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法制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过"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确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化奠定了基础,但是实现区域经济法制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统筹区域发展既要包括东、中、西部地区,也要包括东北老工业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区域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是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振兴东北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振兴东北,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规划,全面整合,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从可持续发展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观念的新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缩小区域差距、兼顾“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发展、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虽互有关联,但内涵各有侧重:发展是状态的改善,持续发展强调过程,可持续的本质定义突出的是代际关系,协调发展着重的是处理人地、人人关系,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内在关系紧密,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强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高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对的、动态的、长期的,将随着区域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对这些观点的阐释,有助于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通过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向沿海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转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赋予了区域协调发展新的时代要求和新内涵.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以区域利益协调为主线,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领域,四大板块、主体功能区、经济圈与经济带三个空间层次的协调,着力构建地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场一体化加强、资源有效利用且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等五大目标的动态组合.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影响深远,意义非凡。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门章节阐述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次论坛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与会专家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与雄安新区、长三角地区等区域作为研讨对象,深入探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问题,为我国未来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主要依据国家政策,致使其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为依法保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并为解决区域间利益冲突提供法律依据,我国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基本法、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法和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法在内的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从建国后的地区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的地区非均衡发展战略到20世纪末拉开的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本世纪初实施的东北振兴战略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我们党不断研究、实践直至理论升华的结果,是全面总结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经验教训的必然,是切实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党面对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深入研究我们党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对于我们自觉地贯彻落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理性协调具有时空上的丰富内涵.环渤海区域理性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主要包括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协调、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协调、城市关系协调、城乡关系协调、产业布局协调、竞争与合作协调、市场机制与调控政策协调、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协调八个方面.理性协调是环渤海经济区理顺关系、加快发展的关键.落实理性协调发展战略应从区域一体化角度分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两个大局思想是邓小平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富、共富思想在空间布局上的战略抉择。这一思想不仅为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也为我们党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两个大局视角来探讨我国区域协调战略,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的差距,更好地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跨行政区民族是指某些聚居民族被行政体制客观地划分为不同政区、辖区和归属地而造成一族跨两地或多地的现象,在历史时期,这种民族治理模式在维护王权统治和区域稳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行政区隔和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协同机制已是时代所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人力资本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总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证明人力资本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我们应该提倡人力资本跨区域流动来进一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的发展思想,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依法治院、质量立院、管理强院和特色兴院,实现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和协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邓小平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发展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牧草资源、野生动植物和旅游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循环经济之路,靠“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使用”圆圈式的封闭型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四川旅游发展大会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各届旅游发展大会的主题、内容和它对各举办地、对四川、对全国的影响和作用。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它的召开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开发和创新新型旅游产品,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相关旅游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更加完善,整顿四川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改变旅游边远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通过发展旅游弘扬优秀文化,并且对四川旅游进行宣传,吸引世界游客来川旅游,促进四川旅游业发展,对全国各地旅游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教学应用型高校已开始转变观念,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但仍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氛围缺乏,科研与教学之间存在矛盾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转变理念,营造氛围,组建团队,更新与深化教学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促进科研与教学同频共振,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与“两广”接壤,属于湘粤桂边境地区,湘粤桂省际边境区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省际边境区域相对落后的地带“裂缝”。本文主要论述永州作为省际边境地区发展其区域经济的战略意义、经济地理特征和应采取的几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