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日复一日,到底靠什么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记者用文字表达事实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呢?过了今日,报纸上大量的黑字马上就要成为过去的东西;我们应该怎样尽可能地留下些有价值的文字呢?  相似文献   

2.
电视人最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除了最基本的电视专业技术之外,我认为,电视人最应具备的应是文字修养,即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要从电视与文字的关系说起。 人类的文化几千年来主要依赖于文字的表达和传播。电视诞生后,文字阅读的传统方式受到重大冲击,越来越多的读者成了电视“观众”。放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4000多年,可是现在国家档案馆馆藏较为完整齐全的档案史料仅始于清1616年,也就是说,有档可查的历史不到400年,档案到哪里去了呢?如何收集呢?  相似文献   

4.
<正> 也许你已经体会到,在你的工作学习中,对图片的需求越来越大。或许你想得到一组关于瑞士雪山的风景图片,或许想欣赏一下网球明星阿加西的风采;…去哪里寻觅呢?因特网是你的选择。但是因特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怎样才能方便地找到你所需要的图片呢?与文字搜索一样,需要借助搜索工具。在网上搜索文字信息,你可以使用文字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图像时,要使用图像搜索引擎。  相似文献   

5.
吕国兴 《军事记者》2007,(12):40-41
摄影文字,是指使用在媒介图片上的主题文字说明。那么,摄影报道的文字说明有没有写作的问题呢?我们知道,画面是用来传情达意的,而文字是用来点睛传神的。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6.
每天你都可能与新闻事件相遇,无论对于摄影记者、文字记者,或是摄影爱好者而言,这都是难得的.面对干载难逢的机会,能否把握这个瞬间,让世界了解真相?亦或因为一点点技术原因与新闻瞬间擦肩而过呢?掌握你的相机增强把握新闻瞬间能力应该从何人手呢?  相似文献   

7.
一文字的产生及初期的文字记载文字怎样产生的呢?《世本》有“苍颉作书”之说,对这一说法,看法不一.章太炎先生在《造字缘起说》中有“未有仓颉之前,民众画地成形,自为徽契(符号)……仓颉者,盖始整齐划一,下笔不容增损;由是率尔著形之符号,始为约定俗成之书契(文字)”这样一段话,说明了文字是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8.
一篇文字新闻,怎样才能让读者赏心悦目,有一种人其境、见其人、闻其声的感觉,怎样才能激起读者喜怒哀乐的情绪,像磁铁一样把读者吸引到报道所描述的新闻事实中去呢?大量新闻佳作的成功经验表明,办法之一就是将文字新闻视觉化.  相似文献   

9.
同任 《编辑学报》2012,24(6):553-553
问什么样的公式需要居中排?答相对于串文排公式(即排在文字行中的式子),我们把另起行居中排公式简称为居中排公式。什么样的公式才居中排呢?以下3种公式需要居中排。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佳作从何而来?综观新闻摄影史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基层是佳作之源。那么,摄影记者如何强化基层意识呢? 一、深入基层,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由于拍摄新闻照片有别于文字记者的采访,因此有人认为摄影记者无需像文字记者那样“挖”新闻,关键是“抓”瞬间。摄影记者下到基层能不能“咔嚓”一声,拍完走人?要不要心入?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强化摄影记者的基层意识,除了下基层,还必须与基层的群众交朋友,上至机关干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文化史上,文字的出现远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之前。那么,在文字出现后到纸张发明前,人类又是如何把文字记载下来,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的呢?本文介绍在那一段时期内,人类所制作的形形色色的“书”。粘土书在古代巴比伦、亚述等国所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叙利亚、伊拉克境内),当时人们用粘土制成大小厚薄相宜  相似文献   

12.
面对同一新闻源,媒介靠什么出奇制胜呢?笔者认为除了选择一个好的报道角度外,关键在于新闻的内容,而内容又如何能够引人入胜呢? 讲故事的新闻写作方法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家那样,用感觉化的文字来报道新闻并发掘这个新闻事件对读者生活的意义。本文试从新闻写作中讲故事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展示画面语言的魅力,从某种程度上讲,电视对画面的要求更甚于文字.怎样才能让新闻画面与文字解说和谐统一呢?笔者认为要做到"大、准、稳、美",才能将生动、具体、典型的形象展现给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14.
颉亚珍 《传媒》2013,(2):67-69
报纸的版面是有限的,而编辑面对的稿件却是大量的.什么样的稿件能迅速抓住眼球从而赢得与读者见面的机会呢?最重要的当然是稿件的新闻价值,即其所写事件的重要性、影响力及吸引力如何,是不是读者必须看或者感兴趣的新闻.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元素能使一篇稿件从几十甚至上百篇稿件中脱颖而出呢?作为一名编辑,根据多年的切身体会,笔者认为,那就是文字. 很多记者只注重新闻事件本身,却不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处理.其实,文字的魅力和力量是绝对存在的.唐诗宋词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主要原因就是文字优美.就新闻报道而言,新闻价值需要通过文字来传达,具体生动的标题能立即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而恰当贴切的文字表达不仅可以准确地传达新闻事实,还可以让一个普通的新闻事件变得吸引人,让一个吸引人的新闻事件变得回味无穷.笔者认为,记者新闻写作时在文字处理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这条消息读来饶有兴味。只是由于几处对某些要素缺乏必要的交代,使人感到有些不满足。消息说这种“妇女文字”的字形有些与甲骨文、篆书相似,有些与楷书相似。在书写甲骨文、篆字和楷体字时,男女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为什么与它们近似的“妇女文字”只有妇女会写呢?消息说这种“妇女文字”记录的是当地瑶族群众使用的一种“土话”。显然,这种“土话”包括男人们也在使用。那么为什么把它记录下来之后,就只能在妇女中流行?  相似文献   

16.
这是八大处公园档案室珍藏的一张百年老照片.照片上中间那位,僧人打扮,须发皆白,道骨仙风,一看便知是位阅历颇深的僧人.僧人两边那两位,身穿长衫,毕恭毕敬,对僧人充满景仰之情.这三个人是谁呢?照片镜框里衬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文字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少通讯员都给广播站(或电台)写稿,但常常感到广播稿写起来不那么得心应手,播出后又不十分流畅。这是什么原因呢?除了“文字功夫”之外,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还没有掌握广播稿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对新闻稿件中的差错立足于"辨"的意思是:分辨,从而做出判断.一篇稿件放在案头,编辑从哪些方面做出是否有差错的判断呢?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辨舆论导向,二是辨文字差错.  相似文献   

19.
第四章Frontpage2000也疯狂(1) 想为你的网页添加一些花哨的东西吗?想的话就跟我学吧: 你一定看过别人的网页上会有一种文字会左右移动的,是不是觉得挺可爱的呢?它的做法很简单,我们点击菜单栏的“插入→组件→字幕”(如图1)。  相似文献   

20.
音乐作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作品类型 ,它在著作权使用许可以及付酬方面都有不同于文字作品的地方。一本歌曲集里往往要收录几十甚至几百首歌曲 ,词曲作者加起来可能有几百甚至上千人 ,怎样去取得授权许可 ?是由出版社还是由编写者去取得授权许可 ?又怎样付酬呢 ?出版社已经给音乐类图书的编写者支付稿酬了 ,还要不要给选入该书的每首歌曲的词曲作者付酬 ?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就是音乐作品在出版使用中的著作权问题。   一、音乐作品有偿许可使用的法律依据  在以前权利人和使用者的著作权意识都不太强的时候 ,出版社通常是按文字作品支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