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國记者:在32年从业经历中,您报道过近百位典型人物,也一定积累了不少经验.那么首先请问您觉得采访前最重要的准备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从记者QQ群开始 中國记者:在创办蓝鲸之前,您曾经是一名资深的财经记者.能否谈谈您的职业生涯与创业历程? 李武:我曾经是学体育的,一直想做体育记者,但后来阴差阳错地进入一家财经报纸从事财经报道.2008年,来到搜狐财经继续从事财经领域的调查报道. 在搜狐财经的日子里,我下了很大功夫做调查报道,也挖出过很有价值的独家新闻.但有段时间,我感觉做媒体一眼就能看到头,有些厌倦了.正好2010年搜狐送我去清华管理学院进修EMBA媒体班,我干脆辞职和班上同学一起组建公司,专门承接经管学院的活动.这是我的第一次创业.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我有幸作为一名随团记者到北京采访中国工会十五大,负责对河北团进行全程报道.在如何作出河北特色、出新出彩的同时,争取在中央媒体上多让河北代表"露脸"呢?对此我们绞尽脑汁.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对于会议报道来说,我认为是"功夫在会外".要在会议开幕前做足"功课",丰富自己的会议背景知识,调查了解会议代表及读者的心思,才能够写出反映代表心声、准确传达会议的方针政策,读者爱看的会议新闻来.  相似文献   

4.
在采访中,王喜民常常自称"不是个聪明人"。他说,自己有时在家里向女儿讲求学经历,那时担心初中毕业后考不上高中,所以总会在晚上九点熄灯后在肚皮上划三角,回忆几何定理。但每次都被妻子抢白:"我看一遍就记住了,从来不用在肚皮上划三角!" 王喜民笑言:"其实笨人学得慢,但记得牢。" 的确,他一生都执著地用"笨"办法和自认卑微的家庭出身、摆不上台面的教育背景抗争,并最终从手握锄头的农村娃成长为手捧奖杯的"名"记者。带鱼的故事 1983年,王喜民挎着一大摞登有自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3日,省广播电视局召开2005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河北电台高级记者王喜民赴西藏采访的发言感动了每一位与会者,引起一阵阵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您好!我们报纸最近开辟了《名人风采》专版,要求记者经常提供名人专访稿,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名人都很忙,联系上就不容易,不要说作深入采访了。您能给我指点一二吗?读者王东王东同志:您好!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的记者生涯中采访过的名人不下百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体育、法制等各领域,有些是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肖教授,您好!非常荣幸采访您.我了解到,您教学生涯伊始就在新闻学领域教学钻研,三十余载的教授历程,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能否谈谈您最初接触新闻学的感受?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从事新闻学教学的?  相似文献   

8.
用身体验才能用心体会中央电视台一名记者在"新春走基层"中,曾坐火车再转长途汽车跟拍一个小姑娘从北京回河南老家,她陪小姑娘聊了一路.第二天,那个小姑娘给她发短信说,"谢谢你陪了我一天,让旅途不那么孤单.我以为记者只会问问题不会聊天,原来你们也会聊天呀."这个例子挺让人感慨.记者会跟家里人、朋友、同事聊天,可为什么一拿起话筒就不会了呢?关键在于关注点放在哪儿?关心的是片子,还是采访对象?是把采访对象当作关心的主体,还是只当成报道中的论据?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一位年轻女记者问我:如何成为一个好记者? 我回答说:做一个专家型记者. 我说:记者--尤其我们这种体制下的记者,就是在吃青春饭.假如到四十多岁,仍然提拔不上去,仍在做一个大头记者,青春早已消失,热情也已不在,还一直比着领导的讲话、材料,完全应声虫似地"解读",我不信有几个记者还有采访、写稿的兴趣--尤其你自己内心还认为有时是在说假话.所以,做一专家型记者,经常写"专家型报道",像大学教授那样,像在做学术一样地研究手中的报道,一直钻研到七八十岁,也会兴致盎然.  相似文献   

10.
农村部记者,直接面对的采访对象就是农民。农民是质朴的,而质朴增加了记者的采访难度。如何才能从农民那里采到想要的好素材?放下架子,做邻家二小子我从事农村报道6年,除了晚上整理笔记外,在采访的时候从来没有拿过采访本,因为我觉得拿着采访本和他们坐在一起,无形中就是一种距  相似文献   

11.
万强 《军事记者》2007,(7):40-41
我叫王喜民,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高级记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我获得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以后,接到了许多电话,收到  相似文献   

12.
传馨 《今传媒》2016,(11):1-4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梁院长,您好!非常荣幸采访您.我看到您的博客名是厚夫,这也是您的笔名,请问您取"厚夫"为笔名有何含义? 梁向阳:你好,感谢《今传媒》的采访,让我有机会和读者进行交流!文人善用笔名,不外乎一些原因:如不想让读者知道作者的真实身份;在笔名中寄寓心志等等.我起笔名时,这两种心思均有.  相似文献   

13.
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记者,奉命去采访一位有贡献的中年女科学家,他们的对话如下: 记者:解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学府培养了不少人才,请问:您毕业于哪所大学? 女科学家:对不起,我没有上过大学。我搞科学研究全靠自学,我以为自学也可以成才. 记者:(愕然)听说您又成功地完成了一项科研项目。请问:您的新课题是什么? 女科学家;看来你并不了解我的工作.我一直致力于这个科研项目的研究,目前只是又有了一些  相似文献   

14.
谈采访之道     
谈一点采访之道,究竟从何谈起?还是结合我几十年来亲身经历的工作实践来谈,比较实际.讲亲身经历,有些人总喜欢讲当年"过五关,斩六将"的几段,却忌讳自己也有过"走麦城"的一段.我想一反此例,就从自己在采访工作实践中的失败谈起.一九三○年我在上海法租界马浪路(今马当路)私立通惠当小学教员,曾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到附近私立民治新闻学院读书,这个学院规定两年毕业,而我仅仅读了一年书.一九三一年暑假将满时,院长顾执中先生介绍我进上海《新闻报》工作,当时他是该报采访科副主任,兼编随报附送的星期画报.刚进报馆时我不是去当记者,而是做他编辑画报的助手.真正开始当记者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好!齐奇,很高兴采访您.我们知道,您是从记者一步步走到节目主持人岗位的,那么,您认为记者经历对您目前的主持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齐 奇:您好,很高兴和大家交流!我大学毕业后进入央视工作,一开始没有做成主持人,而是一名记者,没有出现在镜头前,当时还很遗憾.因为自己是科班出身,当主持人也是从小的梦想.(为什么是从小的梦想?因为小时候曾三次与摄像机的镜头失之交臂.上小学时喜欢文艺,学校里编排文艺节目我总是积极分子.有一年我代表学校参加文艺汇演,电视台也派来了记者采访,我兴奋极了,可没等我上场就看到人家采访结束了,工作人员都正在收拾东西呢.第二次是参加市里的小学生演讲比赛,要录我的时候摄像机电池没电了,当时我眼泪差点没掉下来.第三次是在毛主席纪念堂举办的"毛主席百年我十岁"的纪念活动,我代表北京少先队员发言.领导讲完话记者们又纷纷撤了.至今想起这些事来仍耿耿于怀.从那以后我就暗暗期盼:以后一定有机会对着镜头说个够!后来为了实现我的心愿,我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就读于播音系.现在作为央视 12 频道的主持人的我终于可以自信地站在镜头前,不用担心自己话没说完镜头就挪开了.现在每当我站在镜头前都仿佛看到那个因为错过了镜头而伤心失望的小姑娘.)  相似文献   

16.
传馨 《今传媒》2017,25(10)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蔡教授,您好,很荣幸您能接受我刊的采访.十八大正式提出"美丽中国"国家战略,如今过去了几年,您作为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的所长,该项目取得了哪些突出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的采访活动中,许多电视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采访老的典型单位或典型个人,难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往往是老报道的翻版,或是一些平庸之作。 为什么?这里就有个熟视无睹的问题。怎样解决呢?笔者认为,从熟视无睹中发现有价值的电视新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记者要有一双孩童眼睛。这是一位外国著名记者的名言,意思是搞新闻的人要有纯真的异乎寻常的好奇心、新闻欲,对生活中的一切新闻信息都保持着一股激情。今年四月二日,我与一位记者到农村去采访,其实这个村今年我去过一次,支部书记谈的还是老内容。后来在他家楼上眺望这个村的远景时,  相似文献   

18.
郑宇 《新闻实践》2003,(10):32-34
闾丘露薇,一朵绽放在鲜血与战火中的玫瑰,2003年度传媒界的风云人物。她的战地报道经历,她的情感生活,她成长的心路历程,她记者生涯中的台前幕后,引起同行和受众的关注。9月20日,应浙江电视台影视文化频道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的邀请,闾丘露薇来到了杭州,作了题为"战地玫瑰之约"的巡回演讲,与读者面对面进行交流,现场回答提问。本刊记者和实习生从新闻和传播专业的角度对她作了采访。记者(以下简称"记"):伊拉克战争以后,新闻界对女性记者在战争报道中的角色转化进行了一些讨论,都把您作为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请问,您对女性记者在战争报道中的角色是怎样看的?闾丘露薇(以下简称"闾丘"):我认为做记者这一行,性别的区别并不大。区别主要来自  相似文献   

19.
"两会"报道年年做,但要做出新意、做得鲜活,实在是一件让人犯难的事。因此,做"两会"报道,光凭经验还不够,还需要现场抓"鱼",而且抓"鱼"的本领还要强一点。事先做功课瞄准就下手"两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现场,往往是各家媒体出动记者最多的场合,虽然这个时候的报道很难做独家新闻,但如果事先做足了功课的话,即便不能做到独家,起码在采访时会更加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记者:据了解,您从以《笼中》为主题的500多张照片中精选出45张,最终筛出12张送"荷赛",您的组照编辑思路及镜头表现、色调处理思路是怎样的呢? 郑晓群:组照《笼中》的第一张照片,是在2011年4、5月份去温州动物园采访时偶然拍摄的.当时,我在温州动物园采访结束后,还有点时间,就在园里转转.园内只有一只长颈鹿,比较孤单,我当时就拍了.回来将照片导入电脑,处理成黑白照片时,我感觉这照片有点意思.为什么呢?孤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