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红色经典"小说生产机制基石的革命现代性决定了"红色经典"小说秉有明确而突出的政治性,这正是其不可避免的功能定位和政治期许。在"红色经典"小说的书写中,革命话语尽管借助于主导意识形态的威权对凡俗生活话语进行规约和整编,但凡俗生活本身难以抵御的诱惑力,往往使得对凡俗生活的书写与革命话语之间存在一定的间离倾向,从而为凡俗生活的常态存在争取了空间。正因为如此,"红色经典"小说尚能保留一定的世俗人道主义精神和人间烟火的亲切感。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题材范围逐渐扩大,最终到一切均可入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权德舆的"善用常而为雅"是非常重要却又常常被诗歌史忽略的一环。本文从权德舆诗歌题材的"常"和风格的"雅"入手,分析唐诗由盛至中的发展轨迹,并对"化俗为雅"进行了具体剖析,认为雅俗共赏在中唐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大雅大俗非大家是无法做到的。  相似文献   

3.
赖智龙 《文教资料》2012,(26):113-115
黄庭坚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家,他的诗歌成就突出,其词也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山谷词分为俚艳词和雅词两种创作倾向,但都以"俗中见雅,由俗入雅"的语言风格见称。"以俗为雅"是一种重要的诗词创作手段,旨归皆在于"雅",这种词学观正是与黄庭坚高尚不俗的人品境界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诗品》评价了左思、班固、袁宏的《咏史》之作,此三人分别列于上品、下品、中品。从《诗品》的评价,展现了钟嵘所认为的《咏史》之作的写作规范:"老于掌故"的、有"有感叹之词"的,其内容或为"怨",但要与自我联系在一起的及"得讽谕之致"指向社会。其语辞运用应该是不深不浅的,风格应该是具"风力"的"仗气爱奇,动多振绝"、"鲜明劲健"。总体评价应该是"高风跨俗"的,应该避免诸如"质木无文"或太实太露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向以"文俗而雅"著称,《金岳霖先生》(以下简称《金》文)也不例外;但究竟如何而"俗",又"雅"到何处,却缺乏细致的研究。其实,"文俗而雅"并不能准确全面地概括《金》文的语言风格。"俗"谓语言通俗;"雅"即高雅,不同凡俗。而《金》文的语言则是平淡至极却意味隽永,不是"俗""雅"两个标签可以随便贴得住的,"平淡"和"通俗"自有不同,"隽永"与  相似文献   

6.
虚义动词"搞"的使用情况在两岸四地有很大不同,就台湾的情况来说,在使用频率、用法以及感情色彩方面都与大陆呈相当明显的对立分布,而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则是对此词的负面认识和评价;香港"搞"字句常以"港式中文"面目出现,并且多用于俗白表达;澳门"搞"字用得不多,但与内地的一致性最高。两岸四地"搞"的使用除上述差异外,还有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主要表现是大陆与三地之间的互相靠拢。  相似文献   

7.
提到扬雄的抒情言志赋,今人往往批评其"清静无为"、"消极避世"。然而,所谓的"无为"、"避世"思想在两汉之际这一历史转折点的复杂社会和文化现象中自有其独特内涵——士人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8.
"影子培训"是"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教育实践环节的一种制度创新,它强调在和谐心理环境中,通过对话和互动,发挥培训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实现培训双方的经验共享和理念提升。和谐心理环境的营造是"影子培训"的实施前提;资源平台建设和研修机制是其实施保障;"四带"研修是其主要实施形式;"影子培训"的实施效果需要实行多向度评估。两个需要反思的问题是:如何让"影子教师"主动参入到"带教导师"的学习、研究和管理过程中去;如何建立"影子培训"后续保障机制,发挥其延时和辐射功能,让教师从一次培训中长期受益。  相似文献   

9.
方方小说用凡俗化的比喻、鲜明的对比、细腻的心理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凡俗世界。同时她又寓庄于谐地表现了人们面对苦难生活时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背后的坚韧。文章以《风景》与《万箭穿心》为例,从修辞学、心理学角度解读方方小说里的"凡俗世界"。  相似文献   

10.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然其著述的山水诗数量也非常多。他以奇特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山川之清丽俊秀,使他的山水诗整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奇"风格。"清"是岑参诗歌的艺术特色,而"奇"则是其诗歌的创作手法。岑参的生平经历,个性及思维风格以及对其前人山水诗的创作风格的借鉴,都是其山水诗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宋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其部分成员在词论和词的创作上也有相当成就.他们大多主张"诗词同理",在词的创作上诗词互渗,好用典、喜议论,并常以禅入词,形成了生新瘦硬的风格;部分词作喜用俗字俗词,纤丽软艳.江西诗派的词论及其词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清代女作家吴藻的婚姻状况对其创作生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吴藻的交游词的大量创作及传世;二是吴藻词作多愁风格的形成;三是其晚年避世,从词作渐少到扫除文字而专心礼佛。  相似文献   

13.
柳永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他不愿压抑自己的个性,放纵自己,亦放纵自己的文笔,创作了大量的俗词,柳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俗"的特点,成了俗文化的代言人。柳永俗文化代言人的地位及其行为选择与士大夫的价值观念悖离,使他的词在当时及其后代经常受到"俗"的非难。但是他的词却被广大市民所喜爱,流传很广。在市民百姓中,出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盛况,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索。  相似文献   

14.
"人日"起源于创世神话。唐代宴会、登高、"剪彩"等"人日"节俗或为诗歌创作提供材料,或直接激发文人创作的灵感。唐代"人日"诗主要有歌春颂新?思人怀乡?感叹身世三大主题。"人日"诗中的意象主要有梅花、"彩胜"、柳、雪等。  相似文献   

15.
李渔是个喜剧型作家,其喜剧手段主要有戏剧化情节和喜剧型人物,以及"俗中求雅"的语言风格。其小说虽云"无声戏",实可看作"无声的喜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学生作文现状,有效的对策是使之由"身入"到"心入"。"心入"要求"以人为本",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教会学生学会积累和借鉴,并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作文评语要有多样性,少改勤批。  相似文献   

17.
刘光久  李君 《教师》2014,(13):43-43
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有一个人询问古代的"神医"扁鹊,天底下谁的医术最好。结果扁鹊不加思索地回答:"我大哥的医术最好,其次是我二哥,再次才是我自己。"那人大吃一惊,忙问其故。扁鹊告诉他,病在腠理的人去找他大哥,他大哥就用"烫熨热敷"的办法轻而易举就将病人治好了;病入肌肤的人才去找他二哥,他二哥就会用"针刺石击"的办法来治疗;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中,对于女性题材的描写,古来有之。随着文学史的演进、时代背景的变化,其中所描绘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其外在特质或诗人所寄寓的内在情感等都起着微妙的变化。曹植诗作中的女性形象,多为世俗女子,以美女自况,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叹;阮籍诗作中的女子多为神女"佳人",表达其避世远俗,"与道一体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9.
“如梦”与“归心”深处的旷达——谈苏东坡贬谪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旷达"言东坡词几成定论。东坡词"旷达"风格的形成虽然有天性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他在人生的苦难中逐渐磨练发展的结果,因此东坡贬谪词更能体现其旷达的词风。"人生如梦"在东坡词中多次出现,经过贬谪之后,东坡在看似颓靡的"如梦"的人生观中融入了豁达的心态;东坡有着很强的"归乡情结",在欲归而不得的贬谪生涯中,他超越物质和精神上种种困境,达到了"心安处即吾乡"的境界。这两点是其贬谪词中旷达风格的明显表现。  相似文献   

20.
词如同其他任何一种体裁,本身就具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苏轼正是因为充分领会这其中的奥秘,才将词从狭隘的抒情范围中解放了出来,情感表现天地也更加宽广,词的内容和风格多样化的格局最终形成。纵观词的发展,其真正的意义是雅与俗的争辩,本文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苏词是如何实现以"雅"对"俗"的革新,并确立了其后词"雅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