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衔接技术的一般概念所谓衔接技术就是把滑步所获得的预先速度和良好的超越动作很好地运用到最后用力当中去(也就是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一刹那时的动作结构和动作节奏)。衔接技术的主要任务是把滑步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良好的用力姿势不停顿地过渡到最后用力。另一方面是滑步结束用力开始的瞬间在动作结构上应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动作,为加长最后用力的距离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纠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教师组织教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在普通中专滑步推铅球教学中,在掌握滑步和最后用力技术动作上,常见的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二三例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纠正错误的方法,仅供教学参考。教学中的练习顺序:徒手练习,持轻器械练习,完整技术动作练习。1滑步技术上的典型错误、分析及纠正1.1滑步时向上跳、滑距短l·1·l原因分析(l)没能首先向投掷方向移身体重心,就蹬右腿开始了滑步动作。(2)左腿摆动幅度和力量较小。1.1.2纠正强调“先移重心”,再作滑步,并要求沿步达…  相似文献   

3.
图1:从低姿势开始,屈膝团身。图2~4:滑步开始,左腿后摆,右腿蹬地。图5~6:右腿滑步,右脚紧贴地面滑动。左脚落于圈的前沿,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势。图7~17:最后用力。在良好的左侧支撑情况下,完成身体向投掷方向转动和投掷臂的爆发用力。图12: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4.
图1:从低姿势开始,屈膝团身。图2~4:滑步开始,左腿后摆,右腿蹬地。图5~6:右腿滑步,右脚紧贴地面滑动。左脚落于圈的前沿,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势。图7~17:最后用力。在良好的左侧支撑情况下,完成身体向投掷方向转动和投掷臂的爆发用力。图12: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5.
刘勍虎 《中华武术》2010,(10):50-51
滑步推铅球技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身体移动决、重心起伏小,滑步结束后要使身体处于最后用力的最有利姿势,也就是超越器械的动作姿势。滑步技术动作过程的要点有四。(以右手持球为例)  相似文献   

6.
以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运动学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如下:巩立娇滑步技术阶段具低起投速度,滑步时间和距离短,滑步速度慢、摆动动作幅度小、躯干下压幅度小的技术特点;转换技术阶段保持了铅球与身体重心的同步运动节奏,躯干保持滑步姿势的能力强;动作幅度大,身体重心起伏小,运动速度稳定的技术特点;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与铅球运动速度节奏合理.具有用力时间短、动作幅度大、出手角度小和出手速度快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滑步时,重心上下起伏或跳步 (一)产生的原因 1技术动作概念不清; 2.下肢力量不足。 (二)纠正方法: 1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清楚,并帮助学生做徒手滑步动作; 2.加强下肢力量练习。 二、最后用力时,左肩、左臂向左退让 (一)产生的原因 1.想用退让动作加强推球的力量; 2.由于换脚过早.左脚后撤时,同侧肩、臂也随之左转; 3.概念不清楚。 (二)纠正方法 1.教师用手抵住学生的左肩,使之形成正确的动作; 2.讲清动作要领,学生做徒手或有球的模仿练习,加深体会正确技术; 3.强调球出手时,有意识固定左肩。 …  相似文献   

8.
桑普拉斯(从古至左)1.向上抛球。2.身体在右侧是一平面。3.重·O放在前脚,左腰部向前突出。4.向上伸直身体。5.身体向前的同时击球。6.用力转腕。7.一步跨入场内。格拉夫(从右三左)1.用手掌轻握球。2.双手上举向上抛球。3.重心移至前脚。4.左手有力地放下。5.至击球的瞬间,脸部方向保持不变。6.拇指向外使手腕向内转J.保持身体姿势不变。伊万尼塞维奇(从右至左)1.在屈膝的同时向上抛球。2.有力地转动上体。3.充分地展开胸部。4.向上伸直身体。5.在场地内侧击球。6.保持身体的轴线。7.挥拍动作要完整。辛吉斯…  相似文献   

9.
铅球技术     
动作结构滑步最后用力 ’ 缓冲注释:铅球技术包括下列阶段:预备阶段、滑步、最后用力、缓冲。注释:铅球置于手指和手指根部;用右手将铅球按于颈前部。注释:左腿上提,右腿微屈;左腿用力后摆;用脚跟滑步(1);肩部朝向投掷圈的后部。·35·准备最后用力 l 缓冲准奋 I 滑步缓冲注释:两脚迅速交替落地,右脚先落地,左脚后落地;两脚转向投掷方向。注释:最后用力开始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快速伸展右腿使髋部转向前方(1);提肘推球(2);左膝伸。·36·校园体fl i} 0 滑步缓冲注释: 最后用力的同时,伴随右腿的快速伸展; 伸左腿,完成发力动作。_隹备 ’ 滑…  相似文献   

10.
<正>一、滑步技术动作分析滑步主要包括侧滑步、前滑步、后滑步以及滑跳步(防守小碎步)。侧滑步时双脚平行站立,双膝深弯曲,上体略前倾,双臂侧伸。向左侧滑步时,左脚向左侧迈出的同时,右脚蹬地滑动,向左脚靠近,双脚保持一定距离,左脚继续跨出;  相似文献   

11.
地趟拳     
5.跳跃双扑掌──狸猫捉鼠双扑爪 动作说明: (1)接乌龙绞柱起身,右脚抬起,右脚踏地跳起,身体腾空右转,两掌随右转体在空中由前向下、向后再向上分抡,双腿在空中屈膝后摆,展胸挺腹。(2)收胸腹,两掌两脚同时急速下补,变成左仆步,两掌扑地,上体下俯靠近双臂,目视前方(图1、2)。 要求: 从起跳到双扑掌,整个过程要协调一致,同时进行,不要间断。 6.分手下踩──野马 分鬃迎风 踩 动作说明: (1)接上动,身体起立,右脚向前上步,同时,两掌交叉从身前向上分,左掌在上右掌在下,掌心朝下;经头上向两侧至腹前交…  相似文献   

12.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身体动作用力部位多,发力时间短,对身体协调用力的要求相当高,其中包括身体位置的改变。如此多的教学要求要想在6个教学时数里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各技术阶段分析 1.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包括握球、持球,预备姿势,背向滑步,最后用力和维持平衡四个阶  相似文献   

13.
<正> 撤换步推铅球技术由于是两腿交换,身体稳定性较好,易于最后用力,铅球在移动中的停顿少,因此,与滑步技术相比,撤换步技术有利于发挥初学者的能力。撤换步推铅球技术 (以右手推为例) 预备,投掷者持球(持球法同背向投法)站在圆圈内靠近后沿处,背对投掷方向,左右脚前后开立,体重放在左脚上。上体前屈,左臂自然下垂,两腿弯屈到适宜程度(如图一)。开始时左腿用力蹬地,重心后移,同时右腿后撤,脚尖内转,以前脚掌外侧着地过渡到全脚掌,紧接着左脚迅速向投掷方向撤换步,为最后用力创造条件,(如图二)。撤换步的  相似文献   

14.
一、立定跳远的技术划分 立定跳远可分为准备姿势、蹬地、腾空和着地四个阶段,其中蹬地动作是关键。 (一)准备姿势 立定跳远的准备动作,是两臂预先上举和提踵,然后下蹲(髋膝关节屈,踝关节伸),两臂用力后摆,身体总重心下降。 (二)蹬地 起跳时,当身体向前倾的一瞬间,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迅速蹬伸,两臂前摆,最后通过有力的足迹屈踝关节蹬离地面。 (三)腾空 两前上摆,胸部向前上方挺,提腰,成展体挺身姿势。 (四)着地 准备落地时,两腿屈膝高抬,上体前倾,在脚触沙坑前,两腿尽量向前伸直,此时上体不应过分前倾。两臂由…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投掷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3名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的整个滑步和最后用力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巩立姣滑步距离过小、用时过多,但整个加速节奏较好;李玲过渡时间过短,超越器械的效果不好,最后用力的幅度小、距离短,整个用力节奏不好;李梅菊滑步阶段身体重心上下起伏的程度小,加速节奏比较好,不足的是最后用力的时间偏长.  相似文献   

16.
投掷铁饼技术共分为预摆、旋转、最后用力、维持身体平衡四个阶段。初学者投掷铁饼对超越器械的形成、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由后向前的发力路线这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的掌握尤为重要。针对初学者特安排下列几个训练手段。一、超越器械的形成超越器械是在投掷铁饼运动中旋转最后阶段,最后用力开始前,身体(尤其是下肢)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运动,造成髋部横轴运动速度超越肩部横轴的运动速度,器械落在身体后面,使身体处于扭紧状态,形成下肢在前,上体在后的倾斜姿势。这时,身体向右倾斜(左脚、左髋、躯干左侧成一直线),左臂微屈于体前内旋、含胸、收腹,保持肩轴与髋轴扭紧,即所谓的"超越器械"动作。它是增加做功距离的一种表现,为最后用力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背向推铅球的滑步技术复杂,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难点,因学生单手持一定重量的铅球单腿支撑滑动,往往造成身体的起伏而出现停顿或减速,影响最后用力的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推铅球“双腿滑步”技术,其技术优点有:1)动作结构自然简单,易掌握,见效快,符合中学教学的实际与特点。2)双腿支撑依次滑动速度快、重心低而稳,易形成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便于急骤发力。现将“双腿滑步”动作要领介绍如下:因其它几部分动作要领同现代推铅球要领相同,不作重复介绍。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李荣祥标枪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李荣祥在1995年太原全国田径锦标赛标枪比赛上投出69.84的试掷动作进行高速摄影。并与国内外优秀选手技术动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李在“交叉步”过程中,左肩、左臂出现上翘,上体过早后仰或后倒以及两腿“剪绞”动作存在不合理现象是造成“交叉步”的身体重心腾起过高、步幅偏小和最后用力一步步幅偏大的主要原因并影响最后用力的动作效果。  相似文献   

19.
铅球、标枪、铁饼最后用力技术动作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球、标枪、铁饼都是以远度决定成绩的田赛项目,在整个投掷技术动作中,最后用力动作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尽管三个项目所投掷的器械不同,但就其最后用力动作而言,三者存在着许多异同。下面就三者最后用力动作进行具体分析。一、铅球的最后用力 铅球的最后用力动作因滑步的长短而大致分为两种技术动作。 (一)短长型(滑步距离较短而最后用力的一步距  相似文献   

20.
对推铅球滑步双支撑阶段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铅球的滑步双支撑阶段是完整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这一阶段起着承上(滑步)启下(最后用力)的作用。通过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滑步双支撑阶段的分析得出,铅球的滑步双支撑阶段是一个衔接连贯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动作节奏过慢或过快都将影响铅球最后用力动作,影响滑步阶段所获得的初速度。正确的动作节奏应是在保证形成最佳用力的条件下越快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