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 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紧密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理解法治、德治及其相互关系,对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要的治国方略.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提高认识,并认真地研究、贯彻和落实.惟有如此,才能保证"以德治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1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为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如何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此近期高教理论界关于"以德治国"的学术研究比较活跃,进而将"以德治国"的思想和理论应用到治理高校的实践之中,研究"以德治校"的具体思路和实践方略,以全面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方略,有着传统的思想渊源,它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的统一体;"以德治国",要与时俱进,要建立一系列的教育、规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学校贯彻"以德治国"就是要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只有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真抓实干,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各种错误倾向,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并把"以德治国"提到与"依法治国"一样,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意义十分重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非常重要,对一个国家治理n来说,二者缺一不可. 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共产党员继承传统美德,体现时代特色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与制度伦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道德自身的不完满性及其制度对品行的形塑功能,"以德治国"的贯彻,不仅需要强化道德教育,发挥道德的规劝力、内省力和向善力,而且需要制度的载体,把"以德治国"的方略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实处.  相似文献   

10.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有其深远的文化根基,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合理概括和理论提升。分析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可以探寻出"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