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红兵 《学子》2013,(7):75-76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实验器材是必不可少的探究工具,特别是在实验探究课中,实验器材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进行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活动中,对实验器材的准备总是习惯性地按照教材、教参所提示、所  相似文献   

2.
“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是每位科学教师组织每次科学探究活动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虽认真备了课、精心准备了实验器材,在实际探究时却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精心备了课、全力准备了材料,换来的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低效?笔者认为主要有这些原因.  相似文献   

3.
袁亦成 《科学课》2009,(7):21-21
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基础,学生运用这些实验材料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如果实验材料准备不恰当,就会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姜伟杰 《广西教育》2014,(25):114-114
正科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人类研究和认识科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实验,教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科学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因此,笔者在科学教学中特别注重实验教学,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开展实验教学。一、精心准备实验器材课前准备十分重要,课前准备会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科学实验课更是如此。在课前,教师应精心准备实验器材,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有的科学实验没有现成的实验器材,或需要动手组装,或需  相似文献   

5.
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基础,学生运用这些实验材料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如果实验材料准备不恰当,就会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下水实验"指科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前,对课堂上学生要做的实验进行多次的预演或试验,从而为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科学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的行为。教师课前的"下水实验"对于提高整个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浙江省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科学》中就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主要是以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科学、理解科学,而科学探究材料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探究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科学探究材料不仅仅是科学仪器室中那些配备齐全的各种实验器材.还包括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科学活动素材,这些都是重要的科学教学资源,我们要积极开发、善于利用这些生活中的资源,让科学探究活动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童趣。  相似文献   

8.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需要实验,实验需要材料,且实验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载体。在科学教学中,选择实验器材,可从数字化、趣味化、结构化、精致化、生活化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课就是要激发学生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引领学生们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从而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真谛,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在这之中,实验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亲身感知实验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教师必须在准备实验教学活动上多花功夫。实践告诉我,实验器材的准备充分是使实验效果达到最优化的可靠保证。一、来自生活,便于学生实践科学探究的目的是引领学生们体验科学,因此学习内容与自己生活实际相关度是与学生的兴趣成正相关的。从生活中来,  相似文献   

10.
从缺少标准化的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室以及由于实验器材短缺无法开展分组实验,到如今科学实验红红火火、科学教研氛围日益浓厚,科学教学拉开了新一轮教改的序幕。这些都得益于国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专用橱柜到位,实验仪器标配,科学教材全免,所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科学探究过程中,要设计不少实验验证科学结论的正确与否。在实验设计和实验器材的准备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细微的环节,而正是这些细微的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和科学价值观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仅仅照搬书中实验材料的设计,还要考虑到一些细微的环  相似文献   

12.
钟智清 《学周刊C版》2010,(2):113-114
实施新课程标准改革后,初中物理新教材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新课程中对许多知识点作了简化,增加了一些趣味性较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但新教材配套的器材还没有配齐,无论是学生的分组实验还是随堂的探究活动所用的器材都比较散乱,实验室中的器材要满足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还远远不够,这就制约了学生探究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应主动用发现的眼光从生活中选取活生生的实验器材,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六年级上册,在4个单元的32篇课文中,包含了43个实验探究活动.其中除去个别演示实验和个别不宜开展的模拟实验外,至少还有近40个实验或探究活动需要学生去参与。由此不难看出,小学科学教学的确是在探究活动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举例介绍了利用塑料瓶可以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制作各种实验模型及设计很多"发现科学"、"体验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探究活动.通过思考和总结用一个塑料瓶能够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而提出几点利用生活中实验资源的建议,充分利用废旧物品、细心收集生活中的资源、善于发现教室中的资源等,旨在使科学教师学会挖掘生活中的各种实验资源,并将其充分运用于科学探究活动中,完善科学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科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新课程加强了对实验教学的要求,由对照步骤实验向设计实验转变,由验证实验向探究实验转变。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科学素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提高实验探究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了。  相似文献   

16.
张杰 《辽宁教育》2013,(10):95-95
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多年,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提高“实验、探究”的质量,保证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关键在于“教”与“学”双方的配合、调控和多元化的实验器材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科学课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他们在科学教学中,特别是实验探究活动中,简单地把目的一说,把准备的实验仪器往学生手中一发,就把其他学习活动完全交给了学生,名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其实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反而使学生歪曲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时刻要保持主导作用,善于“引导”。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小学科学课强调“以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教学,确实把握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很多实验教学公开课中发现,教师出示的“友情提示”“温馨提示”或“实验操作步骤”都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学生有时还没看清与领会就开展了实验活动。这是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所隐含“程序性知识”重要性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化学课程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在教材中以实验探究为载体进行教学。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呈现的方式是以演示为主的验证性实验。特别是初中化学教材单元结束后的实验活动,由于不属于课题内容,再加上内容和前面课题中某些实验重复,常被老师和同学忽视,就可能没有学习或者简单地进行实验。失去了单元实验活动教学所承载的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意义。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化学单元实验活动有效开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认为科学探究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调查发现在不少的学校探究教学开展得不尽如人意.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探究教学理解不到位和开展探究教学的条件不足,如:实验器材不足、班级生数太多、教师素质不高、小学、初中探究教学基础不足.笔者认为,具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探究要素的教学是探究教学,而围绕其中的某一要素,某一环节的探究也是科学探究;不仅实验是科学探究,而围绕某个理论、某段史事展开的活动也是探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