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十述怀     
季羡林 《快乐阅读》2012,(29):127-128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咄咄怪事!我向无大志,包括自己活的年龄在内。我的父母都没有活过五十;因此,我自己的原定计划是活到五十。这样已经超过了父母,很不错了。不知怎么一来,宛如一场春梦,我活到了五十岁。那里正值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我流年不利,  相似文献   

2.
手机里曾收到过这样一条段子,其中有这么几句话:“活到五十岁,好看难看的一个样;活到六十岁,有权没权的一个样;活到七十岁,钱多钱少的一个样;活到八十岁,男的女的一个样……”细细一琢磨,还真有些道理。  相似文献   

3.
杨绛作为一位小说家、评论家和翻译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了八卷本的《杨绛文集》。杨绛在《自序》里自谦地说:“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其实众所周知,杨绛先生不论是创作还是翻译都是用“心”在进行的,尤其是散文。她的散文文风恬淡、平和、睿智,似水,又胜酒,淡泊中寓着浓郁,平静中饱含深情,干净明晰的语言在她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我八十岁生日时 ,次子新泉、女儿穗文、穗华等来信说要替我“做生日” ,大意是说 :人生七十古来稀 ,我已八十高龄 ,一个人能够活到八十岁 ,是不很容易的事 ,应该庆祝一下等语。我觉得儿女们的话 ,也有些道理 ,她们并寄了一些款给我用。所以 ,我八十岁生日那天 ,就邀请了一些同事、朋友在北园酒家吃便饭 ,以答谢朋友们多年来给我的许多支持和帮助 !料想不到 ,郑群兄和陈景文兄当天却送了我一首诗 ,诗云 :“熊熊烈火识真金 ,喜见坎坷路已平。即今春意无边日 ,碧水青山照晚晴”。在席间 ,郑部长并且将这首诗当众朗诵了一遍 ,书法家秦鄂生副馆长…  相似文献   

5.
八十二     
一蠢子,年三十不能立,衣食皆资于父。时父年五十矣,术士推父寿当八十,子寿当至六十二。蠢子哭而叹曰:“父何不寿八十二?若止于八十,我到六十以后,那二年靠谁养活好?”一个蠢儿子,长到三十岁仍不能自食其力,穿衣吃饭还得靠他父亲。他父亲已经五十岁了,算命先生推算出来,老头儿能活到八十岁,儿子会活到六十二  相似文献   

6.
潘东曙 《科技文萃》2001,(10):139-140
有关学者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超过百岁,最高可活到150岁.有人提出:“不活百岁是自己的错.”有人曾风趣地说过:“九十不稀奇,八十正当时,七十小弟弟,六十算老几?”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延长自己的寿命呢?专家认为,如果你能按照下面的十个数字去做,人活百岁不是梦.  相似文献   

7.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尝试运用“审丑”理论解读杨绛散文《老王》中的“我”。认为一是作者故作冷漠,丑化自己,凸现老王的形象;二是作者突破“我”就是杨绛这个身份,化身知识分子的代表。《老王》中的“我”对于老王来说,是一个善良、清高的知识分子;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位有良心的、坚韧、执着的、为了推动社会改变不惜丑化自己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8.
母爱有时表现得既不波澜壮阔,也不轰轰烈烈。杨绛先生的《尖兵的钱瑗》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写的不过寻常小事,却一字一句浸透了母亲的爱意,让我们聆听到母亲的诉说,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杨绛先生称钱瑗为她“平生唯一杰作”,简单平淡的语言中透出无尽的自豪与满意。热心教书,关怀学生,为人真诚,治学严谨,孝顺谦和,富有情趣,这些都是作为母亲的杨绛对女儿的赞美与爱怜之词。对英国派来的监管人的“和气”和“十二分的满意”,杨绛写道:“我想她该是一名好的小兵,称得上尖兵。”透过一学生“假如我妈能像钱瑗老师这样,我就服她了”的话语,我…  相似文献   

9.
读<老王>,要跟着杨绛先生读老王. 杨绛为什么写<老王>?是因为"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这份"不安",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或者"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杨绛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都不是."--所以我们不要去计算"杨绛和老王谁亏欠谁"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
《老王》一文,在授课的时候,老师传统地都偏向 讲老王形象、“我”的形象、分析“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愧怍”。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流于表面,文本内容未使之动容。 故而笔者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老王的素养”、“杨绛的素 养”、“你的素养”,用素养带动思维品质。“老王的素养”意图让 学生知其人、明其德,了解老王友善的品质;“杨绛的素养”通过 分析“心上不安”来剖析杨绛的自我反省品德;拓展活动“你的 素养”旨在让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实实在在体会文本情感,并迁移至自我体悟中,从而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素养。  相似文献   

11.
如今,我虽已91岁高龄,却仍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思维清晰。提到养生,我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调摄精神,做到精满血旺,活到120岁不是什么难事。  相似文献   

12.
<正>大班上学期初,阳阳带了一套《西游记》的书放在阅读区,孩子们经常三五成群地翻看这套书,也会缠着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有一回,我讲完故事,伊伊问道:“怎么每个妖精都喜欢吃唐僧啊?”“因为吃了唐僧,可以长生不老啊!”我张口就答。“什么是长生不老呢?”伊伊继续追问。“就是永远不会死啊!”“就是可以活到很老很老。”几个嘴快的孩子马上补充道。“啊!那不是很可怕!”伊伊惊恐地说道。“长生不老就是神仙啊,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13,(23):43-45
102岁的著名作家杨绛先生又出新作,《文汇报》副刊“笔会”近日发表了她的新作《忆孩时(五则)溉这5篇短文分别为《回忆我的母亲》、《三姊姊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太先生》、《五四运动燃张勋复辟》,文中重温了自己孩时的记忆。杨绛说:“人生四苦:生、老、病、死,可是‘生’有什么可怕呢?我至今该说我还没懂呢。”  相似文献   

14.
杨绛散文语言的成功有目共睹,她成功地将方言土语、文言、外文融为一炉,“化”合成生活气息浓厚,口语化特色突出的散文语言.成为“我国文学语言宝库的一朵奇葩”。杨绛散文语言艺术的成功不是靠离奇险怪的手段,而是在严格遵循现代汉语常规语法基础上,创造出最广泛的审美意蕴,是“戴着镣铐的舞蹈”。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童年有“三个母亲”的提法源自《周总理与故乡》一书,现在看来是不妥的;周恩来祖父不是周殿魁,应是周起魁;周恩来外祖父只活到80岁而不是90岁或96岁,也没有在清河县当30年知县。周家搬迁淮安的时间据推断应为咸丰末年  相似文献   

16.
<正>真题回放铁凝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她在《“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眼中的杨绛先生》一文结尾写道:“我们的下一代,更下一代,当永怀赤子之心,真诚生活,才配得上这些秉持着智慧之烛,光照后辈的先贤们的问候和祝福。”同学们,你们就是铁凝所说的“下一代”。请围绕“真诚生活”或“赤子之心”,给铁凝老师写一封信,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畅谈感悟。  相似文献   

17.
《老王》是中国散文名篇,也是中学语文的教学名篇。作者杨绛在文末表露出的“愧怍”历来为人们解读。回忆性散文中两个“我”形成对比;老王形象的“丑化”凸显作者深深的自省;“常坐三轮”与“不敢乘三轮”的矛盾隐藏着“我”的“害怕”。“愧怍”是作者多年反思的结果,也是理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93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在出版了<我们仨>后,依然深居简出,每天在三里河南沙沟的寓所里看书写字.只是在傍晚时分,才由一个孙女辈的保姆陪着,到外面散散步.2004年是<堂吉诃德>问世400周年,同时,包括<堂吉诃德>中译本在内的<杨绛文集>也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于4月下旬同广大读者见面.我作为责任编辑,在工作中有幸与杨绛先生有所接触.众所周知,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一贯为人低调,不事张扬.<杨绛文集>即将出版了,我们希望她能出席该书发布会或接受记者采访,但她平静地说:"没有必要嘛,我是一滴水,不是肥皂沫,吹不成气泡的."然而,当我提出要登门拜访,请她谈谈<堂吉诃德>时,她却没有拒绝.  相似文献   

19.
杨绛散文《老王》有三处阅读难点,其中对第一处的理解最为关键——杨绛对老王临终前送香油鸡蛋时的外貌描写.散文“写实性”和“自述性”的特征决定了其阅读更须要读者“知其人”(了解作者),“论其世”(研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我们把老王和杨绛的关系放在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并细读文本时,就会发现杨绛对老王临终前的外貌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文革中杨绛被扭曲的心理和人性.当我们实现了知人论世与文本理解的关联时,对《老王》一文中的阅读难点就有了合理的解读,对《老王》一文的理解也会更深入.  相似文献   

20.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出泡泡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有意请杨绛出席其新出版文集的作品研讨会,但杨绛婉言谢绝。找报纸错别字也能得学分。——一个名为《社会语言运用偏误案例研究》的课题在新学年广东七中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