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崴 《新闻传播》2023,(16):113-1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技术快速更新、移动设备广泛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超前发展,使各个媒介之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特别是多屏时代的来临,时代发展最为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屏幕化时代的呈现,屏幕化已经使媒介传播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电视时间和空间中,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通过电视新闻,人们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处于融媒体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电视新闻,注重创新电视新闻传播,摈弃电视新闻传播的不足,将会有效地推动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也是当下需要重点分析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印尧  陈华 《东南传播》2021,(9):123-126
媒介技术融合的演进使得"媒体"一词的概念日益宽泛,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分析的运用促进了用户与媒体传播的对等平衡性.移动互联和智能终端的发展重构了社会的传播生态和连接逻辑,洞察用户情绪、建构用户场景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性思维方式.从用户定位到社群场景建构的演绎成为互联网思维下提升传播效果的最有效路径,传播技术的演进创造出新的传播形态,社交媒体的连接将人们在网络空间重新集聚,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空间交流存在的时空距离以及身份差异带来的群体区隔.移动App基于用户使用惯习和分享动机的数据分析,建构了一种基于移动社交的全新社群模式.本文基于对网易云音乐App的媒介经营管理和社群营造体系的分析,探讨新媒体传播对网络社群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服务型媒体意识的不断崛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交互越来越受到媒体市场的喜爱,媒介融合成为今后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介平台是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随着媒介融合改革趋势的不断扩大,各媒体应当积极实施媒介融合下的数字媒介平台改革,以紧跟时代发展,提升媒体的市场竞争力,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本文分析了媒介融合下媒介平台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媒介融合下数字设计的媒介平台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4.
经雄达 《中国广播》2014,(10):65-67
互联网时代,顺应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发展潮流,全方位与新媒体融合,拓展广播电台的传播渠道,可以在广播节目的社会化、社交化,服务广大听众、增强用户体验,快速反应、使命必达,内容安全、技术安全四个方面探索媒体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5.
王祥 《传媒》2017,(15)
高校校园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是转型工作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在分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媒体平台融合发展、校园媒介协同创新、校园亚传播圈用户分类引导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类微电台﹑电台APP的发展应用,媒体融合正日益加深,传统电台和网络电台的边界正在模糊和逐步消失.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电台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一形态的巨大改变?究竟该以何种姿态面对媒介不断移动化﹑融合化﹑个性化的现实?本文通过梳理媒体融合下我国广播的困境,提出广播应立足融媒时代实现媒介技术﹑传播模式﹑生产机制﹑盈利渠道等多方面创新.文章认为:未来的广播创新将是以互联网思维为建构基础,以新媒体特性为导向的智能电台再造过程.  相似文献   

7.
宋青 《中国广播》2013,(6):12-16
近些年来,具有用户参与意识、全面互动理念的国外广播节目广受欢迎。板块化与碎片化、用户生成内容、广播竞猜秀场、借力社交媒体、"定制类"科普节目、"近用型"移动应用成为国外广播节目样态的主要特点。本文以若干国外广播节目样态为例,分析说明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广播节目应适应受众需求的发展变化,抓住大数据时代给广播发展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互联网等新兴移动端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的地位正在发生着改变.广播节目可视化是当前广播搭乘融媒体快车,摆脱单一表现形式束缚的有效措施.如何使传统广播与新媒体在融合中凸显优势发挥最大效用是媒体发展的方向,本文将寻求如何打破广播工作单向固化流程,探索广播慢综艺与融合媒体的新思路,打造全新可视化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数字生活已经覆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了媒介的生态,媒介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融合已经成为重要趋势.广播新闻在融媒体背景下如何与融媒体接轨,如何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受众的需求,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革命最先导致的是媒介的革命,4G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快速、稳定、兼容的特点,使以智能手机终端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更即时、迅速、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其广泛发展与应用将导致媒介形态的转变,这些变化表现在终端和内容生产等方面。媒介终端的移动化倾向,移动媒体从工具化时代进入娱乐化时代,视频社交移动终端的兴起,媒介使用标签和社交圈子来实现内容的大规模定制,这都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媒介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而发生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1.
赵静 《新闻世界》2011,(12):111-112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传媒形态也日益丰富。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扑面而来且蓬勃发展,以旺盛的生命力赢得市场认可,媒介融合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新媒体对平面媒体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平面媒体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介技术的持续进步,新媒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其信息传播能力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冲击.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中获得发展,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发展,促进了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从而对电视新闻编辑类栏目有了更严格的标准.电视新闻编辑应该积极学习融媒体知识,才可以在融媒体的环境下提高栏目的融合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随着出现,其对传统电视广播节目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媒介融合也随之产生,在媒介融合时代,其对广播节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广播节目编辑工作的开展,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并通过必要的改进和创新,不断提升广播节目编辑工作成效。基于此,本文针对媒介融合时代广播节目编辑思路的创新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移动互联网的异军突起,传媒业已经无可争辩地走进融媒体时代。现今媒体发展的大势是融合,即兼容并蓄各种新旧媒介的传播特点、规律和特性,通过聚合多种传播介质,拓展媒介传播链条,完成融媒体的体系构建。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只有融合发展才能互生共存,才能给受众提供即时、全面、真实信息,才能让新闻受众拥有一个健康发展、良性互动的和谐的舆论环境。一、新媒体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正>由传统影视广播与拥有人性化互动思维的新兴载体融合发展而来的视听数字媒体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平台化、移动化、社交化已经成为视听数字媒体在当今社会的一个发展主题。界面设计因具有承载内容、引导用户等功能而成为视听数字媒体实现平台化、移动化、社交化的重要途径,而受到各大视听数字媒体企业的追捧。本文从用户目标、承载终端等方面来分析视听数字媒体用户界面设计。  相似文献   

16.
雷剑德 《传媒》2021,(14):42-43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格局从昔日报纸、广播、电视"三分天下",到今朝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社交媒体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的垄断.推动媒体融合创新,既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技术变革,也是一道必须作答的时代命题.地处中原腹地的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流程再造,整合资源打造爆款、变革传统的采编机制、思维逻辑和报道方式,融出了党报强势舆论场,融出了发展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化技术和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兴盛的时代,产生了新的词汇——融合,在自媒体的作用下,传统的媒体想要生存下去必须通过"融合共生"的外在驱动的作用融合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中国媒体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必须抓住"媒介融合"这一机遇,积极备战,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8.
陈晓旷 《青年记者》2017,(14):114-115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正侵占着传统报刊的生存空间.各种社交平台、APP成为人们接触的重要媒介.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传统报刊必须整合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社交平台等各种资源,开拓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在传统报刊业艰难转型升级的同时,如何培养适应网络时代的各类编辑人才成为传统新闻传播学科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报刊编辑人才培养的改革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19.
黄龙 《传媒》2019,(13):47-49
随着时代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正推动着电视媒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进步。在我国大力推动“三网融合”发展的趋势下,电视产业也在实现着从单一内容输出向“内容+服务+体验”的智能电视发展新模式转变。智能电视作为电视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通讯媒体的融合产物,从视听娱乐、智能服务以及网络社交等角度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与移动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当前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台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广播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如果不能顺应媒介融合的创新发展,势必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要运用一定的创新策略,利用新时代大众的心理和舆论环境,积极运用新媒体工具,并在采访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