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校园情境中的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情境中由于不当教育方式及不良校园氛围等原因而给少年儿童造成了不少影响深刻、发生效应又相对迟滞的隐性人身伤害。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我国十城区的调查显示,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主要包括体罚、心理惩罚和不良校园文化氛围三类,其影响不容忽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预防和救济。  相似文献   

2.
一个幼小的生命,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其成长的日日月月,在沐浴着父母亲人、师长及社会关爱的同时,来自外界的各种伤害也像阴影时时笼罩在身旁。少年儿童伤害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当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为避免学生安全事故殚精竭虑时,相对于显性的伤害,那些无法预料且不时发生的隐性伤害,却很少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一、校园隐性人身伤害及表现形式对少年儿童而言,隐性人身伤害发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场所。在校园中,隐性伤害主要是指人为地对身体和精神所造成的伤害,即校园情境中由于教育方法、管…  相似文献   

3.
王秀英 《陕西教育》2010,(7):116-117
200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劳凯声教授和中国少年儿童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共同主持完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课题。对校园中少年儿童的隐性伤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北京、上海、重庆、山西、山东、湖北、陕西、广东、浙江、辽宁等10省市近6000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在校生中进行的问卷调查.为我们认识校园隐性伤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实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由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和中国少年儿童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共同主持完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课题,对校园中少年儿童的隐性伤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北京、上海、重庆、山西、山东、湖北、陕西、广东、浙江、辽宁等10省市近6000名小学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由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和中国少年儿童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共同主持完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课题,对校园中少年儿童的隐性伤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北京、上海、重庆、山西、山东、湖北、陕西、广东、浙江、辽宁等10省市近6000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6.
书讯     
近年来,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件屡见报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加合理地处理、防范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件,增强法律意识、保险意识、安全意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了“中小学生人身伤害的处理与防范”课题研究。本书包括《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的现状、问题及其预防》的主报告及13个子报告,主要探索少年儿童人身伤害发生的基本规律及发生原因;总结防范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的成功经验,帮助全社会增强对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的防范意识,并提出操作性较强的防范对策和少年儿童人身伤害事件处理建议。劳凯声孙云晓主编新焦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张艳萍 《教育》2012,(36):28-29
学校校园本是社会中的净土,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天堂;但近年来各种伤害学生身体或生命的校园暴力事件频频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人们却忽视了另外悄然发生的校园隐性伤害。这种伤害往往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由于学校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不善或失当,以及学生群体的不良行为而造成的,藏匿于校园中的难以估计、影响深远的伤害形式。它正渐渐吞噬着学生健康的灵魂、扭曲着他们正常的人格,已经成为制约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因此,当前加强中小学校园隐性伤害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校园情境中隐性伤害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伤害 ,是相对于显性伤害而言的 ,是一种不太明显的伤害类型。显性伤害的表现和其后果往往比较明确 ,一看便知 ,不会造成人们过多的争议和迷惑 ;而隐性伤害则是以一种比较隐蔽的形式出现的 ,往往不易被人察觉 ,或不被人们认为是伤害。校园中隐性伤害主要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人为地对身体和精神所造成的伤害 ,另一种则是由外在物质设施的不当而引起的身体或精神的伤害。本篇所要讨论的主要是前者 ,即那种对青少年人身所进行的不太明显的、发生效应较为迟滞的隐性校园人身伤害。这种伤害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它造成了青少年人身权的侵害 ,形成少…  相似文献   

9.
正校园隐性伤害,伤害的是学生心灵,损害的是教育形象,危害的是社会发展。那么,如何预防校园隐性伤害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一、加强宣传、转变观念,营造促进教育良性发展的社会氛围社会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优劣的标准,学校唯成绩求生存,致使"师源性"隐性伤害不断发生。对  相似文献   

10.
2004年3月26日是我国中小学第九个“校园安全日”。多发的安全事故、无效的安全教育、形同虚设的安全制度、复杂的法律纠纷,这些已经使得校园安全成为广受讨论的热点。安全日里话安全,出示焦点数据、剖析典型案例、导读最新法条,支招校园安全!出示焦点数据2001年至2002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进行的“中小学生人身伤害的处理与防范”研究,在全国10个地区对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进行了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社会调查。调查发现:游戏和运动中受伤居校园伤害之首10个地区抽取的5846个12岁至15岁学生中,…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体罚这种显性的教育暴力而言,教师的语言伤害对学生的危害具有迟滞性和隐蔽性。因此,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语言伤害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危害,学校和社会也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挖掘语言伤害存在的原因,努力遏制语言伤害的出现对于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转型及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成为一个日趋严重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文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动机、手段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客观上要加大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庭审方式改革力度,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中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指导原则;探讨了在审理中应该采取何种庭审方式才能更加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审判效率。  相似文献   

13.
潜在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作用机制和蕴涵的教育价值日益成为当前高校课程管理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它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统一的特点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双重影响决定了对其实施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高校潜在课程的生成系统由校园物质环境子系统、校园精神心理文化子系统、学校组织制度子系统共同构成,它的实施系统则是一个切口小、铺面大、时间长、难度高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对潜在课程上述两个构成系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隐性课程就是校园文化的存在形式。它是指教学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它包括物态环境和精神环境。隐性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优化学校的物态环境主要是对校容校貌的美化、绿化、净化、活化。校园精神环境时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都产生深刻的影响。隐性课程中校园文化对培养学生的高素质都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5.
Despite strong polit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ility literacy amongst the UK graduates, embedding sustainability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met with widespread indifference, and in some cases, active resistance. However, opportunities exist beyond the formal curriculum for engaging students in learning about sustainability. Previous research has highlighted the potential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for experiential, place-based learning about and for sustainability. This has been conceptualised as the ‘informal’ curriculum, consisting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student projects linking estates and operations to formal study. However, the impact of the so-called ‘hidden curriculum’ (the implicit messages a university sends about sustainability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values) has been overlooked as a potential influence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behaviour.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mall-scale research project which utilised a phenomenographic approach to explor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hidden sustainability curriculum’ at a leading sustainability university.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elping students deconstruct the hidden campus curriculum may enhance aspects of sustainability literacy; develop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bout sustainability and creating solutions to sustainability issues, enabling evaluative dialogue around campus sustainability and also self-reflection, which could be transformative and translate into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 change. This research is transferable to other contexts.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普通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我国普通高校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对学生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其与学生最基本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其中,在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发放,档案管理,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等方面是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在奖励,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校园秩序管理,与专业知识有关的管理等方面为内部行政法律关系。此外,在公产管理,学生公寓租用,饮食服务和学生校园伤害等方面与学生之间为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化、流行化、网络化在丰富校园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建设现代化的、先进的高校化,对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谈高校保卫工作中的行政处分与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处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是高校保卫工作中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不仅要用行政处分使违法违纪者受到惩处,而且要造思想教育切中要害,使其认识到处分的目的是维护包括自身利益在内的整体利益;认识到违法违纪的危害性,从而培养起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达到预防违纪违法、维护校园治安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校园伤害事故影响已经从校园内辐射至全社会,杜绝校园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固然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违法犯罪的震慑和打击力度,但更需要的是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大安全观是拓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