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析地方高校图书馆临时员工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地方高校图书馆临时员工职业倦怠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危害图书馆员工身心健康、影响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抑制职业倦怠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图书馆员工,研究方法以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为基础,采用普查的方式,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员工在职业倦怠上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成就感,其次是缺乏工作热情;职业倦怠水平在性别、工作类型和员工性质上存在差异,在部门类型上不存在差异;年龄、文化程度、工资水平和总体倦怠水平存在相关关系,工作年限和职务高低与总体倦怠水平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学图书馆员工职业倦怠的几种表现和形成原因.提出解决图书馆员工作倦怠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图书馆制度建设的薄弱.图书馆应建立或完善职业准入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内部沟通制度、馆员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来缓解馆员的职业倦怠.本文分析了因这些制度的缺失或偏差而导致的职业倦怠,并对如何执行这些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长期困扰着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客观因素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文章通过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观察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找到抑制职业倦怠的有效解决方法: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增强图书馆员的自豪感;加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提高其自身综合素养,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走出职业倦怠的阴影和困惑。  相似文献   

7.
略论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形成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危害,认为在高校图书馆改进管理制度的同时,图书馆员应主动调整心态,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理念是避免和治疗职业倦怠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和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员在工作中遭遇了诸多的压力和制约,导致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倦怠情绪。为改善图书馆员工的职业倦怠现象,笔者提出将EAP策略应用于图书馆,在调研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制定职业规划等措施,帮助员工提高职业技能、激发工作潜能,促进其积极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9.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长期困扰着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客观因素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文章通过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观察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找到抑制职业倦怠的有效解决方法: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增强图书馆员的自豪感;加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提高其自身综合素养,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走出"职业倦怠"的阴影和困惑.  相似文献   

10.
张容 《大学教育》2022,(2):167-170
图书馆工作的重复性、枯燥性使得馆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馆员一旦出现职业倦怠就有可能会消极对待工作,这样势必会影响图书馆发展。文章选取285篇CSSCI期刊的相关文献为样本,通过高频关键词词频分析、共词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以及中心度分析,梳理出国内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研究的主题与趋势。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倦怠、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是目前国内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主题研究的热点,青年馆员、心理干预、快乐工作是其未来研究的重点。文章还就如何减少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流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图书馆流通工作存在着服务观念落后,服务方式单一被动,流通工作不被重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当转变服务观念,以读者为本,主动服务,提升服务档次,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设备,加强队伍建设,实行全开架服务,才能提高馆藏书刊的有效利用,向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图书管理工作中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失去工作兴趣,找不到自身的价值,出现职业倦怠。改变职业倦怠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文章简要分析了职业倦怠,对图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了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院图书馆本科学历人员偏少、女性比例大、专业人才缺乏,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外语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才能满足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发展和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高校内部体制及图书馆自身工作性质的影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已成常态,具体表现在馆员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要有效化解馆员职业倦怠状态需从图书馆文化、图书馆制度设计和加强馆员心理干预三个维度入手。  相似文献   

15.
图书文献资料在高校图书馆读者中发挥着网络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就读者利用图书馆及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于威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4):92-93,109
职业倦怠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的基础性工作都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和学院的稳定与发展。本文以对某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进行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准,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克服和应对职业倦怠进行了阐述,期待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增强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17.
游船员工的职业倦怠由相对封闭的高压力工作性质引起,直接影响游船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游船员工的工作状态恶化,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了解游船员工的职业倦怠水平和特点,对于消除游船员工的职业倦怠、提高工作绩效和稳定游船职工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MBI—GS职业倦怠量表修订版(中文版)对湖北省三峡地区的230名游船员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游船员工其职业倦怠水平无显著差异,但不同专业、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年龄的游船员工其职业倦怠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还发现:游船员工与饭店员工在职业倦怠水平的高峰出现时期、婚姻状况等因素对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图书馆专业队伍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琳 《培训与研究》2005,22(3):129-131
本从学习型组织理论概述入手,阐述何谓学习型图书馆,探讨学习型图书馆专业队伍的继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但在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进而影响其教学和育人。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为例,通过探讨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提出了从社会、学校和个人等三个方面着手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d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associations of faculty burnout with psychosocial work environments, using the job resources-demands framework. A sample of 2,229 faculty members (57.1% male) throughout public universities in the Czech Republic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comprising measures of burnout and psychosocial work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Copenhagen Psychosocial Questionnaire II. We formulated a structural model that hypothesised a positive effect of job demands (quantitative demands, work-family conflict (WFC), job insecurity) and a negative effect of job resources (influence, social community, role clarity) on burnou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burnout was WFC, which had a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burnout and mediat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quantitative demands on burnout. Further, a small direct negative effect of age and an indirect positive effect of involvement in research grants and administrative paperwork on burnout were observed.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niversity management can most effectively address burnout in academic staff not only by implementing policies that reduce WFC, workload and administrative paperwork, but also by providing more job resources to younger faculty and faculty involved in grant-based proj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