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好的老师     
古代有一位学琴人,曾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3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给老师听。成连先生听完笑了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更高明。明天,我带你去拜访,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第二天清晨,成连先生带着学琴的人划着船来到一个海岛,并告诉他:“老师就在海岛上,你自已去找吧,10天后,我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学琴人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气喘吁吁地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入云端的山峰。那里有惊涛骇浪拍击岩石,有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之声,都使学琴人…  相似文献   

2.
●俞伯牙拜师春秋时代,楚国的俞伯牙拜成连为师,学习弹奏七弦琴。俞伯牙学习刻苦,三年之后,已熟炼地掌握了弹琴的各种技法。可是,他的演奏却很平板乏味,既缺感情,更无风格,俞伯牙自己也十分苦恼。这时,成连对他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在东海蓬莱仙岛,他能教会你缺少的东  相似文献   

3.
伯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古琴弹得非常出色,被后人称为“琴仙”。那么,伯牙一身高超的琴艺是怎么练就的呢?这里有一个故事。据说,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曾经拜成连先生为师学习古琴。苦学三年之后,伯牙的琴艺长进了不少,他掌握了各种演奏的技巧,成为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成连先生总认为伯牙的琴声没有神韵,说伯牙对乐曲的理解不够...  相似文献   

4.
最好的老师     
古代有一位学琴的人,曾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3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给老师听。成连先生听完笑了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更高明。明天,我带你去拜访,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有个琴师叫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  相似文献   

6.
高山流水     
此语出自《列子·汤问》。春秋时期,楚国郢都人姓俞名瑞,字伯牙。从小喜爱音乐,跟著名琴师成连学弹琴。一次,伯牙想创作一首反映海上狂风暴雨的曲子,一连苦思冥想好几天,也找不到动听的旋律,便向老师成连请教。成连考虑后带他去请教自己的老师方子春。  相似文献   

7.
传说春秋时期,有一位很有名气的琴师叫俞伯牙。一次他在荒山的一座茅屋里弹琴,有一位打柴的樵夫叫钟子期的从门前经过,居然能从琴声中听出“巍巍的高山,潺潺的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交谈后,十分惊讶地说: “你就是我寻觅多年的知音啊!”从此,两人便成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痛苦极了,扯断琴弦,摔坏琴身,自那时起直到死去,他再也没有弹过琴。后来人们便把此曲命名为“高  相似文献   

8.
传说俞伯牙拜连成为师后,三年内谱出了《高山流水》的曲子,但连成听了后对伯牙说他有个更高明的老师可以指导他。于是第二天连成就将俞伯牙带到了一个岛上,对他说十天后再来接他。可是俞伯牙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那位所谓高明的老师,当他气喘吁吁地爬到岛顶时,面对着汹涌澎湃的江  相似文献   

9.
知音     
<正>伯牙,春秋时代著名琴师。早年曾跟成连先生学琴,学了三年后,基本掌握了演奏技法,但还未领略作品的神韵。于是老师带他到东海边蓬莱山上去实地领略"移情的功夫,自此使他理解体会了乐曲的内涵及表达乐曲的能力,后成为一名高超的琴师。"  相似文献   

10.
传说俞伯牙拜连成为师后,三年内谱出了<高山流水>的曲子,但连成听了后对伯牙说他有个更高明的老师可以指导他.于是第二天连成就将俞伯牙带到了一个岛上,对他说十天后再来接他.可是俞伯牙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那位所谓高明的老师,当他气喘吁吁地爬到岛顶时,面对着汹涌澎湃的江水,聆听着阵阵的松涛,吹拂着猛烈的海风,他突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于是用心修改了<高山流水>.  相似文献   

11.
听了百家课堂中张宏老师《伯牙绝弦》一课,感触很深,是呀,"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伯牙为失友人而悲痛绝弦,被世人称作千古佳话。张老师的课设计独特,扎实有效,情意浓浓,让人回味无穷。【片段一】预习汇报识知音师:现在简单汇报一下你的预习所得。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有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它出自《列子》与《吕氏春秋》。  相似文献   

12.
伯牙破琴     
伯牙①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③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④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选摘自《吕氏春秋》)【注释】①伯牙:俞伯牙,春秋时楚国人,善弹琴。钟子期为其知音。②志:志向。③少选:不一会儿。④汤汤(shāng):水流的样子。【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刚刚弹到意在高山的曲调,钟子期就说:“弹得好啊!就像巍峨…  相似文献   

13.
【案例】在教学中,我常常感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一天的午休时间,我找到菖菖同学和他“无目的”地闲聊,先是和他聊了一些他的家庭的事,聊他的过去,他的爱好,之后我切入主题。我问他:“化学不难学吧?你喜欢学吗?”他说:“喜欢学。只是,我很差,学不好化学。”“我笨手笨脚,做不好实验。”“我记性不好,记不住化学方程式。”“化学难学难记,不好理解。老师,你说我怎么办呢?”【分析】没想到他会说出这么多!这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可是课上总是无精打采,情绪不高,成绩也不理想。他的表现代表了一部分学生在学化学上存在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4.
<正>听了百家课堂中张宏老师《伯牙绝弦》一课,感触很深,是呀,"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伯牙为失友人而悲痛绝弦,被世人称作千古佳话。张老师的课设计独特,扎实有效,情意浓浓,让人回味无穷。【片段一】预习汇报识知音师:现在简单汇报一下你的预习所得。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有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它出自《列子》与《吕氏春秋》。  相似文献   

15.
【案例】《金色的鱼钩》教学片段:(师请一生上黑板画鱼钩。)生:老师,他的鱼钩画错了。师:(一愣)错在哪里?生:他画的鱼钩没有“倒钩”。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的确,我们平常见到的鱼钩都是有“倒钩”的。你知道“倒钩”有什么作用吗?生:鱼上钩以后就不容易跑掉了。师:说得好,看来你的生活经验还挺丰富的。这样吧,我们就给它添上“倒钩”好不好?生:老师,我觉得课文中的鱼钩应该是没有倒钩的。师:你为什么这样说?生:因为课文告诉了我们,鱼钩是老班长用缝衣针制成的。师:你读书真仔细,大家找一找,看看是不是这样的?生:(寻找,纷纷说)书上没有倒钩。…  相似文献   

16.
开心QQ糖     
榜样太太要先生帮她洗碗,先生不好意思回绝,于是他把10岁的儿子叫到跟前,和颜悦色地说:“孩子,现在让你练习洗碗,以后可以帮太太的忙。”儿子一脸抱怨地说:“不必,以后我可以叫我儿子洗。”全托爸爸:儿子,你已经4岁了,我想把你送到幼儿园去全托。儿子:不行。爸爸:为什么?儿子:我怕羞,再说全脱很容易感冒。生日老师按计划对一名早熟的男孩进行智力测验,测验是在随便提问中开始的。老师:“你的生日是哪一天?”男孩:“12月30日。”老师:“哪一年?”男孩:“每一年。”偶像与起床小明总是睡懒觉,有一天,小明妈妈批评他说:“你看隔壁小华每天天还…  相似文献   

17.
《高山流水》传说系先秦的琴师俞伯牙偶然在荒山野地所作,时人未解其中的奥妙,后来偶遇樵夫钟子期,钟子期称赞它是一曲“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乐曲,被后人推为十大名曲之首。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天早上,我到校后,值日班长小洁(化名)向我汇报:“昨天自习课上,小刚(化名)讲话,而且声音比较大,我制止他,叫他不要再讲,他却说‘晓得你学习成绩好,你叫我不讲,我偏讲,你告诉老师我也不怕’。”  相似文献   

19.
ENGLISH JOKES     
你爸爸帮你做了吗?一天,蒂姆的数学老师看了他的作业,发现他全做对了。老师很高兴,同时也十分惊讶。他把蒂姆叫到桌前说:“蒂姆,你这次的作业全都做对了,怎么回事?你爸爸帮你做了吗?”蒂姆的爸爸通常确实帮他做作业,但是头天晚上,因为他不在家就没能帮蒂姆,所以蒂姆回答说:“不,先生,我爸爸昨天晚上很忙,我不得不由我自己做了。”四减四等于几?一天,老师问彼得:“4减4等于几?”彼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老师生气地说:“真笨!你想,我要是往你口袋里放四个硬币,而你的口袋上有个窟窿,硬币全漏掉了,那么,你衣袋里还剩下什么?”“窟窿,”彼得答道…  相似文献   

20.
高山流水     
《下一代》2010,(9):27-27
【故事】:传说春秋时候,有一位琴师叫伯牙,他演奏的曲子非常动听。另外有一个人叫钟子期,他特别善于听琴,很会欣赏音乐。有一回伯牙演奏了一支曲子,是表现高山的形象的,钟子期在一旁听了,兴奋地喊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