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格非的《望春风》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两部小说都是关于"故乡"之作,这两个创作旨趣上有着共鸣的文本,分别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穿越到了数十年前的中国乡村/拉美乡镇的历史,回复了一个过去的时空。两位作家在小说中传达了他们的洞见,即故乡中人与社会空间的复杂关系,总体上处于一种与当时的社会空间对峙的状态,而人又在这种对峙之中体现其主体性。此外,作家在重构历史之中人与时间关系的过程中,两部作品分别演绎了不同时代下的中国乡村与拉美世界,各处于"新旧代序"与"混顿失序"两种状态。两位作家的"故乡"书写均流露出一种"现实回向",表达了他们对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文明和强权政治带给乡俗世界巨大破坏的重重忧思,以及试图在一个超越性的时空中寻回自我的渴望。  相似文献   

2.
小说《尘埃落定》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诗歌语言的特质和美感,而小说这种语言特点的形成,主要与作家前期诗歌创作的经历,"藏族历史"这一特定题材,作家历史观以及受中国传统叙事文学诗性特征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自问世以来就给全世界带来了飓风般的震撼,对中国当代文坛的影响也相当巨大,在许多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中,都不难找到《百年孤独》的影子。文章以张炜的《古船》和西班牙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参照文本,从意象的角度切入,比较两部作品中主要意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求解造成这些异同的文化原因,作为中国当代小说对外来文化资源的吸收创新的一种探讨。  相似文献   

4.
《百年孤独》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杰出的代表作品。研究《百年孤独》,"孤独"无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文章试图从欲望、思维、革命、暴力四个层面,深入分析小说的"孤独"主题,以期能剥离笼罩在小说之上的魔幻面纱,揭揭示小说超越时空的"孤独"意蕴。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拉美文学"爆炸"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辐射到了中国当代文坛,在中国当代文坛出现了一股"高原魔幻流"。包孕了神奇拉丁美洲的《百年孤独》和神秘雪域高原的《尘埃落定》,在创作艺术与表现上具有神秘性与象征性、夸张性与荒诞性,它们既结合了本民族本地域的特点,又都有着"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的共同的本质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拉美世界只有博尔赫斯等少数作家可以媲美。《百年孤独》的出版,在世界各地掀起了拉美文学风。魔幻现实主义也被认为是具有创意的写作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拉美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百年孤独》运用独特的视角写出拉美人民独特的生存方式。在他厚重的笔墨之下,生活其中的个体在精神上孤独和生活上的荒诞营造出一个完整奇幻的世界。陈忠实从不避讳《白鹿原》的写作时受《百年孤独》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表下,陈忠实也建构出一个与以往不太相同的世界。这两个拥有不同世界观的作品各自都呈现出有些诡异但依旧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异质文化或外来文学在中国的接受,都有着多种层面的原因与复杂的机制。拉美文学代表作《百年孤独》在中国的接受就是如此。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中,对《百年孤独》的意识形态化、审美经典化与功利价值化不仅完成了《百年孤独》的中国化阐释过程,也使得《百年孤独》在中国的跨文化接受与传播得以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9.
《尘埃落定》和《百年孤独》,无论是家族历史的变迁衰落还是对于现实的关照,对历史人生的思索和关照上两位作家不谋而合,他们关于孤独的思索是深刻且悠远的,但在具体的写作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本文意在通过对其孤独产生原因的不同,对两部作品的孤独意涵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10.
新经典文艺推荐的6本书分别是《百年孤独》《无比芜杂的心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撒哈拉的故事》《冬牧场》和《古书之美》。在浩瀚的世界文学的海洋上,散落着无数璀璨的明珠,《百年孤独》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颗。1982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被授予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并被世界文坛誉为"作家们的作家",而《百年孤独》更是被奉为"小说中的小说"。村上春树的随笔则如他的小说一样好看,这本《无比芜杂的心绪》收录村上春树"以作家身份出道三十余年间,出于形形色色的目的、为林林总总的刊物写下却未曾以单行本发  相似文献   

11.
董正宇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1):62-64,69
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 ,从一个大智若愚的“傻子”的角度 ,冷眼观察纷纷扰扰的“尘埃”世界 ,反映了作者阿来独特的历史感受和生命体验。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 ,小说中的“傻子”与鲁迅笔下的“狂人”是一种继承与深化的关系 ,两者都是 2 0世纪中国人现代化心路历程的曲折表现。《尘埃落定》的成功 ,是当代中国文坛又一次重归传统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百年孤独缘何在──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析金德琅《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代表作。正是这部小说,铺垫了他迈向诺贝尔文学奖圣坛的道路。美国出版的一部大百科全书在介绍马尔克斯时称赞:“他的史诗般的《百年孤独》也许可以算得上是当代拉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拉美文学"爆炸"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辐射到了中国当代文坛,在中国当代文坛出现了一股"高原魔幻流"。包孕了神奇拉丁美洲的《百年孤独》和神秘雪域高原的《尘埃落定》,在创作艺术与表现上具有神秘性与象征性、夸张性与荒诞性,它们既结合了本民族本地域的特点,又都有着"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的共同的本质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他通过描写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以及社会现实,并以“汇集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荣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加西亚·马尔克斯因此成为“拉美文学风暴”中的代表人物,魔幻现实主义也借此书开山立派。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常用的一种手法是陌生化的技巧。所谓陌生化,就是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或角度重新加以观察和传达,以重新造成一种新鲜感,重新唤醒人们对这个事物的认知和体验。本文将着重就《百年孤独》的“陌生化”文学效果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5.
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从一个大智若愚的“傻子”的角度,冷眼观察纷纷扰扰的“尘埃”世界,反映了作者阿来独特的历史感受和生命体验。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小说中的“傻子”与鲁迅笔下的“狂人”是一种继承与深化的关系,两者都是20世纪中国人现代化心路历程的曲折表现。《尘埃落定》的成功,是当代中国文坛又一次重归传统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百年孤独》以其特有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对中国部分当代作家产生过巨大影响,曾获矛盾文学奖的《古船》显然有着《百年孤独》的影子。文章通过对两部作品相似的主题建构和写作手法的比较研究,揭示出《百年孤独》在鞭策民族魂,批判民族落后意识方面给予《古船》的启发和借鉴。这些借鉴扩大了张炜小说的阐释空间,而张炜对民族苦难、民族劣根等问题的思考则充分说明了作家对本民族未来的美好期待。  相似文献   

17.
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部奇书。作品的孤独精神是拉美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社会境况和精神状态的象征,它意味着停滞与倒退,放弃与消遁。文章旨在探讨“孤独”的深层含义及其对历史与现实的借鉴意义。人类要生存,国家民族要进步和发展,都必须战胜“孤独”,团结协作,广泛交流,增进了解,共同提高。在这方面,《百年孤独》以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奇妙而独特的参照范本。  相似文献   

18.
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为名,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将拉美近代历史的现实融入光怪陆离的小说之中。作品通过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深刻阐释了孤独的含义,意图唤起拉美各民族的觉醒,使其摆脱愚昧与麻痹,走向团结与复兴。  相似文献   

19.
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顿时引起轰动。在这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中,作者马尔克斯将拉丁美洲的百年动荡浓缩于虚构的布恩迪亚家族当中,文中处处可见暗含深意的神话故事、宗教典故和民间传说。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百年孤独》影响了一代中国作家。  相似文献   

20.
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文学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马尔克斯绝对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威望极高的国王级人物.1982年,他凭着《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赢得了全球读者的顶礼膜拜,也影响了当今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实力派作家,他们中许多人甚至承认,在自己的创作中曾一度情不自禁地模仿过《百年孤独》.而《百年孤独》开篇那个具有魔力的句子——“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影响了很多作家的重要长篇作品,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李锐的《旧址》、余华的《兄弟》等小说的开头,仿佛是马尔克斯的经典语式,引导他们找到了进入自己小说世界的路径.如作家莫言多次所讲:“马尔克斯就像磁铁,我们无法抗拒他的吸力,只能跟着他走.他就像一座灼热的高炉,而我们是冰块,必须要远离、摆脱,否则会被融化.所以在长达二十几年时间里,我一直在跟马尔克斯搏斗,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而他的《百年孤独》,则是中国文学从伤痕叙事转型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