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于互联网兴起,数字技术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出现了相应的嬗变。其中一个重要嬗变,就是由以前传统媒体时代深阅读方式转向了新媒体时代浅阅读方式。随着微博的发展,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媒体的阅读方式出现了新的嬗变,由以前注重浅显、娱乐的浅阅读方式,转向了微博时代追求速度和碎片性的瞥阅读方式。微博瞥阅读方式的产生原因在于微博自身的因素、人们阅读心理的变化及社会和时空的碎片性。微博瞥阅读满足了人们追求简短的阅读心理,增加了人们阅读兴趣,促进了微博信息即时传播,对微博的叙述方式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阅读平台、电子书、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使人们进入了浅阅读时代。在浅阅读时代这一背景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开始向更简单、更快速甚至更加跳跃式的阅读方法转变,读者开始追求更实用的资讯或短暂的视觉快感。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读者由以前的精细式阅读转变为更多的浏览式阅读,直观的视觉传递速度远远高于文字传达,这些都标志着视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民阅读调查显示,读者阅读方式从纸质阅读转变为网络阅读为主,文章认为必须理性看待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方式的存在与不同,特别是“浅阅读”和“功利阅读”现象,提出图书馆应该建立良好的导读系统和阅读氛围,在不断扩大传统阅读的同时,注重对新媒体服务提供分类与导航.  相似文献   

5.
陈玲 《东南传播》2013,(9):150-151
新媒体的出现给中学语文教育的阅读、写作及课堂带来巨大挑战,通过对新媒体特点的了解与掌握,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上拓宽知识面,更好地理解信息与掌握其特点,推进阅读能力的提高。新媒体使写作转变传统的单向性特点,通过实时互动与精确指导,写作能力会得到较大提升。新媒体使课堂的互动更加积极,也使未来教育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6.
当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爆炸程度与受众可用时间和精力缺乏,这两者的矛盾越发不可调和时,网络浅阅读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文章详细梳理了网络浅阅读的成因及特征,并提出应该辩证地看待浅阅读现象。文章最后提出将深阅读与浅阅读、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移动新媒体在智能媒体融合时代,显示出了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便捷性,在满足受众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打破了时空的局限。移动新媒体写作作为媒体融合时代的一种传播方式,在时间、传受双方关系和阅读方式上,与传统媒体的写作形成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本文将以移动新媒体写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移动新媒体写作在时间、传受双方关系以及各种方式上对受众社会生活产生的改变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络阅读平台、电子书、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进入了浅阅读时代。本文探讨了在浅阅读时代这一背景下,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应如何设计版面以吸引阅读,引导阅读、方便阅读。  相似文献   

9.
贠军娜 《采.写.编》2021,(10):138-139
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现海量化态势,渐次改变了社会大众的阅读习惯,广播电视新闻原有的写作模式受到冲击.为此,广播电视新闻理应顺应时代发展,创新写作理念、改变写作模式,才能化危为机,形成新的收视热点,占领舆论高地.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新媒体时代,界内学者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任何定论,但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一定与现代网络媒体和草根受众方向息息相关。本文对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的意识转变、角色定位进行分析,创新报纸形式,丰富报纸信息量,开创全新的报纸阅读时代。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背景下,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向新媒体平台转变,导致党报深度报道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分析了改进党报深度报道的策略,为新媒体时代党报深度报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张世涛 《青年记者》2017,(32):49-50
新媒体时代,传统报刊的发展之路可谓困难重重,一方面,受众结构遭遇洗牌,社会阅读习惯发生变化,传统报刊的市场份额减少;另一方面,新媒体相继涌现,传统报刊面临双重压力与挑战.如何整合传统报刊与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在夹缝中寻求数字化转型之路,夺回市场主导地位,是传统报刊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转型对传统报刊的重要意义 1.适应受众阅读需求的动态变化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需求由单纯的“接受信息”逐渐演变为“消费信息”,这是传统报刊阅读群体老龄化、新生代阅读主体不断涌出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在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主动发现、搜索信息与资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纸质报刊承载的特定信息内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技术进步引领整个社会进入了浅阅读时代,其典型特征就是粗读、浏览,不认真阅读。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虽然以移动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媒体对阅读冲击最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容不再重要。实际上,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尤其是与自己有关的内容,人们还是会认真阅读。因此,在浅阅读时代,媒体必须因应网络环境的变化而作出自己的调整。对于传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大众对来自学术媒体的专业化信息的需求也在逐渐升温.为适应当下大众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传统“静态-单向”的“残缺”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在新媒体技术和思维的推动下,逐渐向“动态-双向”的“完整”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既还原了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媒体应有的媒体意义,也拓展了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路径.本文在揭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环境对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重点从学术期刊生产、传播、信息反馈3个环节探究新媒体技术和思维引入后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机制,以期为新媒体时代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阅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阅读呈现出浅阅读、杂阅读、参与型阅读等特点,阅读偏向性严重.手机阅读渐成气候.新的阅读方式使青少年获取信息快捷方便,阅读内容丰富多样,但也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引发阅读危机.因而,要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引导青少年读者进行健康、积极的阅读.  相似文献   

16.
王飞 《新闻世界》2014,(4):20-21
随着各种网络阅读平台、电子书、手机报、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的出现,人们进入了浅阅读时代.本文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这一背景下,作为传统的平面纸质媒体应如何设计版面的问题,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融媒体时代,大众阅读呈现出"微阅读""浅阅读""碎阅读"的新特点,给传统"深阅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全社会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齐心协力、顺势而为,将"微阅读""浅阅读""碎阅读"和"深阅读"相结合,就一定能让新媒体阅读焕发出像传统纸质阅读一样的青春魅力,克服新媒体阅读带来的快餐化、消遣化、娱乐化、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的大众阅读与公共图书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与大众阅读的关系密不可分,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媒体时代的大众阅读出现了诸多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这些发展变化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图书馆员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树立新的理念、采取新的对策以适应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阅读革命,对人们的阅读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即时在线浏览等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浅阅读”所替代。如今,阅读促进成为世界各国、各民族面对的共同问题。作为高等教育阵地,高职院校图书馆肩负着阅读促进的职责与使命,应及时回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积极进行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三种读者阅读引导的模式,分别是OPAC2.0阅读引导模式、移动阅读引导模式和联合协作阅读引导模式。文章同时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阅读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媒体时代如何对读者进行引导提出了思考,即对读者开展心理阅读研究,构建联合阅读引导体系,开展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需求相适应的阅读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