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永铭 《班主任》2004,(5):9-11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协调好人际关系,在集体中能否与他人和谐相处,关系到他们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潜能能否全面开发.  相似文献   

2.
一、注重对学生科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例1]测量太阳高度。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能否独立地提出测量太阳高度的方案,能否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能否将自己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他人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正在着力于把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变到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要真正实现这种转变,必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  相似文献   

4.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新课程下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活动理念: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能力,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而今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不善与人合作,沟通意识淡薄。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群体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活动理念: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能力,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而今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不善与人合作,沟通意识淡薄.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群体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人与人之间能否协作共事,能否有效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吸取他人的观点等团队精神。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注意发现培养独生子女在学习中的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自认为效果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交往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实现创造性教育的重要形式,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是否具有协作精神、能否与他人真诚合作,已经成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生活空间,是培养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正>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幼儿期是社会交往开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幼儿在交往过程中能否与他人、集体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为成年后进入社会,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  相似文献   

12.
丁兆才 《考试周刊》2014,(7):138-13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地理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地理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春兰 《考试周刊》2008,(7):232-233
合作精神是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相互合作的意识或心理状态.在现代社会里是否具有协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成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阅读教学,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在于能否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否让学生主动地汲取经验,并完成对他人经验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5.
近二三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家对人的情商开发研究不断深入,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情商在人的一切成功要素中是最为重要的。由此可见,能否合理开发和培养人的情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成败。情商主要指人的非智力因素,一般地,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人能否正确的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是否有自信心;(2)是否热爱生活,关心他人,是否具备与人热情交往  相似文献   

16.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与发展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为了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形式。  相似文献   

17.
从信息公开的角度来讨论考试信息公开问题。对考试分数是否属于政府信息、考试分数能否自他人公开、考试分数的公开能否收费、考生能否核查自己的的考卷、考生能否申请自己的成绩单原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徐旨民 《中小学电教》2011,(10):114-115
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各科课程、获取交流信息能力的重要课程。听一场讲座和读一本书可以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与他人交流和写一些文章就是传递信息。一个学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的能力程度,将会决定学生能否准确,及时地获取语文知识,能否正确地传递有效的信息.也会决定学生能否向其他学科领域深入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键事件会对个体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影响留守儿童的关键事件一是外出父母是否与孩子建立起情感依恋,二是代养人能否补偿亲情需要,三是学校、老师、同学等能否成为留守儿童的"重要他人"。父母、代养人及学校、老师、同学等应关注留守儿童情感发展,给予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人具有社会性,完全孤立的人是无法生存的,在现代社会中能否与他人和睦相处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团队精神的标准,在竞争中能否与人密切合作,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是成就事业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接受必要的训练,使他们从小具备共处技巧,在生活、游戏中成为别人乐意合作的对象,赢得同伴的友谊和帮助,确保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