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金秋十月,我们欣喜地迎来了祖国西部的教师——新疆三建科技幼儿园的赵燕老师。在和赵老师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她们的幼儿园将要全面开展科学教育,办成一所“科学幼儿园”,所以,这次她主要来学习幼儿园如何开展科学教育活动。针对赵老师的需求。我们的代培工作又该如何开展呢?  相似文献   

2.
西部老师自从走进幼儿园就一再向我们表示:她们这次到幼儿园来,不仅要跟带班的导师学习.同时还要学一学我们的管理经验,尤其是如何抓教科研工作的。其实,我们的教科研也未必抓得好,但是,既然西部老师有这样的需求,我们就给与满足,尽量安排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请她们参加.以了解我们教研“研什么”、“怎么研”.亲自感受我园老师如何在真诚互动、互相质疑中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孩子的家教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而是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积极地组织家长与幼儿园老师对话,也是家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家长与老师的家园对话,将非常有利于对孩子的培养。有一些家长与老师正在尝试进行这样的交流,从她们的对话中,您一定会有所启发。 老师的话: ★放手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  相似文献   

4.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从家长的角度对目前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找合理的沟通方式或技巧进行探讨,希望对幼儿老师有所帮助。一、目前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1.老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从目前许多家长反映的与孩子老师沟通的感觉来看,家长始终处于被动的、要求按照老师意愿执行的一种地位。由于受这种地位的影响,在交流中一般是老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即便有的家长很想与老师谈谈自己对孩子的一些看法,想通过孩子在家的表现来分析孩子…  相似文献   

5.
常听有的教师抱怨:“小朋友把《家园联系本》带回家好几天了,到今天还没有带回来。家长都不愿意写,我们当老师的还写什么劲儿呢?”听了教师的话,我们有意识地与一些不愿意写《家园联系本》的家长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原来,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老师的责任,当家长的只要交了托费就行了;有的家长觉得老师在《家园联系本》上写的话过于空泛,不知如何与教师交流;有的家长是因为文化水平低,字写得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让幼儿园成为学习型组织,把教师培养成研究型教师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研讨的氛园在业内随处可见。服务于专业发展,力图通过杂志营造起方便广大教师交流的平台,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本期《活动评析》栏目,围绕一篇老师的自然来稿《亮出建构的风采来》,我们请来了北京曙光幼儿园的老师,连同指导她们在本刊2003年第3期和第4期,连续发表积水建构文章的中央孝科所廖贻老师,分别从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的视角,解析文章的长处与不足,展开跨越地域与时空的对话。我们感谢刘水清老师的宽容、坦诚,也感谢几位老师的参与、敞亮,我们更期望她们共同营造的交流,讨论与提升的精神氛园,能感染更多的读者和作者。  相似文献   

7.
我们每周都提前将下一周工作的具体安排写成周计划贴在活动室门口,这既是我们课程实施的引擎,也是与家长交流的窗口。但实践证明,在我们的家园互动、家园合作共育上,周计划对于家长而言显得过于笼统与概括,不能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孩子每天在园的情况(学习、游戏、生活),影响了家园合作的实效。如,在我们没为家长写计划前,接送孩子时经常有家长问:“张老师,你们今天学了什么?我回去与孩子交流一下。”“张老师,你们昨天学的什么,××回家没说清楚,我也不知道,没法跟他交流。”……为此,我班每天专为家长写计划,把一天的具体…  相似文献   

8.
欣雯 《早期教育》2001,(6):33-33
现代孩子的家教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而是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积极地组织家长与幻儿虱老师对话,也是家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家长与老师的家园对话,将非常有利于对孩子的培养。有一些家长与老师正在尝试进行这样的交流,从始们的对话口,您一定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老师每年都要经历这个闹哄哄的,充斥着焦虑情绪的9月。关于形形色色的孩子,各种各样的家长,她们简直可以写出一本书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老师自然有她作为专业工作者的独到见解。让我们通过下面两个个案,以专业者的眼光来观察孩子,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困难,同时,也为理解老师,为更好的家园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老师的鼓励     
老师是值得尊重的。因为,她们用知识的甘泉灌溉了每一块贫瘠干裂的心田。老师甚至是值得我们崇敬的。因为,她们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在耕耘知识土壤的同时还开垦着我们精神的家园。我中学时的班主任赵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让我永远感激、崇敬的好老师。记得当我迈进重点中学大门时,面对那么多学习优秀的伙伴,我的自信心受到了强烈的挑衅。而第一次小测的失败使我更不能正视自己了。在激烈竞争中的不断失败,一步步把我推向了自卑的深渊。渐渐地我变得沉默寡言了,并且在沉默中开始了一种得过且过的生活。直到后来,赵老师做了我的班主任。给…  相似文献   

11.
宽容的力量     
大四班的家长会正在进行。作为幼儿园的业务助理,我也坐在家长当中,想以家长的身份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老师是如何与家长交流和沟通的。结果让我有些失望。我们的老师竭尽全力想让家长理解我园正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教育教学改革,可是她们的表达却不尽如人意。我看到有的家长皱起了眉,有的家长交头接耳……我真有一种冲上前去帮她们向家长做进一步解释的冲动。但是,那会让她们下不了台。想到这  相似文献   

12.
家园共育重在沟通,由于农村电脑网络还未普及,家园之间方便快捷的互联网交流就成了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而同时幼儿接送时间又较集中,人也多,于是家长和老师之间向对面深入的交流也变得不太可行。所以,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还是认为家园联系册这一传统的沟通方式更为现实和有效,于是,我们对这一渠道加强了管理与检查,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家园专栏是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一项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老师们经常苦恼于如何使家园栏真正为家长所关注,成为连接班级与家长的纽带。为了更好地体现家园专栏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价值,我们依据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与发展水平和目标,对家园专栏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改变了以往家园专栏无人间津的旧面貌,家长和孩子的参与程度令人惊喜。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活动,实质上就是生命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就是营造学生的文化和精神的家园.所以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然而,当前我们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农村的部分学生,不管是口头语言表达,还是书面语言表达,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在学校里、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敢与老师交流,不敢举手发言.  相似文献   

15.
严兴兰 《早期教育》2003,(11):20-20
寄宿园的幼儿因为一周才回家,老师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少,家园交流的质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寄宿园的一些特点导致家园沟通尤其不易:比如幼儿来自四面八方,住区分散,教师经常家访难;另外家长的工作都比较繁忙,许多孩子靠校车接送,教师缺少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因而班级家长会,就成为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如何才能开好寄宿园的班级家长会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搞好家园共育,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情感沟通、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激发家庭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期问题:在发生冲突情景时,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 与家长沟通是家园合作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提高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就如何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我们也做过不少讨论和交流,并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当日常工作中遇到冲突情景时,不少教师依然会感到慌乱。不知道如何与家长积极沟通。例如,有部分家长期望老师教小班幼儿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是在开放日活动中却发现老师并没有做到,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工作中,我园采取了多种家园沟通的方式,如召开家长会、填写家园联系册、开放家长半日活动、进行随机访谈、设置家长园地、开展家园互动活动等,为家园共育搭建了经验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共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但是在平时,我们发现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往往由于某些原因,再加上沟通的方式方法可能有所欠缺,致使家园沟通出现一些误解和矛盾,带来一些影响。因此,如何搭建和谐的家园沟通平台一直是我们关注和探索的问题,为此,我们经过整合,总结了家园沟通的几点经验:家园沟通五大误区怕——家长怕话讲多了,老师会觉得烦,甚至会另眼看…  相似文献   

19.
尹金娥 《学前教育》2014,(10):36-40
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以下简称”空直蓝天幼儿园”)一直以艺术教育特色闻名。自2014年初,这个幼儿园的名字被反复提起,一些业内的专家不断向我们推荐.说她们通过探索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们组织的很多音乐课程重视儿童的主动学习与参与,真正做到了从儿童出发。得知这一消息.我们来到幼儿园.想了解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的。空直蓝天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干部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这一变化发生的全过程:她们如何发现原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探寻背后的原因,如何明晰儿童观和课程观,如何引导老师改变课程观、改变教育行为,最终实现“老师退位让儿童主动发展”。在如数家珍般的描述中.她们数次提到”如何让老师发现问题”.“如何让老师改变”,”如何让老师了解这些教育行为改变的原因”。以下文章即是对她们研究过程的如实记录,希望能对其他幼儿园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往我国的家园专栏大多是由老师设计、撰文的,内容基本上是从老师的角度考虑的,有时忽视了家长的需要与想法,因此,不能引起家长的阅读兴趣,更谈上不参与了。 为了使这一窗口真正成为家园共同的窗口,我们利用家长会、典型家长座谈会;与家长共商办好家园专栏的良策。在一番热烈的讨论中,我们为它起了一个亲切的名字:“爱心桥”,它寄托着美好的愿望,是家园共同建构的爱心桥梁。首期栏目是由老师和骨干家长共同设计、制作的,展出后,吸引了许多家长,并得到了一致好评。 栏目1:教子一招 在与家长的谈话、接触中,我们与许多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