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课堂建构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课堂既是理想课堂,又是全新的教育追求。它是生命价值的依托,和谐互动的舞台,多元共生的田野。基于课堂生态特征的解读,回首我们现实的课堂,不难发现存在着很多失衡因素,构建生态和谐的课堂已经迫在眉睫。课堂的生态定位要求作为生态主体的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解读,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途径的采用,教学评价模式设计等方面来建构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生态视域出发,以"双减"政策为契机,结合当下地理课堂生态的异化表征,从价值追求践行"生本"取向、教学目标立足生命整体、教学内容重构学习单元、教学方式生动多样化及师生对话生成、学习评价动态生成六个方面,提出地理课堂"减负增效"的理念追求与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生态课堂所谓生态课堂,就是借助生态学的方法,以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考察课堂教学,从学生、教师及课堂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探索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就其内涵而言,"生态课堂是以生态的思想、态度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以尊重生命的价值为前提,以自然、和谐、效率、互动、尊严的课堂环境为平台,以师生富有个性、自主、创新、协调、发展为方向,以追求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为目标,使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物理生态课堂由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因素构成,教学进程中彼此之间相互影  相似文献   

4.
生态价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是多维价值取向.注重生态价值,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其重要内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需要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其中,价值观方面的革命最为根本.只有纠正传统的价值观,将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当代人的价值与下代人的价值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走向全面、长期和持久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追求是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引领下,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模式.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民性价值追求的理论渊源,传统中华文化生态智慧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人民性价值追求提供了文化底蕴.历届党的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人民性价值追求提供理论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早期扎根基层围绕生态建设的实践和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人民性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深入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追求来源,对于坚定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学生态课堂:内涵、价值与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生态课堂是教育生态学理念与学科本质特性在数学课堂中的一种有机融合。其价值在于:生态群体互动性可以得到更好的凸现,个体差异与生命价值可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与数学情感能够得到动态的平衡。其生成的路径是:激活数学课堂生态因子,唤醒数学课堂生态;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平衡好数学课堂生态因子;关注触及数学本质的教学,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教改一路走来,其风貌发生喜人的变化。随着对教学要求的提高,打造生态课堂,已是追求。本文从教师教学理念的角度谈谈如何打造生态课堂,营造绿色高效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8.
构建优质的课堂生命体,形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有机体是生态课堂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课堂生态的重要内涵。基于生态视野的大背景,以聚焦"敏感因子"为关键渠道,借助生态位理论、生态承载力原理和生态补偿机制重新设计课堂。通过教与学的生态位分析、生态演替分析和动态平衡分析,从而确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调控评价反馈,让课堂真正实现一种生态气候,激活和唤醒每一个学生的能量潜质和人格素养。  相似文献   

9.
"生态课堂"要求遵循课堂本质,促使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探究思维和学习习惯.课堂教学要回归自然,还原课堂本质;要冲破预设,追求动态课堂;要扎实显效,构建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学生态课堂关注由学习共同体组成的生态系统,关注课堂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其目标是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生命质量得到整体提升。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核心是营建自由、自主、和谐、开放、富有磁性的"生态场",关键是在把握数学本质的前提下,追求自然、顺应自然、激扬生命、激荡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生态课堂上飞扬。  相似文献   

11.
数学生态课堂关注由学习共同体组成的生态系统,关注课堂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其目标是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生命质量得到整体提升。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核心是营建自由、自主、和谐、开放、富有磁性的“生态场”,关键是在把握数学本质的前提下,追求自然、顺应自然、激扬生命、激荡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生态课堂上飞扬。  相似文献   

12.
孙玉富 《文教资料》2013,(27):141-142
“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生活德育.“生活化”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生活化”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生态课堂”是“生活化”课堂的追求.打造“生态课堂”,是落实品德教育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课堂生态的内涵及研究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生态的内涵涉及课堂生态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三个方面。教师、学生和环境构成课堂生态的结构;课堂生态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的特征;课堂生态具有中介与传递、加工与建构、调整与适应、促进与驱动等生态功能及其动力机制。这些内涵具有跨学科与普遍性意义。课堂生态研究应选择三种价值取向,即整体性取向、互动性取向和平衡性取向。  相似文献   

14.
走向课堂的生态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论与生态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宇宙论,控制、分离与线性等现代课堂病理都可归为机械论主导。走出机械论带来的课堂误区,关键在于从生命关怀出发,确立课堂生态和谐的理念,追求课堂生活中人与人、人与课程及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生态电视是使用生态学的观点观察、分析、反映人类的精神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现状及问题,在人的意识深层嵌入生态文化指令,倡导生态化行为,引导人们正确地化解各种生态问题,追求精神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和谐与平衡的电视形态.本文主要分析生态电视的教育价值以及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育生态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生态研究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宏观教育生态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教育生态研究的可能与必要、教育生态研究的对象与目的以及教育生态系统研究方面。微观课堂生态研究进展主要是把生态作为价值取向和研究视角去研究课堂。我国教育生态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水平和研究方式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物种形成的地理、气候、水质、土壤、生物链)是物种成型的前提和关键,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物种自然会存在差异。自然环境给予物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把这个道理引申到聋校数学教学,同样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因为课堂也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它就像是聋生生命成长的原野,与聋生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如何使聋校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成为聋生成长的乐土,就成了一线教师追求和向往的目标。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詹明道认为:"生态课堂应当建立以实践生命价值追求,以民主效率为管理前提的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从而取得数学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生态的课堂应是以人为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是由学生、教师和教室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强调营造舒适安全的生态场,倡导经济适用的教学环境,追求低碳高质的课堂生活,其核心是每个学生自主、自由且有个性地学习,本质是在共同学习中让各种生态因子圆融互摄,实现生态位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9.
吴素敏 《广西教育》2008,(16):38-39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其特点是用生态学的视角关注课堂中的生态元素,追求课堂的和谐,尤其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从音U析案例出发,谈谈我对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0.
对生态课堂中生态要素的认识和相互间关系的研究处理,直接影响生态课堂的效率。使生态要素间的关系和谐统一,课堂效率得到优化是作者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作者深切认识到,加强师生、生生、师师间的互动可以让物理生态课堂变得"美"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