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袁建 《传媒》2018,(15):78-81
媒介演化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还是社会各种场域的激烈角逐和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媒介演化存在着媒介进步一定带来社会进步的迷思,本文从政治迷思、文化迷思和技术迷思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同时,将媒介迷思放置在中国语境中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从叛逆作家到被时代杂志评选为"青年领袖",韩寒不同于一般偶像明星,他的出现始终伴随着青年网友与精英阶层的互动,而"战场"则是成为环境的大众媒介。基于符号学的视角考察,韩寒是流行文化语境中的形象符号。它的所指超出韩寒个体的范畴,并折射出青年亚文化群体与媒体的互动。符号由媒介生产,而作为接受者的青年群体则围绕着符号参与表达、争议与否定,渐进地完成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
唐金凤 《今传媒》2011,19(3):14-17
随着信息技术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当今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媒介化社会。媒介在现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广泛地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联结各个阶层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现代媒介庞大的产业下,就产生了媒介批评,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媒介批评究竟是什么?它是何时产生的?媒介批评的对象有哪些呢?对传媒业的发展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呢?带着这些疑问,本刊采访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以批量生产复制的图像内容宣告一个新的视觉文明的到来,我们正从一个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过渡.现代社会日益被图像和符号所包围,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以影像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媒介加速了这种效果的释放.电视不仅担负着视觉文化的传播者角色,也是建构者和缔造者.视觉影像塑造了一个媒介主导的现实和电视构筑的文化,图像传播表征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图像成为建构和理解当下社会文化状态的必然手段,成为构成文化中群体的主导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朱婧雯 《今传媒》2011,(4):50-51
Web2.0时代的到来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媒体所构建的传授模式,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的浮现昭示Web2.0媒介与传统媒体迥异的角色定位,实现媒介话语权在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之间的移位、在媒介本位意识的回归中给予草根阶层一个平等的信息交流平台、在消费主义的盛行下趋向市场化转型。正是两大阶层在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场域的话语博弈中架构了Web2.0媒介身份、其不同立场的话语交锋与认同寻求使Web2.0媒介"观点的自由市场"的价值生成,成为了当代最优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近代绅士阶层是一支流动性很强并分化迅速的社会力量,它的流动性和分化是近代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容.近代绅士阶层的流动和分化,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对乔姆斯基去语境化解读的必要性对乔姆斯基的去语境化解读基本发生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上.《诺姆·乔姆斯基评析美帝国主义》①、《乔姆斯基论美国伪装的民族主义》②、《国家、资本主义与美国国内政治:乔姆斯基的批判》③等,无一不在我们传统的民族主义的视野下解读着乔姆斯基.在这样的视野和如此的解读下,乔姆斯基对美帝国主义的批判入木三分:美国是反动的、狭隘的、种族中心的民族主义的典型.事实上,如傅国涌所说,乔姆斯基的批评与生活在一个反美的极权主义国度的人们那种敌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那么,中国人如何看待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媒体进行的批评?"在民族交往中最大的民族障碍是民族偏见.这种心理具有历史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复杂因素.人们在交往中总是从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出发观察问题,因而带有一定的偏见;阶级的局限性也阻碍着阶级之间的全面真实的交往."④而本文的目的,则是跨越历史、文化、政治的偏见,去触摸真实的乔姆斯基.要解读乔姆斯基的媒介批评,必先解读美国媒介.但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排除对文化的误读,这里不仅仅是媒介视域的文化,还包括一般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媒介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不仅在经验层面建构着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样态,而且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更为甚者,媒介文化也是联结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领域的轴心势力.将媒介文化置于审美现代性视阈之中观察与分析,不仅可以见出媒介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诸多审美属性,也有助于我们对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新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政策纷纷出台。为迎合十八大文化体制改革的方案,媒介作为文化大家庭的一份子,亦不可置身事外。这不仅是因为它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而且还是推动我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本文就以"社会变革中媒介应如何改进新闻工作"为题,以此来阐述媒介在社会改革中所采取的改进措施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夏娱 《兰台世界》2016,(5):125-127
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在古琴漫长的嬗递史中,尤其是文化史中,琴不仅只是一个音乐乐器,经数千年历史衍变,它被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意象,尤其受到上层文人贵族的喜爱.它是教化工具、精神伴侣、文化象征等.古琴与历朝历代的政治思潮变革紧密交织,尤其在宋代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宋代琴文化的辉煌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在历朝基础上传承并创新的结果,也是与本朝政治思想运动交织的结果,因此古琴的发展与文人阶层相互交织,本文从琴文化与宋代思想政治的关系以及琴文学尤其是琴诗入手,关注琴文化在两宋的风貌.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媒介失语现象的经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阶层加大了对资源特别是权力资源的追求。以大众媒介为主的文化产业也成为各个阶层争相追逐的资源。文化资源拥有的多少决定了一个阶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声音的强弱,这种声音即是话语权,媒介表达的权利。农民工由于本身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在事实上的低下,文化素质不高,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格局,使他们和城市市民形成较大差距,并被孤立在城市中,没有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深刻发展与变革,传媒集团、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与扩张,这无疑对信息资源在国际社会的流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拟从国际传播的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效果等方面来探讨国际传播在新环境新技术之下所呈现出来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是民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空间,它的形成是公民平等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媒介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载体,而电视媒介因为同时具备了"公共性"和"批判性"的特质,对社会舆论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所以电视是可以积极拓展公共空间的一种重要公共媒介.  相似文献   

14.
传播媒介深深嵌入乡村社会中,并改变传统乡村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建构着新的社区文化。文章以媒介研究的实践转向为路径,采用网络民族志研究方法,探讨乡村青年是如何统合新旧媒介进行媒介实践活动,媒介在乡村抗疫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并在实践中又产生何种主体关系与文化。研究发现新旧媒介彼此交融混搭,甚至传统媒介被重拾,两者共构为一种社会文化"传播力"。青年并未被媒介结构反制,他们发挥创造力与能动性,成为抗疫行动的主体。媒介实践是一个互动过程,它不仅是再现或描述现实,更是对现实世界的形塑与建构。  相似文献   

15.
媒介奇观视角下的电视相亲节目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晶 《青年记者》2016,(17):61-62
媒介奇观理论概述 “媒介奇观”理论是美国媒介文化研究专家道格拉斯·凯尔纳首次提出的.但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法国思想家德波尔在其代表作《景观社会》中提出的“景观”概念,其所谓“景观”是指“被展现出的可视的景观和景色,也可以指一种有意识的、主体性的作秀或者表演”.道格拉斯·凯尔纳以美国当代文化现象和德波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媒介奇观”概念,具体的含义是“包括媒介制造的政治事件、豪华场面、体育比赛在内的,能够充分体现现今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能够引导人们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媒介文化现象”.在其“媒体文化三部曲”之一的《媒介奇观》一书中,凯尔纳细致地分析了耐克、麦当劳、乔丹、辛普森等案例代表的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各种奇观,这种奇观逻辑被当代电视采用,通过各种传播的手段,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千奇百怪的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16.
出版业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出版活动能够将政治和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结起来,因此,出版工作不仅反映政治社会生活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它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电视直播的人性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传媒生态的人性化特质 媒介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它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种传播媒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播媒介等新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为适应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积极寻找与大众传播媒介相契之处,但是由于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产生了如"哗众取宠"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朗读者》为例,分析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合作的现象与产生的问题,以期找到它们未来合作更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推动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它作用于生活景观和文化范式,直接影响了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新媒体在满足人们现代需求的同时,也会促成媒介依赖或其它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所以需要正确的理解媒介和利用媒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考察和谐社会的建设,电视媒介传播有其广阔的发挥空间,在阶层认同、阶层沟通以及阶层流动上电视传播都能产生正面、积极的传播效果,这不仅是电视作为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的体现,同时深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