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静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属于摩擦力的一种类型,它不但是力学的基础,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块"基石".由于静摩擦力在许多情况下似乎"若有若无,方向不定",学生往往扑朔迷离,不易把握,因此,静摩擦力是物体受力分析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只有抓住其特点,针对具体题目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思维方法,才能正确、迅速地分析和判定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2.
判断静摩擦力方向,是高中物量教学的难点.新编高中物理P10指出:“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关键在于找出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常用假设法:假设物体不受或受静摩擦力,找出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常用的假设法有两种,分三种类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静摩擦力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因素,而正确认识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以及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讲好“静摩擦力”这一概念。介绍一些个人的体会。一、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静摩擦力出现在两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又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相对运动趋势”这个条件。不是任何两个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之间都存  相似文献   

4.
静摩擦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熟练掌握分析静摩擦力的一些基本方法,是提高解答静摩擦力问题的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弹力和静摩擦力往往是最难确定的.为了突破了这个难点,深化对弹力和静摩擦力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弹力和静摩擦力的“适应性”特点,并在教学中分层次,有步骤地让学生体会、掌握它们的这一特点,使学生对弹力和静摩擦力变化的复杂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较好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适应性”是指:当物体的受力情况或运动情况发生变化时,物体受到的弹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通常会发生变化,表现出它们对物体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6.
静摩擦力的作用规律比较复杂,是同学们学的一个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做到下面的“四要四不要”。一、要理解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不要认为产生静摩擦力一定有外力作用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有:①物体直接接触;②两接触面均粗糙;③接触面上有相互作用的弹力;④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这四个条件中,前三个容易看出,后一个较难分析。因为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相对运动趋势。因此,许多同学认为:要使物体产生静摩擦力,必须有外力产生相对运动趋势。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相对运动趋势的产生既可由起外,力如引图起1,也…  相似文献   

7.
高一教材中“摩擦力”一节历来是学习难点.许多高一新生觉得摩擦力抽象,难理解.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其中,摩擦力的突变问题是难点中的难点.本文将对摩擦力的突变问题作归类例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摩擦力.一、“静一静”突变物体在静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当作  相似文献   

8.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中一种最常见的力之一,而有关摩擦力的做功问题不仅是一个重点而且是一个难点,下面就通过一些实例来分析一下摩擦力的做功特点.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相似文献   

9.
静摩擦力的作用规律比较复杂,是同学们学的一个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做到下面的“四要四不要”。  相似文献   

10.
静摩擦力的分析是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难点.抓住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思维起点,是突破这一难点,正确、迅速地分析和判断静摩擦力的首要条件.1.以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为思维起点两物体间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是:①接触;②接触面不光滑;③发生弹性形变;④有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是高中力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正确认识摩擦力 ,对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摩擦力的学习历来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讲透它 ,从而使学生顺利逾越“摩擦力”这个横在学生面前的“鸿沟”.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它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高中阶段主要讨论和研究前两种 .一、静摩擦力1 .静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但又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 ,接触面间便出…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一物理中,摩擦力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旧教材与新教材都把大部分篇幅用于讲述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对最大静摩擦力而言,教材只是用"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来描述,学生很难体会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间关系.因而,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间大小关系成了摩擦力这节的教学难点.针对  相似文献   

13.
对于静摩擦力这一知识,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常感到困惑.由于受到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对静摩擦力的分析成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难点.本文对静摩擦力几个常见的认识误区展开讨论,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相似文献   

14.
静摩擦力的分析是个难点,难就难在有无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的判断。因此突破“趋势”两字是关键,一般可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一、实验法把适当质量的物体放在较大的软毛刷子上,看到刷毛稍被压弯(说明物体与刷子间有弹力存在)。再给物体施一水平拉力,观察刷毛——不仅弯曲,且向一个方向倾斜。这说明物体相对于刷子有运动的趋势,且刷毛倾斜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因此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与刷毛的倾斜方向相反。可见,分析有无静摩擦力时,可设想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表面“长有”长而  相似文献   

15.
静摩擦力是存在于两个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 .由于在很多情况下相对运动趋势不明显 ,学生难以想象 ,因此 ,理解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 ,静摩擦力的产生是和接触层的形变分不开的 .用“木板刷”演示静摩擦力的方向 ,可以把接触层的形变情况适当夸张 ,使学生形象地观察不同情况下接触层的形变情况 ,从而对静摩擦力的产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一、用“木板刷”演示静摩擦力的产生如图 1所示 ,在平板上放一块纱布 (增大图 1摩擦 ) ,把一面有毛的木板刷放在砂布上 ,且使木板刷的长毛跟砂布接触 ,沿水平向右方向拉动木板刷 ,可以看到 ,由于木板刷和支承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木板刷的长毛就发生了形变 ,由形变的情况即可判断木板刷所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由弹簧秤上的读数可知静摩擦力的大小 .如果使拉力逐渐增大 ,在接触层没有滑动前 ,木板刷毛的形变也逐渐加剧 ,由此可以说明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二、用“木板刷”演示斜面上物体间的静摩擦力如图 2所示 ,把一面有毛的木板刷放在斜面上 ,改变砝码个数 ,可使刷毛呈现如图 2所示的 3种形变方向 .这个...  相似文献   

16.
刚体无滑滚动的问题是刚体力学的一个教学难点.本文抓住刚体无滑滚动的运动学特征,通过分析主动力和静摩擦力各自的贡献,提出一种形象、直观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静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代表性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搞好静摩擦力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分析习惯,提高运用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有其独特功效的.  相似文献   

18.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而由于静摩擦力大小方向的隐蔽性、可变性更是让学生感到头疼,因此突破了对静摩擦力的分析,也就突破了对摩擦力的分析,下面通过高考中对摩擦力的考察来探讨一下如何分析静摩擦力.1注意静摩擦力的可变性,通过受力分析,求解其大小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里,在我们首先学习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这三种不同性质的力中,摩擦力中的静摩擦力较为抽象,是一个难点,具体来说,在一个静摩擦力可能存在的力学现象中,究竟有无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怎样?大小是多少?要获得正确的结论,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和认识方法,被人们所关注,有关物理刊物刊登的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章,各述己见,本文介绍笔者对质点所受静摩擦力的规律进行的粗浅分析,仅跟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20.
浅谈摩擦力     
<正>高中物理中的力学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始终,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它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学好力学,力学中的难点在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对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高中阶段重点分析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及大小、方向的确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向的判断,难点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大小及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