从1975到1980年连续6年平均产量只有34.98亿斤,其中,1977年还下跌到30亿斤,低于1973年的水平。每年产量高低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具体原因,例如某种农业措施贯彻得好坏,病虫害程度的轻重或气候条件优劣等。但连续数年产量徘徊不前,则应探究其根本原因,才能采取恰当的对策,促进产量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5.
曹茸 《百科知识》2009,(17):4-7
6月12日,中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宣布,今年夏粮总产将超过2450亿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第6年增产。  相似文献   

6.
《华夏星火》2010,(3):5-5
农业部日前表示,今年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继续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接受了《农经》记者的专访。《农经》:现在中国农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陈锡文:中国农业现在正处在一个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连续八年的粮食丰收,我们的粮食产量,2003年的8614亿斤,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米脂县高渠公社高西沟大队,是坚持自力更生,治山治水的一个大寨式农业典型。解放前,这里粮食亩产只有三、四十斤,1957年达到69斤,1964年达到219斤。1965年遇到了当地历史上少见的自然灾害,从四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一直未下饱墒雨,并且连续遭到风灾、虫害,高西沟人同大自然展开了针锋相对地抗灾斗争,粮食比全公社平均亩产高出一倍以上。这个大队从1958年起,已由缺粮队变为余粮队,每年向国家出售余粮2万斤。畜牧业也得到发展,羊已由解放前235只增加到500只,大家畜由21头增加到51头。另外建成了100亩苹果园,100亩杏园和50亩桑园。  相似文献   

9.
麦子 《华夏星火》2020,(1):72-75
2018年12月16日,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北大荒集团”)作为直属财政部的大型央企正式挂牌成立。到目前,北大荒集团下属的8个分公司、113个农(场)有限公司全部挂牌成立。2019年,北大荒农垦集团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利润2.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6%,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回顾1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过的三年徘徊自1978年我国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粮食生产连续6年持续快速增长,到1985年全国粮食总产从6095亿斤增长到8146亿斤,人均粮食从633斤增长到781斤,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在1985年以后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情况。这三年的粮食总产分别为7582、8060和7830亿斤。以1984年为标准计算三年合计减产965亿斤;而人口却持续快速增长,这三年的增长数分别为1500万、1656万、1793万,合计增长4895万人(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如何解决三年徘徊的问题已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关注的焦点。2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1.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在稳定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较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这样使劳动者的收入实现较大增长,同时使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得到有效保证。1月31日,备受瞩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农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而今年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以来,安徽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加之在整个农业生产期间,天气条件总体较好,除去年秋种涝害、春季部分地区风雹灾、秋季局部地区旱灾以外,基本上是风调雨顺.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出现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全省预计年粮食总产达到550亿斤,比去年增产100亿斤,增长23%以上,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作物平均单产655斤,  相似文献   

13.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正在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其中生物育种产业更是我国今后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生物农业育种等行业已初具规模,粮食已经实现7年连续增产,"十二五"期间还将计划增产500亿千克粮食。要达到这个目标,培育优良种子品种成为重中之重。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报告,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1.34亿公顷,占到全球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9%,1996~2009年期间增长了80倍,  相似文献   

14.
奇瑞资讯     
中央一号文件强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日前,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件明确指出,强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开展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之根本,也是“四化”短板.正因这种特殊性,在今年两会期间,有关农业的议题普受关注,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如何发展农业献计献策,尤其是农业界的代表委员们更是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 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去年,我国实现了粮食总产的“十一连增”,而且粮食单产同样创出新高,达到了359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也达到历史最高.在粮食总产连续8年登上了1万亿斤台阶之后,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在目前较高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还能否再提高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对此,代表委员们就如何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纷纷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华夏星火》2010,(1):11-11
2010年保持农民增收至少6%。 ——新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强调。2009年12月27日至28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韩长赋强调,要认真赏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要求,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7.
龙年伊始,春雷乍响,新世纪以来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的主题依然剑指"三农",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持续关注农业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政策,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在中国"十二五"规划进入承上启下、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农业科技保持住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带着这一采访主题,阳春三月,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赵永志。  相似文献   

18.
<正>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威远镇兰家村村民胡生贵种植"青杂5号"油菜已经有6年时间了,现在每亩的产量在500斤左右。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也种过‘青油14号’和‘青杂3号’,现在基本都种‘青杂5号’了。这个品种产量高,也稳定,而且虫子吃的少,出油率也高,2斤6两菜籽就能出一斤油,以前的品种基本都要3斤左右才出一斤油。"  相似文献   

19.
《软科学》1989,(1):20-30
<正> 一、反思 (一)转折近10年四川粮食生产的发展,以1984年为转折点:1977—1984年为生产持续增长,供给相对宽松的时期;1984年以后则为生产徘徊不前,供给相对短缺的时期。1977—1984年是四川粮食生产的黄金时代。粮食连续8年增产,产量上了600亿斤、7OO亿斤、800亿斤三个台阶。1984年达到815.9亿斤。年平均增长6.09%。这个期间四川人口年均增长率为6.8%,因而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上了600斤、700斤、800斤三个台阶,1984年已达807斤。在粮食生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上都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随  相似文献   

20.
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是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关系国家安危的问题,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但是,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既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业经济政策,又要加强农业基础,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立法。实现政策稳定,法制完备,以保证农业持续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