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作为中医了解病情的手段,它能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症下药,解除疾病。因而,“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历代中医大夫广泛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把“望、闻、问、切”四法与教育学生的工作紧密结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闻寡人之耳者(高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注:[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闻”《辞海》第四义项为“达,传报。《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闻寡人之耳者”中的“闻”,可按《辞海》第四义项作解,“闻”后如果补出省略的介词“于”,就和《鹤鸣》中的“声闻于天”结构相同了。那么“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成现代汉语就可为:“能在公众场合议论(我的过错),传达到我耳中的,受下等赏赐。”课本原注将“闻”解为使动用法,绕得圈子似乎大了些。二、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高一册《赤壁之战》)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工作的“四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中医大夫行医治病需要“四诊”一样,身兼科任的班主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必须适时适势、恰到好处地施用“望”“闻”“问”“切”等“四诊”。这样,不仅能健康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还能卓有成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4.
形象教学的“难点”处理河南新乡市第二十三中学(453011)张鹤鸣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现代教育理论也指出:结合讲授内容,运用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能加深记忆。在生物教学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可以通过实物、标本、模型、...  相似文献   

5.
<正>“望闻问切”俗称中医四诊,它是传统中医诊断疾病和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其实,教学中也需要教师有望、闻、问、切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望”读懂学生的活动,通过“闻”尊重学生的表达,通过“问”促进学生的思考,通过“切”解决学生的疑惑。数学教学中,教师善于“望闻问切”,既能因材施教,又能使学生主动因材适教。下面,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闻,本义是听;但与听又有区别。听,是一般地听。闻,是听见,听入耳中。成语“听而不闻”,意思是说,听却没有听进耳中。我们从这一成语中,就能较好地理解“闻”与“听”的区别。下面专谈“闻”字:一、作听见解,如:“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枚乘《上书谏吴王》二、作听说解,如:  相似文献   

7.
自修旧课     
儒者闻海岛石人能言。往叩之。石人问:“亲存否?”对曰:“存”。石人曰:“父母在,不远游,尔何至此?”儒者无以对,一道者闻斯言,自谓吾亲不存,可以往见。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在工作中做到“望”、“闻”、“问”、“切”,就一定能有的放矢的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9.
你见过昆虫也能闻气味吗?在昆虫的头部眼睛的上方.有两根“须”,这就是昆虫的“鼻子”。昆虫学家称它为触角,昆虫就是靠触角来闻气味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段】师:“王大伯还是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呢!”这里的“闻”是什么意思?老师查了字典,“闻”在字典上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用耳朵听,一个是用鼻子闻。你们觉得在这里它是哪个意思呢?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西方修辞学、言语交际学、新修辞学、对比修辞学为发展脉络,探讨了西方修辞学的语言学科性质、跨学科发展趋势。新修辞学派继承和发扬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并充分发挥其社会认知体裁观的最大优势,结合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把语言的修辞现象作为社会行为加以综合描述和阐述,并逐步成为现代修辞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为对比修辞学理论的构架和产生提供了可靠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2.
<理论修辞学>是一部充满"越位之思"的修辞理论著作.它立足宏观视野下的大修辞,建构了一个新的修辞学理论架构,全书融入了作者的新思考、新观念、新见解;作者还对传统的内容从新的视角切入做了新的阐释.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创新著作,将会推动修辞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交际修辞观的视角着眼,建立了新的旨在描写和解释言语交际活动的调控修辞理论,认为修辞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效果调控行为,即发话人有效调控言语交际的进程和交际的参与因素,运用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最大限度地促使发话人所期望的话语效果的成功实现,并对修辞的本质与性质、修辞调控的过程、修辞策略的构成等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民族的传统思维模式,决定着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和一切文化活动,其中包括惯用的理论表达形态以及审美活动和审美心理等。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利用汉字的形体进行修辞不能构成修辞格,究其原因,实为人们囿于语言三要素理论的结果。从理论和人们的修辞实践来看,汉字修辞完全可以构成修辞格。  相似文献   

16.
走出技巧层面的修辞学批评,一是向修辞诗学延伸。二是向修辞哲学延伸。前者研究文本的修辞设计和诗学关联;后者从话语方式向人的存在方式提升,研究修辞如何参与人的精神建构。结论是:人创造了修辞,修辞也塑造着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国内英汉对比修辞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六个方面综述了 2 0世纪国内英汉对比修辞研究的概况 ,它们是英汉修辞理论和方法对比 ,英汉辞格对比 ,英汉语音、词汇、语句、语篇修辞对比 ,英汉习语修辞对比 ,英汉语体、风格对比以及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对教学的启示。文章指出了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该领域尚待加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略论夸张的修辞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夸张是修辞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辞格。它不属守客观真实的束缚,用艺术思维中看似模糊的语言方式准确地表现了审美主体原初的情感体验;在文本和现实之间拉开的心理距离的空间内,使阅读者获得审美再创造的乐趣;在有限的语言单位内通过深层语义容纳尽可能多的情感信息,提高了审美信息传递的效率。文章将对夸张在修辞活动中形成的这些审美效应进行阐述,以求对夸张辞格的价值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文本修辞是对书面的表现形式的选择和设计。文本修辞有常规形式、文字形式、版面(书面)形式三种类型。文本修辞具有直观醒目、缓解疲劳、提升兴趣、激活张力等作用。研究文本修辞对重新认识并拓宽修辞和修辞学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义修辞是利用言语单位语义特点及相互关系构成的一类修辞方法,实际存在五个小的类别,即同义选择修辞、同义配置修辞、反义配置修辞、类义配置修辞和上下义配置修辞.语义修辞对语义单位的选择和配置依据的是语义本身特点和语义之间的关系,产生修辞效能所凭依的也是这些语义特点和关系.语义修辞与辞格是不同视角的分类,关系交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