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易 《寻根》2008,(1):23-27
在中国科举史上,一名考生(古称“举子”)如果接连考中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的话,就被称为“连中三元”,这是极其难得和极其荣耀的事。那么自隋唐至清末约1300年的科举史上究竟出现过多少“三元及第”者呢?据清人王之春《椒生随笔》和朱彭寿《旧典备征》卷四的记载,连中“三元”的共有13人,他们是: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丈夫”一词用作对成年男子的通称,除年龄和性别的含义外,还有着深厚的道德蕴涵。《谷梁传·文公十二年》载:“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礼记·冠义》曰:“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孝弟忠信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这是说,男子二十加冠取字而以丈夫论列,不仅表示其已进入成人的行列,而且要求其履行成人的道德义务。所以要努力修身成德。在《孟子》一书中,可见有“丈夫”、“大丈夫”、“小丈夫”、“贱丈夫”凡四称,皆寓“丈夫”成德之义。寻味其旨,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隐士是我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通常我们一提到“隐士”,就会想到佛道两家的“隐”,因为这两家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出世的,所以信仰此两教者很自然地成为“隐士”,而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集体责任,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道德“何以可能”是中外思想家思考很重要问题之一。孟子曾言“人与禽兽相异者几希”,这个“几希”就是人的道德行为。换一句话说,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人可以有自觉的道德行为;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法制和道德构成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两根“支柱”,在一定意义上,“道德”更具有根本性。  相似文献   

5.
张明亮 《东方文化》2000,(5):122-123
人间世为什么会有“学”这样一件物事儿?“人”是什么?“学”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无情对”又名“羊角对”,它的特点是要求字面对仗工整,上下联对的意境、内容隔得越远越好,一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而且一般采用借对法。 一、“无情对”的起源 一般人认为“无情对”是清代张之洞所创。据说,张之洞一日在陶然亭会饮,  相似文献   

7.
“大腕”     
“大腕”□伊永文“大腕”一词这几年甚为风行。不少人将其解释为有能力有本事的意思。这似乎主要着眼于腕与手相连,“大腕”即有“很大力量者”。其实,“大腕”本意并非如此。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就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句。王逸注“十二亩曰畹”。《玉篇·...  相似文献   

8.
胡文炜 《寻根》2011,(6):131-134
上世纪30年代长江以南发现了良渚文化,70年代又发现了河姆渡文化,证明南方同样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在绍兴,小黄山文化遗址、寺前山文化遗址、马鞍仙人山文化遗址,都说明绍兴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人类居住。作为越人,他们属于地道的绍兴“本地人”。如果大禹来越地会诸侯是史实的话,他也不会到荒无人烟之处来会,因而大禹不会是越族人的始祖。  相似文献   

9.
雷颐 《寻根》2001,(6):4-6
“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一般认为是外来的概念,但实际上,“公共空间”却不完全是外来的。村头的大树下、井口边、场院中,城镇的集市庙会、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往往是升斗小民自然而然的聚会场所,虽然所谈大多是生老病死、年景收成、家长里短,但这毕竟是平民百姓间的信息交流,而且,间或也会有些许关于社区、甚至“天下大事”的话题。正因为如此,在某些“敏感时期”这里那里才或会贴有“莫谈国事”的条子,提醒人切莫自招祸害.  相似文献   

10.
肖伊绯 《寻根》2020,(1):24-29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为隆重、最为重要的节日,处处气象一新,家家户户,喜迎新年。但就在这“辞旧迎新”“万象更新”之际,又特别讲究个“旧”字,旧风俗、老规矩得一例照旧,这个年才过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随着岁月流转、时光飞逝,移风易俗也在所难免,总有那么一点旧时“年味”会不复存在,让人追怀不已。那么,怎样留存、怎样持守、怎样传承这些风俗传统,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并衍生出一门专业学问,那就是民俗学。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语言中,常有一些为人忽视却又值得深究的问题。比如,汉语把植物的生命繁殖叫做“播种”或“撒种”,而把人的生殖叫做“传种接代”。著名汉学家爱伯哈德认为,在中国,“蓝色土地上播种”指的是“受孕”①。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并非中国独有。古代埃...  相似文献   

12.
杨琳 《寻根》2001,(1):107-111
“二百五”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是某种知识一知半解的人。例如:“那些二百五大夫光会照你要的药开处方,治不了什么病。”二是指傻里傻气、做事莽撞的人。例如:“知道的说他爽快,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二百五呢。”  相似文献   

13.
一说起“文化”,人们就会联想到“文明”。在一般人看来,“文化”就是识字撰文,其实不然。从1871年至1951年间中外学者对“文化”一词作过164条定义,时至今日,没有一条被世人所共认。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观念形态和不同的文化。一般“文化偏在内,属于精神方面。文明偏在外,属于物质方面”(《中国文化史导论》)。“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科技进步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这是理解文化与文明区别的重要尺度之一。哲学的基础是文化,而文化的基础是经济,无论那个时代的文化,都必须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相适应。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14.
裴毅然 《寻根》2003,(2):32-33
民间盛传清雍正四年(1726年),江西乡试主考查嗣庭引用《诗经》中“维民所止”为考题,被人诬告为“雍正去头”,引怒龙颜罪获戮尸,满门抄斩,家族被株连者达几十人。近三百年来,这则文字狱故事在民间广为流布。其时,称摘引他人文句检举诬告者为“文伥”。伥者,助虎为恶之鬼也。民间又传此案伥者乃浙江官员李卫。据说他与查嗣庭早有一段疙瘩,原来查嗣庭有一美貌才女,李卫前往求婚,遭到拒绝,故而寻机构陷报复。查嗣庭原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是年因雍正认为“江西大省,人文颇盛,须得大员以典试事”,于是指派查嗣庭出为江西学政…  相似文献   

15.
楊天石 《中国文化》2006,2(1):23-38
抗戰時期,蔣介石在公開談話或與日方的秘密談判中,曾以“恢復盧溝橋事變前原狀”作為條件或“抗戰到底”之“底”。部分學者對此的解讀 是,蔣準備放棄、出賣東三省,因此他們對蔣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持嚴厲批判態度。但是,批判者實  相似文献   

16.
杨世明 《大理文化》2012,(3):98-100
“禁忌”一词在现代汉语里的解释是“犯忌讳的话和行动”。千百年来,以厚道和宽容的心态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的洱源白族人家在漫长的生产生活的历程中,与世无争,一生只求“平安”二字。在祈求平安的过程之中演绎出来许多禁忌风俗。  相似文献   

17.
法国人民于1789年推翻了旧政权,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著名的“自由、平等、博爱”。而对于法国革命者来说,平等又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为了平等,他们宁愿牺牲政治上的自由,当他们接受拿破仑一世的统治时即作出了让步。至于博爱,即“四海之内皆兄弟”,他们也同样放弃了,最后总算赢得了法律上的平等。法国人为何渴求平等法国人渴望平等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1789年前旧政府完全不讲平等。贵族和教士是“特权阶层”,他们可以免缴象土地税这样的直接税,大部分赋税是由“第三等级”交付的。第三等级包括农民、手工艺工人、商人和雇用人员。即便在这些人之间,税收也是不平等的。有的省份免征诸如盐税  相似文献   

18.
周学峰 《寻根》2011,(4):54-56
在天津,常听见“二五眼”一词。例如:“嘿!就他那二五眼的技术,给你修电脑,快打住吧您嘞!”“不是我批评你,你这事儿办得有点儿二五眼”等。天津方言中,“二五眼”常用来嘲讽那些技能差或对知识一知半解的人,有时也指人办事毛糙,不在行。在天津人日常用语中,它是个地道的贬义词。  相似文献   

19.
释“师”     
吉霞 《寻根》2009,(2):88-89
师,甲骨文写作8、8,罗振玉、商承祚等学者将该字隶定为“师”字,这是无异议的。但是,造字者为何将“师”字写成这样?其解释五花八门,但终不能服人。  相似文献   

20.
说“兵符”     
吕博 《寻根》2009,(4):49-51
我们都熟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其中之符,就是兵符。在我国古代社会,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以符或节,以为凭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颜师古说:“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命将者,持之为信。”古代通信极不发达,封建帝王为了能直接掌控军队,便发明了兵符制度。“虎符”是最早的兵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僚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