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港新闻传媒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的展望谢骏编者按1997年7月1日,当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的上空时,她一百五十余年的殖民地历史便宣告从此结束。作为纪录社会发展的新闻事业,当然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香港新闻业的过去、现状如何?展望1997年7月1...  相似文献   

2.
恶性竞争下的香港新闻业黄煜,俞旭1995年12月,香港报业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减价大战,几份主要中文报纸突然间分别大幅减价,从原先的5元一份下降至4元,2元,1元不等。这场报业减价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传媒竞争激烈、劣败强胜的情形。在以下几个部分中,...  相似文献   

3.
在迎接和庆祝香港回归的过程中,香港的新闻媒体起着特殊的作用。香港的特殊政治、经济、地理等条件,使香港新闻业有许多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从历史上看,香港报业有着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它是中国内地各种势力宣传各自观点、进行舆论交峰的窗口。这是由于香港是一个经贸上的自由港,港英当局对新闻媒介的管理也基本上实行“立法严,执法宽”的政策,只要不发表“憎恨英王室或香港政府”的言论,左、中、右各种观点的报刊均可在香港注册发行。在满清统治本期,由于清政府对言论出版限制极严,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荆成 《青年记者》2005,(9):44-48
8月9日至18日,应台北市广播电视制作商业同业公会之邀,山东省台办、外宣办组织山东新闻传播业考察团赴台,先后参访了中国电视公司、TVBS电视台、台北市广播电视制作商业同业公会、中国时报等新闻媒体和机构,与新闻业人士以及一些友好人士作了交流。19日至20日返回时,在香港作短暂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后,香港新闻业由此而形成了左中右并存的局面。港英当局一方面让左右舆论自由发展,其中或许有以使左右势力互相抵销的用心,同时则制定了《刊物管制综合条例》,加强对新闻业的控制。首宗根据条例审判的案件,是1952年“三·一事件”中的《大公报》案。此后援引该项条例的案件,是1967年“反英抗暴”运动引起的“三报停刊案”。三家报纸成为港英当局制裁对象,各被判停刊半年,主要负责人各被判入狱3年  相似文献   

6.
最新一期《紫荆》杂志,刊载了新华社香港分社副长张浚生有关新闻工作的一次讲话。张浚生在讲话P,对香港新闻工作者在回归祖国重要历史时刻的责王、新闻业与法律的关系、赴内地采访及新闻自由与9律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张浚生说,现在香港正处在一个历史的重要时N,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大家在这一历史时刻,一定会认真考虑一下一个爱国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张浚生认为,如果从法律的层面来说,基本法中已经对保障新闻自由有明确的规定,现在香港所享有自新闻自由,到九七年之后,不仅不会减少,而且只有苦多。九七年之后香港实行的还是大家原…  相似文献   

7.
田浩 《新闻界》2023,(8):14-23
近些年,全球新闻业都尝试开展一系列实践转型来回应受众疏远新闻业这一行业危机,介入性新闻在其中有突出的影响力。在实践层面,介入性新闻主张通过提升卷入度、构筑情感体验以及助益社群行动等手段来为受众设置积极的参与平台,进而带动受众的参与行动并以此来提升受众对新闻业的依赖与认可。在理论层面,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生产趋势,介入性新闻代表着数字新闻业对新的行动者协作体系的探索方向,新闻从业者需持续伸张数字新闻业的助益型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闻业对于构建基于亲密关系的数字公共生活体系的积极意义。但这一生产趋势的普及化仍然面临着诸多组织文化与社会环境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民族新闻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兴起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百余年来,少数民族新闻业走过了艰难曲折而又迂回发展的道路。如今,呈现出空前繁荣景象: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像为其信息载体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全面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业队伍日益壮大。少数民族新闻业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我国民族大团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民族新闻的定义及民族新闻工作的特殊规律,做出既符合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规律又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  相似文献   

9.
关键事件意指能够影响新闻业运作模式,甚至可以动摇新闻业在人们心目中形象和地位的事件。这一概念肯定了新闻业的“不确定性”,即新闻业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在重要的阶段或时刻发生某种转向或是变化。新冠疫情也被西方新闻学界视为影响新闻业的关键事件之一,在疫情期间,新闻业的生产模式与其社会意义都发生了显著转变。本文通过使用“职业角色、新闻生产和新闻合法性”框架对西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透视西方新闻业在关键事件中发生的转变。尽管由于语境差异,中西方新闻业在新冠疫情中的变化可能存在些许差异,但全球新闻业的共通性又可以使我们通过对西方新闻业变迁的解读,重新审视中国新闻业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境遇和变迁。  相似文献   

10.
报业集团化自本世纪初出现以来,在西方新闻业中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很大规模。在美国、欧洲等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中,报业集团掌握和控制了绝大多数的报纸,在新闻业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实影响。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报业集团化也有了较大发展。了解和研究当今世界报业集团的发展原因,对改革和探索中的我国报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报业集团化的发端.开始于本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新闻业自身规律的作用,报业集团有了长足的发展。美国的新闻业十分发达,报业集团的规模十分庞大。全国前12…  相似文献   

11.
陈露菡 《传媒》2023,(22):40-42
ChatGPT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拥有远超前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创作能力与更接近于人类的交互能力。从数媒时代到智媒时代,以技术驱动为显著特征的新闻业,面临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更迭而带来的现实挑战,但也拥有了打破数媒时代传播格局的全新机遇。展望未来发展图景,新闻业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自身转型升级,重塑新闻业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12.
真相是新闻业的“上帝之词”,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被质疑中。本文取径元新闻话语理论,以美国著名新闻主播谢泼德·史密斯的职业变动为窗口,透视美国当代新闻业的真相观念和自我呈现,并结合受众话语批判性地审视这种观念和自我呈现。研究发现,新闻业的真相观念有所变化且存在矛盾,但仍然将其建构为最高理想,并仍然以真相仲裁者的身份自居;但是,美国新闻业的过度商业化取向和结构性痼疾及全社会的认识论危机带来了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也使有良知的媒体精英处境尴尬。本文的目的有两个:为理解美国当代新闻业的真相观念及其与真相的关系提供最新的观察;为理解当代公共传播现状提供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英美新闻职业面临的危机与伦理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媒介的功能决定了媒介的角色和性质(nature),特别是当涉及伦理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媒介的三个层次的角色和性质:作为一种职业的新闻业,作为一种政治体制的新闻业和作为一种商业企业的新闻业。三是相互依赖的集合体(trinity)。其实,媒介的伟大使命与赚取利润的  相似文献   

14.
即便在当前新闻业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干预新闻业的举措在美国也难有进展,原因何在?本文从社会想象的角度将此视为文化变迁的问题,以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为中心,从话语和行动两个层面考察美国新闻业从1890年代至1940年代的发展过程。美国现代新闻业从1890年代的矛盾状态里起步,蕴含未来的多样可能性,到新政年代,“国家干预新闻业”作为传媒新观念变得清晰,但制度改革的可能性却悉数消失。本文认为,在新观念被制度化之前,新闻业已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成为制度变革的重要阻力,而美国左翼政治力量一直比较薄弱,则是制度变革在社会结构上的深层限制。但是,新观念起源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重大变迁,并不会因受挫而消失,而是一个有待实现的社会想象。  相似文献   

15.
俞颂华是中国新闻业老一辈的大家,三十年代主当时发行量最大的《申报》笔政,创办《申报月刊》,为业内外人士所推崇。抗日战争初上海陷落敌手后,拒绝敌伪的诱胁,避居香港执业,节操亦堪矜式,这都是人们所熟知的。  相似文献   

16.
2014年的中国新闻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乏亮点,但是困惑与惶恐却在难以遏止地蔓延。在新闻业不可避免地进入急剧变革的时代,坚持对虚假新闻的批判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我们认为,决定新闻业命运的除了行业热议的渠道、用户、数据、模式等之外,新闻本身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不管新闻业的形态、媒体的样式如何变化,这些攸关新闻业文化权威的质量、标准、价值,仍是新闻业在日益变幻的媒介环境下安身立命之所在。从这个意义来看,本刊持续多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大数据时代随之来临,大数据技术不仅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当今的新闻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尽管对大数据时代是机遇还是挑战的争论较多,但本文认为,大数据时代给新闻业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只有对此进行辩证的认识和分析,才能使新闻业更好的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动新闻业改革和创新。本文对大数据时代给新闻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给新闻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就新闻业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对新闻业在大数据时代实现新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杜永利 《新闻窗》2007,(4):78-79,93
在美国发展历史上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转化的关键时期”,“美国报业巨匠”普利策凭借其独特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报业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办报作为一种重要事业的时代”。中国加入WTO之后,处于同样类似社会转型期之中的中国新闻业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全球新闻业的生死竞争。剖析普利策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借鉴普氏报业奇迹的“看家本领”,对于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新闻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23)
<正>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业的危机与变革是当下全球媒体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成为新闻业研究的热点领域。在中国,过去十余年,互联网也在深刻地重塑着新闻的形态、新闻业的生态与我们的新闻体验。互联网改变了中国新闻业的产业结构、受众结构、股权结构和权力结构,同时也影响着新闻生产实践的变革。而在新的重构过程中,消解与促进、挑战与机遇因素并存,新闻业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3,(8):75-80
赞比亚的新闻业与其他非洲国家一样,也是由殖民者带来的。独立后该国的新闻业发展缓慢,除了国家经济落后外,当权者强化对新闻业的控制也是主要原因。本文论述了该国新闻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谈到该国新闻业存在的专业化和职业道德诸问题。2012年,该国出现独立的新闻业组织,政府承诺部分国营私有化。作者认为,赞比亚新闻业的独立和自由发展,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