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编辑把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传播时代的传播载体与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拥有广泛的主动权,不再被动地接受记者、编辑设置的内容,这对传统"把关人"理论形成了冲击.同时,网络传播对传统舆论的权威性也构成了挑战,传统舆论"把关人"作用受到了抵制和消解.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13,(6):128
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过时,进入现代工业2.0时代,乐视TV将全力为用户呈现社会化时代下的工业之美,全新的"CP2C模式+完整生态"代表了未来。"CP2C"模式实现了产品设计、研发、传播、销售、售后和运营,再循环至产品设计闭环的每一个环节均能全流程直达用户,并且用户能够深度参与到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实现"千万人参与、千  相似文献   

3.
传媒业进入真正的"用户时代" 首先,"用户"理念更符合传媒业发展规律.传统媒体常常把其客户称为读者、受众或观众,虽然从字面上看这些词与用户差别不大,但其实质却相差甚远.无论是读者、受众还是观众,本质上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用自认为好的内容和节目来吸引客户,即自己是第一位的,而客户是第二位的;而用户观念则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用户的需求来决定自身的产品、节目和内容定位,即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毫无疑问,在传媒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用户"理念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处在互联网时代的实体书店,正致力于整体转型,如何以"用户思维"谋求转型成为业界思考的一大热点,本文围绕实体书店树立"用户思维"、掌握"用户思维"和运用"用户思维"实现转型进行了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5.
周璐 《传媒》2021,(21):72-73
随着5G技术投入使用、移动端设备大量普及,短视频时代来临,传统地方媒体纷纷转战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着手布局融媒视频新闻赛道.短视频具有快节奏、视听沉浸、便捷性等优势,符合多样化受众需求."四川观察"抖音号是四川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新媒体平台账号.该账号具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和高强度的用户黏性,推出仅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全网"出圈",以至于央视抖音号专门推出一期节目分析"四川观察"的出圈,而遍布淘宝等平台的相关文化衫等产品更是其影响力的体现."四川观察"的火爆出圈,离不开其优质的内容呈现和良好的用户互动体验.这说明,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依然为王,用户互动更为重要.在紧抓内容和用户的产品运营中,"四川观察"的出圈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时代,新闻实践大踏步走向前台.互联网时代多种媒体形态联动发展下,继"公民新闻"、"用户生产内容(UGC)"等新闻生产形式后,"受众参与新闻"和"受众参与内容"进一步成为受众参与大众新闻传播的新图景.本文以《十堰晚报》原创系列报道《晒晒照片里父辈那些感人的故事》为例,从策划、采编、传播三个方面探析用户参与视角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翟趁华 《传媒》2021,(12):74-75,77
哔哩哔哩是国内第一家设立弹幕视频的网站,其主要受众群体是19岁~28岁的年轻用户群体.其以独特的"二次元"文化,打造"ACGN社区文化",凝聚了高付费意识、高黏度、高体验时长的忠实客户群.Web3.0技术的发展,开创了用户同时拥有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的时代.哔哩哔哩以用户社交网络为核心,向外进行营销内容辐射,在新媒体平台比比皆是的时代获得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本文以哔哩哔哩的UGC内容营销为研究主题,探讨其UGC内容营销的品牌特色.  相似文献   

8.
三网融合趋势下手机媒体的新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果 《传媒》2010,(12):12-15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在信息科技的引领和推动下逐步加快,"碎片化"成为一种趋势:大众逐步碎片化成为"个众",市场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需求叠加,而是千差万别的个性化需求的集合;"个众"需求逐步碎片化,每个人的价值在这个时代被前所未有的突出,个人需求又被打散成为多种多样的需求子集;消费体验逐步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使用户很难拿出大段的时间消费产品, "浅尝辄止"、 "多次累加"成为两个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9.
刘永俊 《传媒》2017,(8):31-33
随着以人机互动、可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Web3.0初现端倪,人与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趋势正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大众传播也在加速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传统媒体如果缺乏"用户为王、开放分享"的互联网思维,在这场风起云涌的媒体变革中必将被淘汰。了解用户、研究用户、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媒体的必然选择与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时代,诗歌依托社交媒体得到推广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让边缘化的诗歌重新回归生活的中心,却也使其陷入"全民化"的陷阱.并且诗歌传播的"把关人"缺失,导致诗歌作品良莠不齐,以娱乐与吸引受众消费的诗歌作品更是屡见不鲜.本文以"为你读诗"的微信公众号为例,揭露和批判其存在的商业化、娱乐化与庸俗化现象.以此警醒社交网络中参与诗歌互动的用户,促使诗歌"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得到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11.
微博领跑"微时代",2011年,微博用户以208.9%的增幅创下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速之最。关注、@、评论、转发、私信、分享、粉丝,微博世界中"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是信息源,每个人都是发布者,信息呈滚雪球式传播,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新闻内容的要求讲究快、准、狠。快,是指理解成本降低,用户能够快速理解内容本质;准,是指新闻报道与解读的程度直击用户的需求点;狠,是指后续的新闻追踪专题报道更透彻,能激发用户的深层次阅读欲望。传媒业界曾流传过"媒介为王"、"渠道为王"、"匹配为王"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更迭的产品和技术的背后,亘古不变的仍是支撑着新闻产出与供给的内容质量。"内容为王"并不会消失,随着时代的变化,众多媒体也在不断尝试改造新闻生产方式,不断地挖掘内容中新的信息、知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13.
手机报发展前景预测 1.3G时代对手机报的影响 在3G时代手机报的用户中,大部分用户仍然选择使用手机报,但3G依然会抢占手机报的部分市场.同时,在3G时代,伴随着更多的人用手机上网,手机阅读习惯的形成将为手机报保持更多的老用户,也会抢占一部分用户.但是,就像网络时代的报纸,虽然互联网可以提供无限多的新闻,但人们更加偏向于经过整理的新闻和经过过滤的信息,因此,手机报这种经过筛选的信息也有其发展的空间和市场.  相似文献   

14.
<正>像企业需要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一样,媒体需要进行"用户关系管理"。这种管理在大数据时代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这里所说的"用户"就是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所说的"受众"。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后,各种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地出现,信息传播手段和受众行为的变化,改变了原有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受众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受众"这个说法也逐渐地被"用户"取代。媒体的"用户关系管理"是指在从各种来源中得到用户信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用户信息,并把分析结果用于与用户互动交流、进行针对性地信息发布,以及进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背景下,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搜索、推荐类新闻客户端凭借技术优势成为业界焦点.回顾国内网络新闻发展历程,从编辑核心时代到"搜索引擎+人工编辑"时代,再到机器彻底取代编辑时代的到来,每一个阶段的变化无不是互联网技术、社会大环境和用户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编辑或许面临着其职业生涯最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一、用户造就的TV2.0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发展迅猛,人们常以Web1.0和Web2.0来区分互联网的发展阶段.Web1.0是互联网的初期,在技术上采用html做的静态网页,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是单向的应用.Web2.0采用ASP、PHP、JAVA等动态网页技术结合数据库,实现了用户的交互体验,用户不仅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更可以成为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技术的变革改变了用户的地位,从Web1.0时代的单向接受信息及内容,到在Web2.0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并通过互联网的世界进行分享,用户已然成为技术开发的核心点.Web2.0时代的核心精神就是"以用户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汹涌而来的信息总是使人不知所措,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在信息的浪潮中如何脱颖而出不断吸引用户成了无法逃避的话题。本文从传播学角度选取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信息类型角度,通过实证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UGC用户生成信息类型——心流体验"构建概念模型,以UGC信息类型(情绪型vs.描述型)的组间实验探讨用户原创内容UGC信息类型对用户心流体验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用户原创内容UGC信息类型对用户心流体验有显著影响,相比描述型信息,情绪型UGC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更好。  相似文献   

18.
王俊伟 《视听》2016,(11):163-164
随着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等技术的日渐成熟,品牌传播在技术的驱动下已经进入了以精准营销为特点的场景时代。商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符合每个人当时的需求"的服务,品牌的市场细分正在升级为精准化、个性化的一对一营销。  相似文献   

19.
听觉回归在视觉爆炸时代另辟蹊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音乐APP实践场景化传播,从传统的注意力和流量转为关注用户的沉浸式体验,也着重打造由线上到线下的多元拓展.但是隐私伦理困境、信息茧房效应、用户黏性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促使移动音乐APP传播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之下,注重发掘音乐应用场景联动的可能性,将"场景+"模式作为未来发展的进路.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带领社会进入了一个提倡融合、创新、人本、生态的新时代.在新的环境中,数字档案馆要想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结合时代要素,从组织文化、资源文化、服务文化、用户文化、协同文化五个方面开展文化管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