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以N-辛基吡啶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为分散剂,制备羧基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均匀分散体系,制备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并通过电化学沉积,制备得到姜黄素-碳纳米管-离子液体修饰电极。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该电极具有较低的背景电流响应,对盐酸羟胺具有明显的电化学催化氧化作用。阳极电位为0.25 V时,盐酸羟胺在修饰电极上氧化电流显著增大,在5.0~455μmol/L浓度范围内,氧化电流和盐酸羟胺浓度呈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2.
×××商场的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中,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对城市要道地下工程的困难地段施工,在该施工技术对工程中所遇到的环境制约和对周边建筑物和道路管道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被测物H2O2的浓度一定时,用电流-曲线,CdS量子点(CdS QDs)修饰电极在光照时与不被光照时电流大小有明显的差异。CdS QDs修饰电极在光照条件下有明显的促进电流增大作用,并且容易受到pH的影响,在pH=4最有利于增大电流。pH=4时被检测物H2O2浓度在3×10^-7到4×10^-6成很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H2O2低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操作更轻松     
《科技新时代》2006,(3):105-105
松下TZ1是目前体积最小的具备10倍光学变焦功能的小型数字相机。它的外形尺寸仅为112毫米×58.1毫米×402毫米.采用等效焦距为35~350毫米的徕卡镜头,最大光圈为f/2.8-7.1,支持MEGA O.I.S光学防抖技术,传感器有效像素为500万.感光度调节范围为ISO80~1600,视频拍摄分辨率为640像素×480像素。TZ1配有2.5英寸液晶屏,内  相似文献   

5.
血糖链抗原125和153在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军  吴丹宁 《科技通报》2010,26(4):542-54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部分肿瘤标志物血浓度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在25例正常人和65例心力衰竭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II至IV级)测定血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53(CA153)和脑型钠尿肽(BNP)浓度。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CA125浓度(74.92±24.92)n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77±13.64)nmol/L,P〈0.101;BNP浓度(99.48±286.60)nmol/L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4.45±42.32)nmol/L,P〈0.101。且CA125浓度与脑钠肽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3316,P〈0.01)。而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CA153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似,分别为(18.39±12.23)nmol/L与(17.19±14.93)nmol/L,P〉0.05);CA153浓度与脑钠肽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r=-0.1932,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含量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其变化程度对评价心功能的程度和转归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说明其升高亦可见于非恶性肿瘤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盐酸伐昔洛韦在多壁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该电极上有一灵敏氧化峰,并对其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此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10-7~1.0×10-5mol/L,检出限为1.5×10-7mol/L。用该法对盐酸伐昔洛韦片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6.3%-100.4%。并探讨了盐酸伐昔洛韦在修饰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皖东的滁州、上腰铺岩体位于扬子地块东缘、毗邻郯庐断裂带东侧,与之伴生有一些铜(金或铁)矿化.它们的黑云母的40Ar-39Ar定年结果分别为127.17±0.40Ma,129.90±0.23 Ma.滁州、上腰铺侵入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与埃达克岩基本一致:如SiO2>56%,高Al2O3(14.84%~16.38%)、Sr(369×10^-6~1335×10^-6)、Sr/Y(43~185)与La/Yb(22~44),但低Y(5.51×10^-6~11.0×10^-6),Yb(0.51×10^-6~1.09×10^-6),无明显Eu异常-正的Eu异常(δEu=-0.75~1.28).另外,岩体中部分样品具有较高的MgO(2.23%~5.25%)、Mg#(53~68)和Cr(89.6×10^-6~206×10^-6)、Ni(43.0×10^-6~72.0×10^-6),类似于高镁安山岩.这两个岩体的Nd-Sr同位素特征为:(^87 Sr/^86 Sr)I=0.7060~0.7067,εNd(t)=-11.53~-14.07,说明其由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可能性较小.我们认为,滁州、上腰铺埃达克质侵入岩可能由拆沉下地壳熔融形成,熔融产生的岩浆在穿过上覆地幔的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发生强烈相互作用,一方面,由于地幔橄榄岩的混染而使得埃达克质岩浆的MgO、Cr和Ni含量显著增高;另一方面,岩浆中的Fe2O3可能加入到地幔中,导致地幔的氧逸度(fo2),)增高,地幔中金属硫化物被氧化,地幔中亲铜元素则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熔体中.富含Cu、Au等成矿物质的熔体在快速上升到地壳浅处时,可能由于温度、压力或氧逸度(fo2)的降低,释放出Cu、Au等成矿物质,导致矿化.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时代》2007,(1):15-15
仅10毫米的厚度,使汤姆逊PMP2516两再挑战了自己创造的超薄极限,将100×60×10毫米的小巧机身托在掌心,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卡位式结构设计,通体找不到一颗螺丝,高光珍珠白丝质外观,更赋予它细腻、唯美的气质与韵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产于冈底斯南缘一个变形花岗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原位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变形花岗岩为高硅(SiO2=73.38%~76.06%)钙碱性岩系,K2O/N%0=0.69.1.17.铝指数(A/CNK)=1.03~1.07,为弱过铝质岩石.变形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显示贫大离子亲石元素(e.g.Rb=47×10^-6~71×10^-6)和高场强元素(e.g.Nb=1.31×10^-6~-3.09×10^-6,Ta=0.23×10^-6 ~0.54×10^-6),具有岛弧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变形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78±1Ma,该年龄代表岩浆结晶年龄.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εHf(178Ma)值变化于+14.1~+17.7,表明变形花岗岩岩浆来自初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变形花岗岩的岩石成因与新特提斯洋向欧亚板块南缘的俯冲消减作用存在联系,其岩浆结晶年龄反映了新特提斯洋发生俯冲消减的开始时代不晚于早侏罗纪,说明了新特提斯洋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耳听觉系统,采用扩展频谱法,以52×32和64×64的二值灰度图像为水印,实现了其在数字音频信号中的嵌入与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透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