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民族化图形,在研究国际化图形的基础上探索中国民族化图形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渗透与转化.通过不同程度的尝试.使其既有中国内涵,又有国际风格.最后综合它们的关系,分析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将中国风的元素与西方的构成形式兼容,呈现视觉新意和冲击力.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过程中的"中心-外围"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教育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类似经济领域的"中心-外围"现象.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也表现出这一趋向,如过分追求课程的国际化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忽视本国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等.对此,我们应该保持"国际化"与"民族化"的适当张力,在课程国际化的同时力争实现我们的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式园林大宅"九间堂"别墅群,云集国际顶尖的设计大师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阐明了中国风格的建筑文化.九间堂,位于上海联洋社区的北面、世纪公园的东面,园区占地十点八公顷,地段优势非常明显.此建筑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全院空间精髓,打造了鲜明汉文化特色大宅院,体现了现代中式建筑风格,运用了现代建筑手法演绎了中国式传统住宅的精华".九间堂"别墅群的建筑设计风格很好的诠释了建筑的形式美法则,体现出了"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与秩序"五大原则的综合美,在此建筑设计中,中国徽派建筑元素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也是惟妙惟肖,充分表现了建筑形式美学法则和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在现代生活中传统意境与哲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画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存在的一个认知错误是对"民族化"一词作了过于简单、直观、静止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民族化"在当下的时间和空间语境,使之仅成为纲领性的口号而缺少面向当下的实质性研究内容和指导意义.质而言之,当下中国动画"民族化"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全球化"和"当代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建筑学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留学生回国初期的建筑设计形式以西方复古建筑居多,他们的设计行为推动了中国近代建筑仿洋风潮的传播和延续。随后,他们渐渐摒弃了单纯“仿洋”的建筑设计手法,而更加关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近代复兴的最主要力量。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兴起的潮流中,他们又以各自的理解,通过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积极倡导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中国近代留学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设计行为以及教育活动,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建筑形式潮流的更替。  相似文献   

6.
流行音乐民族化在当今华语流行音乐坛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选取了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的一个具体表现阶段--"中国风"阶段展开分析,重点从"中国风"的文化属性、艺术特征等角度展开其流行音乐民族化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发展阶段,"西北风"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民族化创作的一次集中爆发.本文通过对"西北风"时期流行音乐民族化特征的总结与"西北风"模式文化元素及其构成特点的分析,从一个视角了解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影响关系,同时也希望为如何评说流行音乐与民族传统音乐的关系,提供一个方面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结构设计,是根据建筑设计来确定结构形式,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布置,同时要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使用材料,配筋等工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包含上部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两个部分.建筑结构的设计直接关系着建筑的安全问题.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可以通过文章的引导,帮助更多建筑设计企业提高建筑设计安全度,合理改善建筑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化与民族化是同一坐标上的"经"和"纬",两者在标位上是互为参照的。就改革教育现状而言,中国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主要是寻找和认识自身的不足,希望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来提高和发展自己。从中国基础教育的实践出发,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思路与模式,运用适合中国人操作的运作方式,以引导中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要以民族化为前提。虽然我们强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长国际化:中国34所"985工程"高校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长的国际化,对大学的国际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首批34所"985工程"大学校长国际化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对相关访谈资料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绝大部分的"985工程"大学校长都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的经历;理论上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大学理念;实践上按照教育规律对大学进行治理,回归学术;与此同时,国家通过举办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海外研修等形式提高大学校长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