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简析:《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生命的颂歌。作者通过生活中普通的"手中飞蛾求生的欲望"、"砖缝中香瓜子的生长"、"倾听自己的心跳"三件事例的细致描写,从字里行间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希望每个人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在教材解读中叩问生命的内涵 《生命生命》一文,作者主要是借用三个故事来书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生命 生命》一文紧紧围绕"生命是什么"这个主题,通过三个小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师要扎根文本,品读文本,回归文本,迁移拓展,将课堂上出生命的深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众多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生命教育越发重视,并且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也在渗透生命教育。生物教学是加深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的基础学科,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生命打开另一扇门——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将生命和教育联系在一起,它既是教育的基本元素,也是一切教育的本源。作为生命教育所要培养的生命意识与其所包含的生命认识、生命情感、意志和行为都属于人的素质,从而体现了生命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所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生命     
周婷 《新读写》2008,(5):24-24
本文着重写了三件小事——小草受伤后仍顽强生长,鸟儿临死前仍渴望飞翔,其貌不扬的丁香花种子却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分别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让我们拥有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吧!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长河     
[简评]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激荡着每一位读者的心。从这首诗中,我们读出了一个强者的人生态度,读出了一颗鲜红的赤子之心。是啊,我们不正应该去直面生命中的鲜血和泪水吗?不是应该像作者那样去追逐生命长河里那“飞溅的浪花”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脉搏 《生命 生命》是一曲生命的颂歌,文章之所以显得境界高远、积极向上,源于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层思索。杏林子忍着病痛写下了40多部著作,使自己的生命有了饱满厚重的质感,她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强地活着、勇敢地活着、充实地活着,让生命在奋斗进取中延长并闪耀光彩。  相似文献   

9.
关注人及其生命是教育的应然追求。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张扬工具理性,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生的生命关怀。基于生命哲学的视野,从生命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和生命教育的路径这三个方面,探寻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生命观照。  相似文献   

10.
蒋乐雅 《考试周刊》2012,(4):176-177
卫生高职校肩负着培养医护人员的重任.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卫生高职校的教师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成了一个课题。作者认为教师首先应思考“什么是生命”这个问题,对生命要有自己的思考,然后将有益的观念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热爱生命》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富盛名的一部短篇小说。作者通过白描和写实的手法将荒野中独行客的孤独、体力透支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将独行客与饿狼的搏击的画面展现给读者,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该小说被称之为一首关于个体生命的赞歌,不仅对民族精神进行颂扬,还给人以鼓舞的动人力量。《热爱生命》除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外,小说中的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2.
莫莉 《现代语文》2007,(4):101-102
一、语文教材中存在着生命对话 语文教材尤其是教材中那些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选文不仅蕴涵了作者的生命情感、意志、认知、希望、信念、追求和精神,而且当师生对它进行解读时就蕴涵了师生活的生命体的各种体验。作者对文化有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呈现在对象化的选文文本中。教师对选文的解读有他自己的不同于作者和学生的生命体验,他需要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学生交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最大的优点就在抓住材料中的“生命重于一切”,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作者将真实的生活化作无声的泉眼.在不经意间喷涌出来的是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文章中对“生命高于一切”的分析议论、叙述感悟.都是那么自然真实。语言老练.也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文章的语言,5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生命犹如夏花般的炫烂.秋叶般的静美”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生命的美好,又如“和氏璧比不上它的圆润.黄金比不上它的光泽.钻石也比不上它的通彻纯洁.更比不上它的坚韧”运用排比修辞写出了生命的贵重。整篇文章语言富有个性.富有形象感。  相似文献   

14.
"生命论"连同其独特的言说方式,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之新风。但由于作者基于对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这一核心命题作不同解读,且使用的几个主要论据不够可靠,进而较大地影响了"生命论"的可信度。若按作者的分析视角即以生命哲学追溯大学本性,生命论实乃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还应该是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主要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关怀教育、生命姿态教育和生命体验教育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行走”是生命的常态,是生命行为的外在特征,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标志,而“思想”是生命的精华,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人性的光泽与荣耀,是人情与兽性的本质区别所在。青年作者沈建通的散文《行走浙江》及其《创作谈》,述说了行走过程中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认识,因与作者似曾相识的行走历程,所以就有了对文本诗性解读中的思考与诠释。  相似文献   

17.
"行走"是生命的常态,是生命行为的外在特征,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标志,而"思想"是生命的精华,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人性的光泽与荣耀,是人情与兽性的本质区别所在。青年作者沈建通的散文《行走浙江》及其《创作谈》,述说了行走过程中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认识,因与作者似曾相识的行走历程,所以就有了对文本诗性解读中的思考与诠释。  相似文献   

18.
教育面对的是人,必然重视人之为人的根本的有意识的生命。现实中的教育却过分张扬了其功利性,漠视了对人的生命及生命意义的提升从而陷入误区。只有充分理解了生命的特征,并在教育过程中唯知识、唯智力倾向,从整体的角度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才能使教育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散文教学中,通过鉴赏贾平凹关于生命主题的4篇散文,抓住作者的情思,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体验生命不同的成长内涵,体会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坎坷,不懈追求生命中的一切美好。引领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追求,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作者主要针对当前小学教育中有关生命教育中的挫折认识及思索,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