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事半功倍的教学手段的话,那么,情境教学法无疑是其中之一。何为情境教学法?简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课文,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在即兴演讲教学中,笔者采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融入角色,真情体验,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何守远 《考试周刊》2012,(88):170-170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长期以来,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偏重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绪强 《现代教育》2012,(6):103-103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在即兴演讲教学中,笔者采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融入角色,真情体验,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钟艳华 《考试周刊》2013,(87):21-22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或情感体验,达到学生透彻理解教材、心理机能得到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既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又是有效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思想品德课的新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提出了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和学习.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谈一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该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达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法随着课堂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幻化成为各种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转变传统理性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我国历来的教育思想都注重在教师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教师将学生带入到自己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具体的场景中,给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能够让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刘后军 《考试周刊》2013,(38):157-158
<正>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情境教学已深入课堂教学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设置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发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胡忠实 《成才之路》2009,(28):78-79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法突破了以往教学中唯智主义的框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现就自己和本校的历史教学,谈谈我们的感受和收获。  相似文献   

11.
一、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期待心理,倡导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性,并以此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实施目标教学法的关键是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接近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由于晴境教学自身所具有的与新课程理念相契合的特点.使得情境教学法在现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欢迎。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针埘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利用“情境”来引燃英语课堂,激活初中英语教学,让课堂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张积春 《甘肃教育》2008,(17):42-42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变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情感教学法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法的良方,它要求教师以一片真诚去感化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与教师在教学教改中成为一个整体,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爱国主义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内容多、范围广,牵涉到情感、行为、礼仪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让人感到无从入手,有的甚至认为只是讲讲大道理。其实不然,在教育过程中陷于窘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型人才的主要标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新得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方法多样。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在教学中多运用激励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预期的目标努力的教学过程,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的过程。运用激励教学法有利于营造创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钱绍富 《云南教育》2005,(17):32-32
情境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更好地了解教材,得到良好的方法。情境教学运用的关键在于,创设和引入恰当的情境,这种情境既要符合教学目的、内容,又要与学生的经验一致。  相似文献   

17.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喜定 《考试周刊》2009,(30):117-118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情景教学法突破了以往教学方法唯智主义的框框.其特色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舒超琼 《时代教育》2006,(12):113-113
情景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