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天津工学结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初周学熙倡导"工学并举",到20世纪50年代"半工半读"教育的兴起,再到21世纪初"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确立,天津在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一直不断探索。近年来,天津工学结合职教模式逐步走向成熟,并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术教育》2007,(27):49-53
天津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天津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试点,其主要特征是半工半读,既适应新中国起步阶段工业化的要求,又着意于新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本文以上海商学院饭店管理专业为案例,提出了高职院校探索“工学结合”模式的3个“三”:“三部曲”前期准备,形成“工学结合”;“三维度”强化实践教学,体现“工学结合”特点;“三方共赢”,促进“工学结合”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角度对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总结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历史演变,综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创新,阐明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并概括了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前瞻,以期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一贯倡导的。通过界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分析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并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有别于传统课堂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本质是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把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历史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Corperation Education),这种模式的基本原则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也就是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育人,学生参加一定的顶岗实践活动”的形式,其实施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这种教育模式讲究学校教育与现场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取经验并提高素质,尤其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叶智美 《江西教育》2005,(12):17-18
2005年8月19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天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指出:“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旅游专业学生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含酒店管理)专业的改革实践,探讨了“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旅游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加强旅游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9):I0001-I0001
2007年5月27日,教育部部长周济专程到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视察“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情况。周部长一行视察了学校工学基地,与学生进行了亲切交谈,全面了解学生工学情况。他指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符合职业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就业,可以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减轻负担。“胶南模式”作为全国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
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与基本特征。本炙从“默会知识”理论阐释了高职教育走“工学结合”道路的必然性,论述了“工学结合”是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经验和必由之路,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与世界上最完善的“工学结合”模式——“双元制”所存在的差距,最终提出了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天津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天津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试点,其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办学模式。如以城带乡、三段培养的“海南模式”.行业为主、城乡联合的“河南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天津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龙德毅 《职业技术》2006,(20):14-17
在中国职教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的学术报告中,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龙德毅以东道主的身份带着天津多年以来对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经验,总结了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历史演变,对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创新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文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生动而科学地为新时期职教工作者如何在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下创新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期间,东道主天津市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各地同行的普遍认可.职业教育“天津模式”叫响全国。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研究》2005,(9):26-26
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在天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强调,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去年8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确认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年之后,当参加职教学术年会的代表会聚天津时,工学结合自然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代表们把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本文通过实施机电一体化专业“2+1”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分析和总结了“2+1”工学结合模式的可行性与优势以及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哲学思想尽管非常古老,但作为系统化或专业学样门类的哲学却是20世纪初产生的。20世纪中国哲学可分为三个时期:从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是中国哲学“学着讲”的时期;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是中国哲学“照着讲”的时期;从1978年到世纪末是中国哲学“接着讲”的时期。中国人在哲学上当了一个世纪的学生,在21世纪应该毕业了,有资格、有条件、有必要“自己讲”哲学了。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机电类专业与天津盛港集装箱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2 1"工学模式的实践,说明了"2 1"工学模式的可行性与优势。  相似文献   

20.
就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而言,天津无疑是一座缺失源远贯通和充分成长的古代文化堆积的城市晚生代。但是换个角度看天津600年,从永乐到民初,它又是中华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仅用了524年,就完成了从一座军屯模式的卫所城堡“特别市”、“直辖市”的转化发展进程,可堪称城市化进程里的一个奇迹。天津城市化开始于设卫筑城。其时间已是15世纪初叶。由军事建制变成行政建制的天津州则到了18世纪。从社会文化历史角度看,天津城市加速度发展是同中华帝国晚期城市近代化共生的;从城市发生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天津卫城应该说也是在中华帝国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因素和运河近代性经济与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总之,天津是一座只有近代而没有古代的城市。是一座中华帝国晚期的近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