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泪水能够融化冰雪吗?在照片凝成的冰挂里,我们寻找抗冻救灾的热点。悲情、同情、亲情、温情、爱情、真情、热情、激情、豪情……所有的情感都动员了足够的热泪、感动、激动和热度。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代文学的精神标杆,史铁生不再是"身残志坚"的固化形象,而是化身为召唤人间真情的使者。残疾绝境中的亲情守护、友情助力与人间温情的滋养,使史铁生感受到情感的创生力量,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兄弟之爱",而他亦将情感因子种植在文字中传递出去,建立起伪爱时代的情感丰碑。  相似文献   

3.
一、情感求真,让真切的情感自然地流入作文中教师要善于用真情感染学生。教师平时与学生相处时,交流谈心要体现真情,举手投足也要体现诚意,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每一次微笑都要将真情关爱注入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激情,披情入文,含英咀华,用自己生动鲜活的语言、真挚感人的情感来打动学生,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教师要善于捕捉情感支点,挖掘学生内心的真情。情感支点可以从生活细节中捕捉,让学生在情感历程中学会化平淡为真切,化漠视为珍爱;也可以从教材范文中寻找、捕捉,并顺势激发。如,李密的《陈情…  相似文献   

4.
指向立德树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设计一定要有“情”。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然而,当前部分思想政治课活动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存在形式呆板、过程机械、内容浮浅、评价单一的现象。思想政治课活动要打动学生,应通过多样化形式激发热情、生本化过程唤醒真情、深度化内容培养才情、多元化评价感受温情,使思想政治课真正培养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高燕 《考试周刊》2008,(13):16-17
七十年代起,国外关于情感教育的研究成为热点:英国的"体谅教育模式",美国的"非指导性教育模式",前苏联的"和谐教育模式"等等.它们的基本思想是:人的情感活动左右整个精神世界.针对语文教学中情感的问题,本文着重从三方面进行论述:1.在师生关系中体现温情;2.在言行举止中表露真情;3.在兴趣培养中激发热情.  相似文献   

6.
写作中要让学生的真情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在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实践下,学生将形成稳定的情感素质,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将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课教学应做到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情理交融。具体言之 :在教学态度上要对学生投入真情 ,在真情中阐述真理 ;在教学内容上 ,要发挥理论的说服力和情感的感染力 ;在教学方式上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朴素的情感升华为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文章是情感的结晶。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以情融心,让学生感悟作者的真情。文章从"优化朗读,渗透情感""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领会情感,适当泻情""品读感悟,升华情感"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引导学生感悟真情。  相似文献   

9.
教学艺术的情感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艺术的情感美 ,就是教师把美好、高尚、纯洁、健康的情感 ,创造性地通过教学活动表达出来 ,并传递给学生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学生的情感更美好、更高尚、更纯洁、更健康。教学艺术的情感美 ,是教师的教学实践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创造教学艺术的情感美 ,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和实践 :(一 )以真实动情感教师要想激发出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自己就必须有真情、动真情、用真情 ,把自己的真情融入教学之中 ,去感染学生 ,激励学生 ,灌溉学生的心田。教师的用情一定要真挚。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生活实践 ,感受生活、评价生活 ,才能产生真挚…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要重视情育。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情育,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情感;品读文章,体验情感;联想创新,引导情感;抒发真情,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礼仪之邦,逢年过节,少不了要送礼。临近新年,同学们互赠礼物,互送祝福。校园的一月变成了温情的粉红色。一份礼物,一片真情,它寄寓人们的情感和祝福。在粉红一月的祝福大战中,新年礼物却变得不那么简单。它不再是简单的一张贺卡,巧克力、衣服、手表、数码产品等悄然出现在同学的“新年礼单”里,人情投资、攀比也包含在了新年的“礼尚往来”中。新年礼物,不再只意味着开心,它还代表着忧心、闹心……  相似文献   

12.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真情的外化,只有真情才能够打动读者的心。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扉。只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字词句的情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陶冶学生情操;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师要注意细微之处,在细微之处体现真情。教师在教学中有情感,才能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才会使学生的情感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真挚的文章才能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因此,要想让作文引起读者的共鸣,就要注重真实地表达,要让真情在笔端汩汩流淌。当然,真情不会凭空生于笔端,而是植根于真实的生活:喧嚣的市井,宁静的山村;琐碎的柴米油盐,惨烈的战火硝烟;春之勃发,冬之冷寂;……都潜藏着真情的身影。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真切的情感体验和丰厚的情感积淀均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之所历,心之所感。得之于心,发之于文。积之愈多,笔墨愈饱,情感愈浓,回味愈久。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作文批改中,教师要注意用真情写评语,让作文评语靓丽鲜活起来,以情润之,以情去感染、启发、激励学生,让学生享受语言的温情魅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让学生体验写作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相似文献   

16.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意思是说写文章的人先有了感情的萌动,才会有文章的形成;“情者文之经”,意思是说文章要贯穿真情,以情感为“经线”联成。纵观中外文学史,凡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文章往往是真情洋溢的文章。没有了真情,就没有创作的原动力;没有了真情,再精彩的人、事、景也难以成文。这是因为情感是人这一生命体的重要特征,人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是以情感作为中介的,都需要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  相似文献   

17.
真情就像冬日的阳光能温暖寒冷的心灵,真情像春天的细雨能滋润干涸的大地,真情更像黑暗中的火炬能照亮你人生的道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动情,要慢慢从课堂教学中来渗透,不能操之过急,情感总是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要注重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要凭借自己对文本的真知与真情,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和感染每一个学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振,激  相似文献   

19.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意思是说写文章的人先有了感情的萌动,才会有文章的形成;“情者文之经”,意思是说文章要贯穿真情,以情感为“经线”联成。纵观中外文学史,凡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文章往往是真情洋溢的文章。没有了真情,就没有创作的原动力;没有了真情,再精彩的人、事、景也难以成文。这是因为情感是人这一生命体的重要特征,人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是以情感作为中介的,都需要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元好问也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由此可见,真情乃文章的生命。然而,在现实的写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在美学领域,情有两种:一是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之情,一是作为审美者的主体之情。我们曾谈到,曹雪芹要写儿女真情。这被他所写的儿女真情,就是客体之情。现在我们要专门谈曹雪芹作为审美者的主体之情,也就是他的审美情感。一、曹雪芹的审美情感是他从事创作的根本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