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霞 《怀化师专学报》1996,15(4):368-37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变革和根本变化,高等教育当然也不例外。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在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探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以此确定的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与此相配套,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社会中介组织,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由此可见,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问题,不再仅仅是高教理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改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开拓美好前程,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出的背景第一,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家统包统分”的毕业分配制度已被“在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就业制度所取代。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权越来越大,但由于大学生的职业观和高校的就业指导未能与时俱进,许多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竞争意识薄弱。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毕业就业指导方式,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变革和根本变化,高等教育当然也不例外。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在gO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以此确定的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处在深入改革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作了明确的阐述,指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也就是说毕业生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部分自主择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大学生要正确地完成这一选择,就必须具有基层意识。什么是基层意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基层意识,本文将对此作一探讨。1 大学生基层意识的内容“基层”这…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方法。与此相配套,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社会中介组织,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范围越来越广,择业的单位性质也越来越趋于外资、乡镇企业,或有实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方面的政策,不仅受到应届大…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到目前为止,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节、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已经建立起来。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当代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一定程度上已深入她们心中,“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意识逐渐被接受;另一方面,她们受传统择业观念、传统性别角色意识及一些错误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择业观出现明显的偏差,各种思想相互作用,使女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出多样化和复…  相似文献   

8.
王保义 《江苏高教》2000,(1):116-1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已由国家“统分统配”转变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随着人事制度、招生就业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改革师范就业机制,让师范毕业生走向市场已成为必然。 1.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师范生就业市场化提供政策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毕业生就业政策已由昔日国家“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转变为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落实就业单位”。通过几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对实施“中期改革方案”的认识与思考东北师大谷国峰,刘建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呼唤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大学...  相似文献   

10.
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违约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正从国家计划分配逐步向自主择业转轨,从“计划调节”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阶段,“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以及“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机制将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就业市场,自主择业、就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中的“双包”就业模式正逐步被“双选”的新就业模式所替代。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大增强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但由于对毕业生流向,对用人单位取向失去了原有的控制,导致一方面毕业生无单位,另一方面单位无毕业生,这种现象正逐步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赵文华,王佩军,安玉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进入了重大转折时期─—建立和培育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配置两个视角来探索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正由过去的统招统分转变为面向市场进行双向选择的自主择业,因而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一、分配制度的改革必然导致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毕业后能否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在校时的教学水平。因此要使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能够顺利而健康的发展,必须对高校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专学校毕业生普遍遇到了就业难的问题。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对于稳定毕业生的思想情绪,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保证中专教育的健康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对于学校来讲,指导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问题是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一、中专毕业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中专毕业生首先要转变“等待国家分配”的观念。一些同学认为自己是按国家计划招生的,国家给予分配是天经地义的,自己去求职谋业脸上无光,因此坐在家里等分配。这些同学的认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面对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招生并轨工作的完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体制已从过去“统包统配”的模式逐步过渡到实行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多数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目标是:改革“‘统包统’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近期目标是:“国家任务计划招收的学生,原则上仍由国家负责在一定范围内安排就业,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落实毕业生就业方案,并逐步推行毕业生与用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逐步由国家统一分配过渡到“国家政策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上来。这是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和国家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标志着高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所进行的一项有益的尝试。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项制度的改革、已逐步为社会所接受,为毕业生所认可。但我们还须承认,毕业生就业安排工作还未能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市场的形成,以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国家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逐步被“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所代替。使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就业市场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道路并不平坦,他们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消极心理,对帮助、教育、引导大学生顺利择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